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群眾文化輔導中的解放天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某單位、學?;蚴敲耖g團隊短期需要組織節目進行表演,臨時找輔導老師進行培訓的情況。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群眾文化要輔導的節目也多種多樣。在輔導中,特別是遇到表演內容,很多輔導教師會首先帶學員做解放天性練習,方法仍然是“老三樣”:動物模仿、情緒發泄和底線突破。將引導變成了強制,對于群眾文化業余學習者來說,則是將感受美好理解為敢于出丑。
解放天性這個詞是專業院校表演教學中使用的,源自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論。在目前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這一理論也尤為重要。斯坦尼創造了“體系”,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真實的表演,“體系”所要探究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激起有機天性和下意識的創作。
二、群眾文化輔導為什么要解放天性
群眾文化學習者,大多數是零基礎的,只為了臨時完成單位表演節目的任務,或者作為興趣愛好來學習。初次走上舞臺,往往既興奮又茫然,躍躍欲試卻不知道從何做起,就像我們初學開車時,著急將車子移動,卻不知道,對于新手最重要則是要先學會目視前方,提前判斷路況。例如,一個小品節目,業余演員在學習塑造人物之前如果不先進行解放天性的訓練,那么他們將無法感受人物,更不要說體現人物。他們只有掌握了方法,通過感悟人生、提煉人生,才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升自身表演技能,最終出色地完成節目表演。
三、在群眾文化輔導中怎樣訓練解放天性
(一)明確解放天性的目的首先要明白解放天性的目的是什么。前面提到的“老三樣”是前輩根據當時國內演員的情況制定的,時至今日已過去幾十年。而在群眾文化輔導中,所面對的學習者是業余演員,他們缺乏表演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訓練,甚至更多的人存在“不好意思”的心理,這樣就要他們明確解放天性是為了能夠使他們短期內突破自己,達到所排演節目的預期效果。
(二)解放天性在群眾文化輔導中的應用下面我將結合我個人在群眾文化輔導中使用的“三步”訓練方法,進一步闡述我對解放天性訓練的理解。第一步:外界感知練習。這個環節的目的,是鍛煉演員們表現較為直觀的反應。首先讓學員們品嘗各種調味品,比如酸甜苦辣咸,也可以讓他們感受燙、熱、冷、冰、痛、癢等知覺。讓他們記住自己對這些刺激的反應,再讓他們不經過刺激,把反應再現,如果不能,可反復進行。第二步:內在感知訓練。準備幾段不同的音樂(不要有歌詞),訓練時,讓演員們站起,深呼吸若干次,全身放松,閉上眼睛,然后再開啟音樂。
一開始用較為輕松客觀的語氣,引導著他們進入音樂、感受音樂。接著老師開始根據音樂所表現的情緒加以語言引導,比如音樂是輕柔的,就可以輕吟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小詩,如果語言組織能力較強,也可以即興的感嘆,“微風和藹地吹拂著你的頭發,頭上是嬌媚的黃月亮,你蕩起一葉小舟搖曳在海上,魚兒歡快地在你腳下嘻戲,大眼睛的星星好奇地打量著你的面龐……”直至音樂完畢,緩慢的讓學生們睜開眼睛。請他們談談各自的感受,有沒有在腦海中浮現過你剛才所提示的內容,大海,微風、星空、小船這些元素等。休息一下,換一段另一種情緒的音樂,再次開始訓練。同樣,隨著音樂的情緒和節奏加入自己的語言引導,比如在播放《二泉映月》的時候加入帶有殘月、烏云、小巷、孤獨的打更人、流浪的小狗、老樹、油燈、殘破的院落等具有影像要素的散文讓他們感受悲傷。
在這以后,每次做這個訓練都可以換一些不同的音樂,有歌詞的也可以,隨著訓練的逐漸深入,學員們的感受力加強了,敢于投入了,輔導教師就可以不加引導,每個人聽完音樂自己講述自己的感覺、情緒、畫面、回憶。這對于群眾文化輔導中,短期內幫助學員找到狀態有極大幫助。第三步:外部表現訓練。這一步較為簡單,準備一些經典詩詞、散文、故事等作品,讓學員們自己選取。在研讀理解作品后,讓他們各自找到相應風格的音樂,在音樂的伴奏下默讀作品,記錄并釋放自己的第一直覺,直至熟練后上臺朗誦。到這一步,他們已經能夠把吸收、分析、感受、表達這幾個步驟做到位了。最后根據他們的狀況再加大表現尺度,由于是由內而外有感而發,他們就不會覺得尷尬了,而且看上去極為自然和真實。至此,他們對表演已經初窺門徑了。以上訓練方法,可以讓學員們逐步解放自己,且是良性的、溫和的,學員們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短期內理解表演是什么,并找到感覺,自信地走上舞臺。
總之,解放天性是開啟人物內心的鑰匙,是通向表演藝術的橋梁,是直抵觀眾靈魂深處的紐帶,對于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而言,只要讓學員短期內沖破被禁錮的天性,充分釋放自我,就能夠在表演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得提升。
作者:王渤 單位:遼寧省錦州市群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