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初中生人際關系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農村初中學生人際關系的狀況,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方法:采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現:(1)農村初中學生在交談方面,三個年級、男女生之間差異不明顯(2)在交際、交友方面,三個年級總體上差異顯著(3)在待人接物方面三個年級、男女生之間差異不顯著(4)在和異性朋友交往方面三個年級、男女生之間差異不顯著
關鍵詞:
人際關系;農村初中生
一、導言
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人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在相互交流中獲得各種信息,使生活豐富多彩;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知道自己的特點和形象,完善自我意識;從別人那里學到人際交往技能;在別人面前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展示,從而有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中學時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都發生迅速變化的關鍵期,其心理發展具有獨特性。他們處于由幼稚到成熟的過渡期,自主性和獨立性逐漸增強,但是幼稚性和依賴性也同時存在,仍然離不開成人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中學生的思想非常敏感,容易出現心理波動,沖動偏激。青春期是精神疾病和違法犯罪發生的高峰期。通過人際關系調查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方法
(一)被試的選擇
從張家口宣化二中三個年級隨機抽取150名學生。
(二)測試材料
采用《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該量表共28道題,分為與人交談、交際交往、待人接物與異性交往4個維度,每個維度7道題。
三、結果分析
根據問卷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從總體來看,在與人交談方面有33.33﹪的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為困擾,有近3﹪的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困擾;在交際交友方面,有一半的學生存在困擾,有近8.3﹪的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困擾;在待人接物方面,有5.6﹪的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為困擾,有近1﹪的初中生存在嚴重的困擾;在與異性交往方面,有近15.3﹪的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為困擾,有4.2﹪的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困擾;但在交際交友方面存在問題比其他三個方面嚴重。農村男女初中生在交際交友方面有近50﹪的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為困擾,有近8.3﹪的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困擾,遠遠高于其他三個方面。這說明農村初中生人際關系行為困擾在上述四個維度上的傾向有所不同。檢驗結果表明,不同年級的農村初中生人際關系困擾在與人交談,待人接物,與異性交往的維度及量表總分上存在不顯著差異,但是在交際交友方面差異顯著。檢驗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男女人際關系行為困擾在量表總分上不存在非常顯著差異。
四、分析
(一)農村初中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的差異
與人交談方面,初一、二男女生之間的差異不顯著,但女生處于良好的比率相對較高,主要是由于女生一般比男生發育成熟早且有先天的語言優勢,初三男生言談逐漸發展起來,主要是男生逐漸成熟渴望與人交談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農村初中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的差異分析
初一男女同學差異不顯著,但女生明顯好于男生這主要是由于女生身體發育與性成熟比男生早一、兩年左右。另一方面,男女生的性格特點也是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初二、初三的男女生交際與交友方面出現顯著差異,男生的人際交往呈現上升趨勢,主要是男生的心理逐漸成熟、人際交往范圍逐漸擴大,而女生則表現出人際關系有所下降主要是女生的友誼相對集中。
(三)農村初中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擾分析
初一男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優于女生主要是由于男生的社會角色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使他們能尊重他人,而到了初二由于男生大部分處于身體、心理波動比較大的時期,他們的情緒不穩定,內心常常處于矛盾狀態。
(四)農村初中生在和異性朋友交往方面的表現分析
初一學生,女生與異性的關系處于良好狀態比男生多,男生最初階段在異性同學面前表露出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在言行方面表現出對異性同學的輕視或不友好的方式攻擊對方。初二的男生在與異性交往方面明顯優于女生,是由于他們生理迅速成熟渴望與異性交往,初三的男生與異性的交往水平有所下降,但與異性關系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而女生與異性的交往水平有所上升并保持在穩定的水平主要是由于與異性在心理上接近的需要,她們渴望依附男生帶來安全感。
五、建議
(一)營造良好環境讓學生培養良好的交談行為
由于農村初中生缺乏主動構建良好同學關系的意識往往造成不善于交談,只有在急需要情況下才同別人交談所以總難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與陌生人交談時常常表現出拘謹和沉默不愿意與對方交談。針對農村中學生交談方面出現的問題,要提高談話技巧與能力,在與陌生人談話時讓學生主動去交談,多接觸,逐漸消除緊張焦慮。
(二)引導農村初中學生合理交際與交友
農村初中生不大善于創造條件并積極主動尋找知心朋友,而且心有余悸生怕主動行為后的“冷”體驗。在正常的集體活動與社交場合,感到緊張而擾亂思緒,往往過多考慮自己的形象而使自己處于被動境地,所以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文明的社會外部環境,同時對學生交友不應限制過多應擴大交際范圍。
(三)引導農村初中生真誠待人接物
初中學生由于心理處于逐漸完善成熟階段,所以很多方面表現出一種偏激;常有意無意地傷害別人,或者過分羨慕別人產生對人的嫉妒;有的人比較圓滑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態度,因此別人對他評價不同;有些方面的關系是友好、和諧的,但有些方面是緊張的,對學生的情緒帶來不穩定,常常內心不平衡處于矛盾狀態,所以在培養、教育學生方面要讓學生尊重他人,敢于承擔責任,對人要真誠、寬容這樣才能獲得眾人的好感與贊同。
(四)引導農村初中學生合理與異性交往
由于中學生生理上的逐漸成熟彼此之間容易產生一些好感,往往存在過分思慕異性或對異性有偏見,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對異性懷有好感是正常現象,正常的男女生交往也應受到鼓勵,異性同學之間要交往廣泛,避免過多個別交往,廣泛接觸、認識了解更多的異性,對異性有一個總體把握,而不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個別異性身上。
參考文獻:
[1]陳江漢.中學生人際關系及其環境營造[J].福州師專學報,1999,05:94-95+54.
[2]張嘉瑋.初中生人格類型與人際關系的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1990,05:84-89.
作者:趙鑫 單位:宣化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