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韻味是指民族風貌特征,對于民族聲樂,其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從韻味的角度出發,對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特征進行分析,正是發展民族聲樂藝術的重要途徑,因此,探析民族聲樂藝術中的韻味美,能為民族聲樂表演者和觀眾提供一種美的享受。
一、字的韻味
字是構成民族聲樂藝術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形成民族聲樂藝術韻味的基礎,只有掌握好字,才能體現出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我國的民族聲樂歌唱家、作曲家有很多,在進行民族聲樂作品創作、表演過程中,這些歌唱家、作曲家十分注重中國戲曲的吐字清晰韻味,因此,從這一角度看,中國戲曲藝術的“重字”韻味不僅為當代民族聲樂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還明確了民族聲樂藝術獨特的美學特征。字的韻味即咬字的標準,在民族聲樂藝術中,最基本的技術要求就是咬字清晰,對于字韻,必須通過民族聲樂作品的在語言規律,將字的首、腹、尾體現出來,這樣才能保證觀眾了解歌詞的意思,所以民族聲樂藝術的字韻審美特征主要體現在清晰、曉義上面。在民族聲樂藝術中,咬字藝術是最基本的審美原則,以漢語歌詞為例,在進行歌曲演唱時,表演者需要將漢語的聲、韻、調等特征準確的唱出來,這樣才可以讓觀眾體會到聲樂藝術中的韻味。
二、聲音的韻味
在分析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特征時,僅僅做到咬字準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做到聲韻美。在我國的民族聲樂藝術中,經常會發現,一字發出以后,字和聲音需要延長很長時間,而字和聲的延長必須用歌唱技術進行修飾,這樣才能使得吐字清晰,聲音優美,這樣才能表現出民族聲樂藝術中的聲韻美。對于民族聲樂藝術聲韻美,可以從字重聲輕、以字帶聲、字聲流動、字正腔圓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字重聲輕字重聲輕是指在進行民族聲樂演唱時,強調字開頭的力度,從而維持呼吸的穩定,帶動呼吸、聲音的良好結合。字重聲輕要求咬字在口,喉嚨發聲,字前聲后,通過喉、齒、唇,交代清楚字音。民族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曾說:對于字頭,可以在嘴唇的任何部位,而聲音需要引導在通道里,隨后放松嘴巴。其本意就是說字重聲輕、字前聲后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保證民族聲樂表演中,字音準確、聲音連貫。
2.以字帶聲以字帶聲通俗的講就是音樂化語言,表演者在進行歌曲演唱時,通過唱明字頭,帶動聲音進行音律快慢、強弱等的變化。在民族聲樂藝術表演中,聲音會將歌詞韻律、音樂旋律的有機結合體直觀的展現出來,這也是表演者實現“以字行腔”的重要環節,表演者需要對歌詞語調、語氣、情感等進行細膩的處理,將字詞因素和音樂旋律的韻律更加細膩的表現出來,以字帶聲,用聲傳義,實現字、曲、聲的有機結合,讓觀眾在字、曲、聲中理解民族聲樂作品的情感,并從中得到審美感受,這樣才能體現出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美。
3.字聲流動對于聲樂藝術,必須保證字聲能隨著音樂旋律起伏流動,這樣才能使得表演者在演唱過程中與觀眾形成良好的互動,并產生特殊的美學特征。對于同一首歌,有的表演者演唱出來十分單調,但有的表演者演唱出來則韻味十足,其主要原因就是表演者在音腔變化掌握方面有差異,表演者必須加強日常訓練,掌握多種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特征,并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從而輕松的實現字聲流動。
4.字正腔圓對于民族聲樂藝術,最基礎的常識就是字正腔圓,但是字正未必就是聲美,咬字清晰與歌聲的美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在觀眾看來,美妙的歌聲,不僅僅是咬字清晰,還需要有優美動聽的旋律。這就需要在民族聲樂藝術表演中,充分運用音樂旋律、節奏及表演技巧,優美動聽的將曲調唱出來,實現字正腔圓,這樣才能將民族聲樂作品中的情感特色形象的展現出來。在創造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時,最關鍵的就是保證行腔美、音質美、表情美,對觀眾來說,只有通過優美的聲音、表情,才能深入體會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
三、情的韻味
字的韻味和聲音的韻味是實現民族聲樂藝術韻味的重要基石,而情的韻味則能是民族聲樂藝術更加完整、動人,因此,要想體現出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還需要做到字、聲、情的全面結合。在民族聲樂表演中,只有利用情感來體現字韻、聲韻,才可以將技巧、感情、韻味融為一體,才能達到動人的效果。在民族聲樂藝術中,有“動人先有情”的說法,這就是說只有融入感情的民族聲樂作品才能打動觀眾,表演者必須對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并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對作品進行演繹,才會激起觀眾的情感,才能達到“百聽不厭、繞梁三日”的聲樂藝術美學特征。
四、總結
對民族聲樂藝術的審美特征而言,從韻味的角度看,僅僅依靠字韻、聲韻、情韻的某一部分是很難創造民族聲樂藝術的韻味美,只有將三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可以達到動情、傳神、悅耳的效果,才能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
作者:張曼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