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文明城市形象與傳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社會城市化、產業聚集化、數據資源化、生態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競爭成為各地區的必修課題。作為中國西部開發的重要代表城市,雖然在生態文明建設和大數據發展上搶占了鰲頭,在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上卻顯得分外薄弱。現有的形象是什么?形象傳播得又如何?現存的策略有哪些優缺點?本文將試分析大數據+生態文明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大致情況,以供參考。
關鍵詞:
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整合營銷傳播;新媒體;大數據;生態文明
21世紀大眾傳媒的發展使得整合營銷傳播成為傳播業界的慣用手段,而從2009年新浪微博的出現,到2011年微信的誕生,新媒體時代的微傳播成為炙手可熱的傳播新趨勢。近五年以來,通過發展大數據產業和生態文明,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足之處也非常明顯。本文將分析現有營銷策略,為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理論的研究添磚加瓦。2014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14d,優良率為86.0%,森林覆蓋率達到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1.2m2。①在此條件下,大力發展生態文明和大數據產業,將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訴求點放在了“生態資源”和“互聯網+”上。“十二五”期間,累計旅游接待3.19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858.65億元,較“十一五”分別增長127%和245%。②
營銷手段和傳播渠道缺乏創新性和多樣性:①營銷對象定位不準,受眾細分不足。沒有準確定位目標人群,導致了拳拳出擊,次次不中的現象。②營銷手段陳舊,模式單一化。除去傳統的新聞媒體發稿,雖然政府也通過召開了各類發展研討會、論壇等,但會議本身缺乏主動性,很難長期形成影響力。③傳播渠道過窄,忽視新媒體影響力。陷入了與時代脫節的泥淖。很多宣傳只坐在紙媒和電視媒體上,沒有做到全媒體覆蓋傳播渠道和目標受眾接收渠道產生了偏差。怎樣在有限的資源里實現后發趕超,是這類偏遠地區城市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分析的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策略,了解在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上出現的問題以及上訴成功案例的經驗總結,我大體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1準確城市定位,明確目標
受眾城市正是由人為所打造的某種兼具實體功能和精神服務的產品,當然也需要有自己的受眾群,自己的營銷對象。根據的現有營銷策略分析,應該在現有營銷成果的基礎上,積極分析,認真細分市場,重新分配城市的營銷策略。
2擊中傳播訴求,做好城市產品
中醫講究對癥下藥,對于城市形象的傳播也是這樣。只有弄懂了受眾想要什么,才能給他什么。擁有很多特色資源,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深入分析受眾需求,幫助他們挑選適合他們的訴求點,對癥下藥,一針見血。
3跟上媒介步伐,更新傳播渠道
現今新媒體大行其道,傳播方法日新月異,消費者從哪里接收,我們就應該在哪里宣傳。未來的五年,將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井噴式發展的五年。現在迎頭趕上還為時不晚。傳統媒體,甚至過去的“兩微一端”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年輕人們正以光速更新換代他們的信息接收渠道。以傳統媒體、新媒體和公關活動混合形成的3D全媒體營銷將成為傳播的主流。
4大膽創新手段,開啟“后受眾時代”
受眾時代的營銷都如同計劃經濟,先調查清楚受眾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再根據受眾的需要來生產產品。而現在,創造需求,引導需求,教授需求才是發展主流。不管是引導人們生態、綠色的生活方式,還是用大數據提供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基礎,都需要“后受眾時代”。所做的事情是走在受眾需求的前面,發掘受眾內心渴望。受眾,訴求,資源,渠道。這些可能還遠遠不足以概括當今城市形象塑造與發展。更多的變化在不斷產生,每一秒都有新的變化。我們只有保持求知的心態,嚴謹的態度和大膽的創新,才能把握時代脈搏,讓城市形象煥發光彩。
參考文獻:
[1]陳喜波.城市形象與城市形象學[J].城市問題,2001(6):46~48.
[2][美]菲利普•科特勒.俞利軍,江春,譯.國家營銷:創建國家財富的戰略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3]康宇航,王續.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市場細分[J].城市問題,2003.
[4]葉南客.戰略與目標———城市管理系統與操作新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楊瑩 單位:貴陽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