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助推文化創意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邏輯關系
(一)高校在履行文化傳承創新職能過程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傳承創新包括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兩個方面。文化傳承和創新是指將人類已有文化傳播到社會各個方面、傳播到各類人群,延續至后代后世,并且在學習掌握前人、他人積累的文化成果的基礎上,揚棄舊義,創立新知,實現創新。高等學校在履行文化傳承創新職能過程中,通過傳承和創新兩種方式,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1.高校在文化傳承過程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傳承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根基,這是因為,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內容和創意成果為核心,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體驗的具內在聯系的行業集群。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在于文化,在于對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外來文化等一切有利于文化發展方向的知識進行吸收和繼承。沒有文化的傳承,文化創意產業就如同枯水之魚無法長期存活,而在文化傳承的眾多力量中,若沒有高校參與文化傳承,想滿足人民群眾對先進文化的體驗需求,實現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則是無法想象的。高校在學習掌握前人、他人的文化成果,傳播高深學問、前沿科技知識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傳播優秀文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促進了而且將繼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比如,高校的文旅學院、旅游院系向大學生傳遞中國古代文化風俗、民族傳統,高校的環境學院向學生傳授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畢業生們進入旅行社、旅游公司,設計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旅游項目,豐富游客的旅游體驗、文化體驗;民族戲曲院校將民歌、戲曲代代相傳,其畢業生創辦娛樂公司、編輯出版各類戲曲音像,研發戲曲網站,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高校開設“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等課程,傳承藝術品知識,促進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等等。2.高校在文化創新過程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創新主要表現為知識創新。高校的知識創新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開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學科建設,通過學科研究,生產出新知識。如開展理論研究以豐富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論知識,開展應用研究以提供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的實踐知識。另一方面,圍繞該產業的發展需求,開發出“新媒體產品創意與策劃”“從實踐美學到生活美學”等新課程,給社會提供繁榮文化創意產業的新知識。此外,文化創新還包括文化傳播方式的創新。在文化創意產業中,有大量的藝術形式處于失傳、滅絕的境地。高校若能創新經典藝術的表達方式,也能夠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2003年,擁有豐富藝術資源的地方高?!鲙煼洞髮W運用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段,演繹出新版贛劇《牡丹亭》,受到大批年輕觀眾的追捧,既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又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梢哉f,表達方式創新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不可缺少的支撐力量。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時代,高校通過全面、深入的科學研究,概括出科學、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努力形成有親和力、說服力、感染力、影響力又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話語體系,這也是創新文化傳播方式、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途徑。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有利于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職能的延伸和深化1.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有利于高校履行文化傳承職能過去,學科知識、精神文化的傳承主要依靠先輩的口口相傳,言傳身教,到后來,依賴竹簡、線裝書等。在當代,文化創意產業為高校傳承人類文化提供新平臺、新載體。以前,高校不可能在教室里給工科學生逐一打開機械結構的各個部分并展現其功能,如今,多媒體課件使教師在大學課堂上以三維方式展現機械設備的內部結構和功能實現。文化出版機構編輯出版的光盤、開發的網站,使藝術院校在校園內外都能展現京劇的各個流派,延伸了大學課堂,拓展了高校履行文化傳承職能的空間。文化創意產業為高校傳承人類文化、拓展跨文化溝通交流的廣度提供了新的條件。2.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有利于高校履行文化創新職能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在兩個方面有利于高校履行文化創新職能。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擴大了高校創新知識的來源,主要表現為對外來優秀文化的吸收、融合。這是因為,在全球化過程中,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多個業態(如文藝院團、電影大片、動漫節目)進入中國,為我國高??陀^地評價、揚棄異域文化,借鑒人類文明并使之成為高校的教學內容,從而為實現文化創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又使高校找到了文化傳播的新對象,開拓了傳播我國民族文化新的范圍、疆域,如對短期來華旅游的人員傳播陶瓷藝術文化,借助網絡平臺將中國高校的文化藝術課程向全世界傳播。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為高校提供了文化知識傳播的新途徑??傊?,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職能與文化創意產業擁有的內在邏輯,以及兩者之間存在的共生互生的關系,使得高校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既有其必要性,也具備極大的可能性。
二、利用高校的職能、優勢和特色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路徑
(一)培養人才,開發文化創意產業的人力資本人才培養是高校的第一職能,也是高校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職能。在各地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的宏觀背景下,占全國高校總數80%以上的地方高校應順應產業發展需求,各個層次的地方高校應分別擔當起為本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培養技能型、應用型、創新型三個層次人才的重任。1.培養技能型人才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這部分人才應以地方高職院校為主體,承擔起大批操作層面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責任。以適應娛樂文化業需求為例,高職院??梢酝ㄟ^設立“手機動漫工作室”“手機漫畫工作室”“游戲工作室”“創意工作室”等技能型人才培養平臺,讓學生在真實的產業環境下學習、操作、創作,讓娛樂承載文化功能,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和擴散。位于南昌高新開發區的泰豪動漫職業學院建有“達高動漫工作室”“玩具設計工作室”“服務外包工作室”,該校學生開發的三維動畫片《笛卡特警隊》入選2011年第三批優秀國產動畫片,在央視少兒頻道“動畫連連看”播出,填補了江西無動畫片在央視播出的空白。2013年,泰豪國際動漫產業園入選文化部第四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培養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人類已有知識應用于實踐的人才群體。文化創意產業迅猛發展過程中,需要一批能夠傳承中華文化同時兼有創意能力、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一層次人才培養的重任應由地方本科高校來承擔。在為文化創意產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江西省高校已經邁開了步伐。以旅游業為例,九江學院旅游學院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在原有實踐基地的基礎上,新建了廬山模擬導游實驗室、井岡山模擬導游實驗室、旅游管理軟件實驗室、飯店服務綜合實驗室、酒吧茶藝實驗室,正在為培養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提供人才保障。3.培養研究型人才現階段各地文化創意產業的原創能力十分欠缺,主要表現為高端人才、創意人才匱乏;文化業態創新不足,新興文化業態成形于國外;國內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為此,地方高校應該培養一批文化創意產業所需的創新型人才。在江西,主要是要依托具有研究生培養資格的地方高校。如在發展江西旅游、建設旅游強省過程中,南昌大學等校應有所作為。南昌大學作為“211工程”高校,應為傳承贛鄱文化、發展江西旅游業、實現旅游強省目標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的旅游企業家和創新型高級管理人才。2014年,南昌大學“文化資源與產業研究院”成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將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發展江西省乃至全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二)協同創新,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科技含量協同創新是一種“拆墻運動”,指通過機制體制的再設計,拆除高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建立校政(政府)、校院(科研院所)、校校(高校)、校企(企業)的協作機制,發揮政府機構、科研機構、教育機構、企業公司等多個主體的功能,其目標不僅指向生產力,更指向生產關系,釋放它們各自的創新活力,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科技含量。通過協同創新,地方高校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途徑主要有: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繁榮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近代以來,西方許多思想和文化進入了中國各地,中華民族遭遇文化侵略。為此,地方高校應當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理論研究,與當地政府一起挖掘當地(村、鄉、縣、市、省)優秀文化內涵,與文化科研機構一道開展地方優秀文化比較研究,與文化創意產業一塊研討將優秀中華地方文化成果推向世界的渠道,探討獨立或聯合開發文化創意產業的模式,以豐富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論寶庫,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供理論指導。2.拓展應用對策研究,豐富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含量目前,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存在“重申報,輕實施,不應用”的弊端。這種尚空談、不務實的紙上談兵的狀況不利于發揮地方高校在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作用,亟需改變。從歷史經驗來看,1998年,英國成立“創意產業工作小組”(CreativeIndustryTaskForce)并出臺《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正是得益于文化產業學者約翰•霍金斯的建議。借鑒國際經驗,為了提高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的貢獻率,地方高校的專家學者應該開展好文化創意產業的應用對策研究,主要有:一是以橫向課題的形式承擔各級(如國家級、省級)、各類(如旅游業、娛樂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的任務,同時,以縱向課題的方式多申報國家級、省部級的應用研究項目;二是通過為政府官員授課、介紹文化創意產業成功方案和經驗,參與地方或企業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的論證,提供一些能夠豐富創意產業文化內涵的觀點和見解;三是組織高校的專家學者受聘成為政府顧問,或以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方式發表思想觀點,在大眾傳媒發表應用研究成果,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如南昌大學的代表性成果“萍鄉市紅色旅游發展規劃”、江西財經大學的“安義縣鄉村旅游規劃”,在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含量方面做出了貢獻。今后,江西省高校應該繼續結合江西區域特色文化如紅色文化、客家文化、戲曲文化、書院文化、茶文化等,豐富江西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含量。此外,地方高校可以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以校際、校院合作的方式繼續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獻計獻策。3.開展技術創新應用,提升文化創意行業的科技含量近年來,好萊塢影片、日韓潮流風等占據著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龐大市場,而我國自身的文化產品卻缺乏如此的文化創造力和吸引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技術創新。就江西而言,目前動漫企業數量不多,規模效益不大,雖有動漫企業近百家,但大多數屬于“工作室”,缺乏創新,全省所有動漫企業加起來的銷售總額也不過數千萬元[8]。如今,江西高校該“出手”了。比如,以吸引人們眼球,以能夠互動的方式,將中國的國寶———景德鎮的陶瓷以動漫的方式、生動的形象展現她“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罄”的藝術氣質,展現她“浴火重生”的美妙過程,推動動漫業發展;又如,江西高校可以在組織大學生參加文化創意節、動漫比賽中,采用新技術展現三清山“笑五岳嗤黃山”的風貌,助推三清山旅游業。還可以游戲方式讓玩家了解全國四大書院之一白鹿洞書院古木清泉以及禮圣殿、朱子祠等場景,或以軟件開發方式重現“潯陽江頭夜送客”的美景勝境。4.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拓展文化的“寬度”在以文化傳承創新職能助推文化創意產業過程中,地方高校還應該把握好外來文化與民族文化的互補性,發揚和繼承本民族自身的文化特性,實現文化自覺。為此,地方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借鑒良好的文化創意表現形式,增強我國文化的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這方面,可以開展陶瓷文化傳播、陶瓷學術交流、陶瓷體驗創作等活動,讓國外文化藝術團體和陶瓷愛好者感受陶瓷文化,觀看師生現場陶瓷技藝演示,親身體驗陶瓷創作的樂趣。2012年初夏,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訪華藝術交流團一行25人來到景德鎮陶藝實訓中心體驗陶藝創作,在多媒體教室聆聽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專題報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9]。這種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拓展文化寬度的做法,既促進文化傳承創新,又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值得推廣。
(三)校企合作,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目的是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既促進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又為企業、行業、產業提升競爭力提供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在與文化創意企業合作中,高校必須以產業發展為導向,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發展。一方面,地方高校應與文化創意企業加強聯系,開設文化科技領域的跨界學科,強化文化創意產業學科的專業建設,辦好藝術、設計、傳媒、廣告、營銷等專業,加大文化科技融合型人才培養??梢耘c文化創意企業開展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專業碩士的培養,培育一批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知識的創意人才。還可以和文化企業聯合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加強人才的專業技能培訓,與海外文化創意企業開展交流與合作,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意設計、營銷和管理人才,為文化創意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礎。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也提出了轉型升級的要求,地方高校應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促進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三大傳統行業的優化升級,鞏固提升其發展實力;集成高校的創新要素,壯大各地廣告會展、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三大優勢行業規模;在把握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領域融合化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加強與文化創意產業各個行業、企業的合作,推動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文化與其他產業行業的多元融合,優化發展。通過合作,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應用為先鋒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幫助文化創意企業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的先進技術裝備水平和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此外,高校具有多學科的人才優勢、知識優勢,應發揮好經濟管理學科的人才優勢、知識優勢,推動文化產品及服務的生產、傳播的商業營銷模式創新。此外,在教育國際化、全球化過程中,地方高校還應支持當地文化企業產品和服務走出去,與文化創意企業一起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輸出中華優秀文化產品,共同創辦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
(四)搭建平臺,建設文化創意項目校內校外孵化基地地方高校以文化傳承創新職能參與、助推文化創意產業,還有一個更直接的方式,那就是創辦、領辦文化創意企業,并在其中融入文化傳承的元素和文化創新的手段。主要方式有二,即在校內、校外兩個平臺分別建立目標相同、運作方式各異的文化創意平臺。1.創建校內平臺,孵化文化創意企業,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客觀地說,要把高校師生直接送到競爭激烈的文化創意產業中,讓師生在文化市場海洋中“游泳”“搏擊”,無論是資金、經歷、能力等條件都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有必要在校內先進行前期準備、模擬訓練??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著手:一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搭建基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創業孵化基地。地方高??梢酝诰虮镜貎炐銈鹘y文化,創建地域文化特色資源庫,為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開發提供創意素材,這樣,創意精英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開發時便可以從庫中直接提取創意元素,從而加快民族文化藝術的產業化步伐。為了服務于學生的文化創業,地方高校建立校內創意創業孵化基地(“雙創基地”)。在雙創基地平臺建設上,學校免費提供場地,學生利用所學的廣告、設計、傳媒等專業知識進行項目文化創意項目的創業實踐,孵化一批具有創新理念與市場意識的文化創意產業化項目,諸如工藝品、禮品、文化旅游、廣告設計、動漫設計與游戲軟件設計及其他衍生行業產品。二是搭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業指導實訓平臺,為師生開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業提供指導、交流、孵化、推介服務。文化創意產業所需資金相對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所需資金較小,如果得到專家的指導,成立文化創意公司的機會和成功率會比較高。為此,地方高??梢詫摌I專家、創業成功人士與企業家組建創業導師群體,使學生了解文化創意行業現狀,為學生開展文化創意行業的創業積累原始經驗。還可以通過建立基地、建立網上創意作品交易平臺,推出一批相對高檔次的創意產業作品,并把這一平臺面向社會、推向社會,發揮其更大的作用。三是鼓勵學生參展競賽項目進行產業化嘗試,“試水”文化創意產業。高??梢砸劳袊鴥韧飧黝惔筚?如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挑戰杯”創業設計大賽等),鼓勵學生嘗試將優秀的設計成功推向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為其今后在文化創意產業一展身手打下基礎。2012年,九江學院參賽學生以“青陽腔臉譜對對碰游戲”為內容的“白鹿文化創意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參加了第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得了江西賽區銅獎,參賽學生因受到參賽成功的激勵,之后又從具有濃郁江西文化色彩的青陽腔藝術中得到靈感,與景德鎮的大學生聯手研發了青陽腔藝術陶藝系列作品,在景德鎮市的“創意集市”一經推出,就備受青睞。這種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模式有著巨大的潛力,既可以以自己的創意作品成立創意企業,又可以成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途徑和實現方式。今后,該項目可以將青陽腔戲曲與旅游結合,在景區作文化演出,將青陽腔戲曲人物個性進行固化,借助現代文化創意手法,制作成文化旅游藝術品。在這方面,景德鎮陶瓷學院的老師應該鼓勵學生以陶瓷壁掛、室內裝飾、賞玩等文化創意公司的產品進入銷售領域,促進“中國瓷都”文化創意企業的擴大和發展。2.進入校外平臺,引領文化創意企業進入校外平臺是指地方高校及其教師直接創辦文化創意產業,或者學校將已有的校辦企業直接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企業,以此助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列入新興戰略產業之后,各級政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對地方高校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這種形勢下,地方高校既可以進入政府業已設立的“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業基地”“文化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在這些平臺上直接創辦全新的文化創意企業,或鼓勵教師創辦文化創意企業,或者將原有校辦企業轉為文化創意產業,參與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文化創意企業的興辦,也可以直接創立、組建和優化校辦的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傳媒集團,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大潮中挺立潮頭,引領文化創意企業的發展。首都師范大學科技園重點支持的入園企業“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入主“新三板”的國內首家文化創意類上市企業。這應該是高校助推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學習、借鑒的范例。
作者:代君張麗芬單位:九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