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差異下的漢藏新聞翻譯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國政府歷來實行的是多民族團結融合共同發展政策。少數民族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的文化發展中,倡導多民族文化融合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目標。少數民族具有的重要特征就是他們擁有屬于自己民族的語言,在社會文化交流過程中,語言差異帶來的阻礙,形成了社會交流的一定矛盾。藏族擁有悠久的歷史,漢族與藏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文化差異視域下漢藏翻譯的技巧為研究核心,分析闡述漢藏翻譯局限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在文化差異視域下打破漢藏新聞翻譯局限性的思路和策略。
關鍵詞:文化差異;漢藏新聞翻譯;局限性;影響因素
前言
藏族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中具有神奇色彩的民族,藏族悠久豐厚的歷史給予了藏族文化發展的厚重土壤。漢族與藏族之間在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多年的漢藏文化交流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也存在很多文化交流上的弊端。民族文化融合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語言上的相通理解。漢語和藏語之間進行翻譯是漢藏文化交流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文化差異的角度審視漢藏翻譯,能夠更好地理解漢藏新聞翻譯之間存在的難度,同時,能夠為提高漢藏翻譯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一、漢藏文化差異成因及對翻譯的影響
(一)生活環境差異導致價值體系不同藏族在少數民族中有標志性的個性化發展,藏族有本民族特殊的語言,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生活環境。藏族從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給藏族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歷史性的變革。藏族人生活在青藏高原,生活環境較為惡劣,在資源的利用方面,在社會生活的具體實踐方面,藏族與漢族之間都有著明顯的差異。生活環境的差異會導致價值體系不同,人們在生活上的追求也會不同。漢族人受先進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較快,而藏族受傳統思維等弊端的影響,社會整體的物質水平不高,人們的生活習慣都遵從著本民族的習慣進行。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就會導致兩個民族的人們在生活的認知方面,各自有各自的理念。例如藏族人民飲食結構單一,而漢族人民的飲食結構卻復雜得多,藏族在地名、服裝和生活資源上,多數沿用自己的習慣。由于生活環境導致的價值體系不同,在漢藏翻譯的過程中,翻譯者要充分掌握漢藏兩族人民在內心的需求上有哪些具體性的差異,才能夠使翻譯工作更加準確。
(二)歷史文化差異形成認知范圍不同漢族人民與藏族人民擁有著各不相同的歷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漢族與藏族的發展都受大環境的重要影響。漢族人的生活較為穩定,這也是由于漢族歷史地位決定的。而藏族整個發展的歷史,是人類生存與自然災害抗爭的歷史。藏族的歷史也是藏族人民的艱難成長史,藏族的歷史中藏族人民經歷了復雜的社會變遷,歷史文化的差異使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認知范圍差異。認知范圍不同,人們就會形成不同的知識結構,因而漢族與藏族兩族人民對事物的判斷有著不同理解,對同一件事物都有著各自的認知。
二、以文化融合的思維打破漢藏翻譯的局限性
(一)充分理解文化差異,保證翻譯準確無誤在進行漢藏翻譯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文化的差異,才能夠保證翻譯準確無誤。文化差異會導致語言差異,那么在翻譯過程中就要按照民族文化的要求,準確應用翻譯的相關詞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的內涵是不同的,那么翻譯的時候就要注意語言的協調性。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歷史事件上,運用準確的翻譯詞匯具有積極的作用。漢語有很多成語典故,藏族語言也有很多本民族特征的成語,在漢藏翻譯的過程中,實現二者的對接就要在翻譯的初期,對翻譯的整體有明確的規劃,根據文化背景的差異準確地進行翻譯工作。例如漢語中的很多成語,在漢藏翻譯的時候,要根據藏族人的歷史文化理解,運用通俗語言,通過明譯和意譯的方式進行準確的表達。漢藏翻譯的局限性來源于歷史因素和民族因素,在打破漢藏翻譯局限性的時候,從文化差異角度進行理解,能夠更加準確地認知和理解語言和語言之間的連接,能夠更好地理解兩個民族的人民在心理上的共同期望。
(二)精準使用語言規范,參考語境語體應用翻譯的重點和難點就是語言規范之間的對接,漢藏新聞翻譯過程中,精確使用語言規范就要參考語境與語體應用的不同環境。漢藏翻譯過程中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選擇的語體是不同的。語言規范是翻譯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客觀規律,但是要想達到良好的翻譯效果,語境和語體的準確把握能夠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翻譯的最高境界就是通過淺顯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含義,以最直觀和易懂的方式讓人們在短時間內能夠交流成功。
結語
語言是文化的沉淀,文化最為表象的表達就是語言表達。從漢藏文化差異可以看出,在漢藏新聞翻譯的時候,需要充分融合民族習慣和各個民族的精神追求。漢藏翻譯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從邏輯角度、文化角度進行整合和梳理,更要從兩個民族的歷史背景入手,尊重民族習慣,遵從民族信仰,以寬厚包容的態度對待漢藏翻譯的具體實踐,才是推進社會文化交流和繁榮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施向東.漢語和藏語同源體系的比較研究[J].中國藏學,2013(4):156-156.
[2]李永琴.淺談藏語和漢語的語法異同[J].西藏教育,2014(11):45-45.
[3]才讓拉毛.論摩爾多瓦、安多藏族學生學習現代漢語常見難點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D].西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華旦 單位:甘肅甘南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