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基礎數學文化教育的歷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數學這門學科在哪個國家的學科教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數學一直被學生視為單調無聊的學科,大多數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這讓數學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很苦惱,學生如果沒有興趣就很難學好這門課,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就至關重要,我們要從身邊挖掘體現的數學文化,讓數學文化的內涵滲透到老師的教學當中,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
一、數學文化的內涵
數學文化是指數學這門學科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很多的數學原理以及思想還有解題方法上都有一種文化的體現,并且數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這個過程中對數學這門學科內容的充實與完善都是一種文化現象,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第一階段的時間是從建國以后到上世紀90年代,這個階段的顯著特點就是基礎數學文化教育被忽視。新中國剛剛成立之初,社會生活的方法面面都備受戰爭的摧殘,百廢待興,不要說數學文化的教育,連正經的數學老師都沒有多少,因為經驗的欠缺,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照搬蘇聯的教育模式,數學文化沒有從根本上受到重視。又遭遇到和的影響,我國的教育事業受到重創,其中的數學的基礎教育也不例外,1978年我國重新恢復高考,數學文化教育才又重新到了正常的軌道上來。
第二個階段的時間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4年,在這個階段中,數學文化被熱烈的探討。中國的基礎教育特別是數學教育在古代開始就一直領先世界先進水平,引領世界數學潮流。隨著我國世界上的話語權的提高,我國對基礎教育的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在改革開放后的十幾年的時間里,我國的應試教育主導著整個教學活動,各種級別的數學奧數比賽越來越多,很多學生被家長甚至是老師逼著參加各種數學比賽,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壓力,也不利于他們培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占用了學生很多的課余時間,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數學這門學科的發展。直到我國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了我國的基礎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換到素質教育的理念上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提高,人們漸漸的意識到,在數學教育中重視數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字推理和運算,加上數學本身具有的文化內涵在數學教育中取得了驚人的成果。這些觀點也得到了很多教育學家的認同,很多數學老師在實際的授課中也開始慢慢的加入數學文化的教育,提高了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同。
第三個階段是現在正在經歷的階段,從2004年一直到現代都是在這個基礎數學文化教育高度被重視并出現在教材中和實際的教學中的階段。在我國實行的新的課程改革中明確的提出了要關注數學自身的文化價值的理念。新的課程改革中強調要把數學文化的教育工作穿插到數學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在高中的數學課本中要有數學史的專門專題,恰當把握數學選題的內容,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三、將數學文化貫穿在教學中的策略
(一)把數學文化內容的介紹
穿插于數學知識的教學中新課標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要穿插的把數學文化傳授給學生,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講授能帶給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老師在講函數和不等式的解法的時候,不僅要幫助學生弄懂概念,學會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函數的產生和發展的歷程以及函數的應用在數學領域的價值都可以詳細的講述給同學們聽,以達到數學文化內容的介紹穿插于數學知識的教學中的計劃。
(二)數學史作為數學文化的載體
出現在新教材中現在高中的數學課程中都有選修的課程,但是之前在很多的學校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學校只選修對高考有利,在高考的數學試題中能出現的選修,對于數學史這樣的內容就沒有在課堂上講述過,新課改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學史的選講講數學文化融入之中,告別過去枯燥的教學模式,從宏觀的角度上把握了數學的發展史,其中還有對數學的發展史做出突出貢獻的數學家們,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基本思想與方法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有益于學生形成頑強拼搏,不服輸的精神,欣賞多元的數學文化,開闊自己的眼界。我們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重視數學文化的價值,只培養死讀書的呆子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也適應不了社會上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在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上,我們往往只重視解題方法而忽略了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如此之大的這門課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數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文化教育的價值和功能之前就一直存在,但是沒有受到重視,近年來,隨著文化教育在綜合國力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數學文化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韓春杰.淺談我國基礎數學文化教育的歷程[J].學理論,2010(32).
[2]李志蘭.高中數學教學中體現數學文化教育的研究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8.
[3]劉長華.數學文化在中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作者:鐘漢峰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林蔭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