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肖瓦爾特創作第二個階段的代表作《她們自己的文學——從勃朗特到弗恩的英國女性小說家》不同于埃倫•莫爾斯等女權主義批評人士的觀點,她認為女性文學傳統是源源不斷的,不是由僅有的幾位著名作家實現的,這其中還包括名貫古今的作家和被歷史遺忘的普通作家。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歷史上某些女性作家走紅一時、轉瞬即逝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事實被人們遺忘,造成歷代女作家無法搜尋到屬于她們自己的成長歷史,因此不得不重新翻看過去,反復地提醒和告誡自己,女性應當充分加強自己的女性意識。透過維多利亞時代到現在的英國小說來挖掘女性文學的歷史特點,補充幾位女性主義代表作家之間的差距與不同。該書影響深刻,被賦予“時代杰作”之稱,其根本原因在于作品將長期被人們遺忘的英國女性作家的作品進行重讀,在繼承前人女性作家的優勢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點進行重新剖析,符合時代潮流,并且手法獨到。與此同時,該書將女性文學傳統視為一種“亞文化群體文學”,并指出,女性作家創作受亞文化影響深刻,具有一定意義。總體而言,可將女性作家的作品劃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女性階段的創作,不管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史實方面,都對女性文學史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女性批評要求通過女性自身的努力重新建立女性文學傳統,重新書寫女性歷史。女性作家們的友好情誼由此顯現,她們呼吁當代婦女加強溝通和聯系,攜手擺脫父權中心文化的捆綁與束縛。“女性文學被稱之為亞文學,僅僅一個‘亞’字就決定了女性在創作時必須順從、依附于男性的知識、智慧和力量。肖瓦爾特提出了女性的理想化境界,即女性擁有很多金錢,并根據男性的工作量付給他們酬勞。當然這是一個烏托邦式的想法,所以肖瓦爾特也提到了雙性同體,即沃爾夫在《自己的一間屋》中提出的男女雙性同體論。”
肖瓦爾特認為,女性批評重點在身為作者的婦女,對婦女創作的文學的發展變化和結構分類進行分析。女性的心理學、語言學等有關問題都在女性批評課題中進行了解釋說明,少數女性作家或女性團體創作進程、文學史等課題也有所涉及。毫無疑問,對特定的某些作家及作品的研究也必然包含其中。這種批評方法立足于女性創作,關注婦女亞文化群的批評,女權主義文學批評的核心強調的正是這種批評理念。學界常常引用肖瓦爾特對女權主義文論的分類,甚至可以說肖瓦爾特的這一分類已經得到了公眾的認可與肯定。她的分類清晰又不失理論色彩,使女性的研讀和詮釋更具合理性,并說明女權主義文學理論是獨立存在的,與男性理論之間并不存在任何瓜葛。肖瓦爾特的女權主義思想主張重視女性經驗的中心地位,強調女權主義批評的現實性和批判性意義,她的理論著作在女性文學發展及婦女解放領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其代表作品《她們自己的文學》中,肖瓦爾特認為女性作為社會群體中的半數,應當重新而深入地思考“亞文化群體”這一概念。“多數女性形象是由男性作家塑造和表現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男性作家賦予的,女性成為被描述的對象、審美的客體或男性某種情感的載體。毫無疑問,女性在傳統西方父權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發展中的角色扮演很大程度上受到男性整體歷史的影響,而當女性融入到文學中時,還要更多地受到作家個人審美標準的影響。”肖瓦爾特則在自己的作品中完美地體現了這一特點,這部《她們自己的文學》被視為她的代表作。與此同時,她本身也憑這部作品躋身于女性主義批評理論界的佼佼者。
肖瓦爾特經過長期分析與研究,贊同并鼓勵女性文學要在文學領域綻放自己獨特的光彩。肖瓦爾特就文學亞文化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亞文化發展經歷較長時間對傳統模式的追逐與效仿,對藝術衡量標尺和社會人物觀念的內化,然后才能反對這些標準和價值觀,并倡導實現少數派的權利和價值觀以及爭取自主權,最后擺脫依賴于對立面之后向內在轉化,對自我身份進行認知與探尋。這一論點建立在一種假設的基礎上,“對于英國婦女來說,女性亞文化群(thefemalesubculture)首先產生于一種共同的、不斷變得羞羞答答的和儀式化了的身體體驗……整個女性性生活系統——形成一種必須隱瞞起來的生活習慣。”基于亞文化的分段理論所提及的“三個階段”學說充分體現了肖瓦爾特對女權主義批評所作出的貢獻和努力。1840年到1880年的第一階段的標志就是許多女作家不敢使用自己的真實名字,怕遭到批評家的批判,經常冠以男作家的名號,例如喬治•艾略特。1880年到1920年的第二階段表達了對男性文化的敵意,開始具有反抗意識,作品中提倡了男女分離的烏托邦色彩,全面否定男性文學。而在1920年至今的“女人”階段是女性自我探索階段,拋開了以往的模仿和對抗模式,真正開啟了女性自我尋求之路。
由于女性過于敏感,并無法擺脫傳統束縛,但是又本著女性的洞察力矛盾地生活著,最終,由最初軟弱的女性步入女權階段,繼而進入自我尋求階段,此階段與肖瓦爾特的理論完全吻合。瑪格麗特•德拉布爾曾經說過:“我十分驚奇地發覺,為數眾多的婦女都有著完全相同的經歷。她們不但要進行生產工作,還擔任著生兒育女的責任,因而變得疲憊不堪。”肖瓦爾特在《她們自己的文學》中提出,作為母親而感到精神上的滿足,而作為家庭主婦卻難以施展個性。女性正是處于這樣的壓抑下,最終無法忍受,從而開始尋找自己的追求。肖瓦爾特后來描繪的女性作者作品中都談到了愛與性的分離,母性在女性的事業與價值的自我實現的相關作用下,她們的目光最能夠察覺女性內心情緒的微妙變化,極具親和力與說服力。
不僅如此,此階段的作者試圖去理解男性的立場觀點,去考察全社會、全世界的正義與公平問題。綜上所述,肖瓦爾特的思想意識更強調女性應當建立起符合女性發展的、不同于傳統的文學批評方法,即建構符合時代的屬于女性獨有的文學批評環境,為女性文學發展提供平臺和新方法,摒棄傳統以男性為書寫模式的文學概念,從男性為主體的文學時代中解脫出來,讓女性文學在文學界中獨樹一幟。肖瓦爾特的女權主義堅持強調婦女經驗的中心地位,提出重視女權主義批評的現實意義,通過自己的著作推動了女性文學及女性解放的進程與發展。
作者:張鐘予王軍單位: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