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特色網絡文化的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職院校網絡輿論文化的引導隊伍匱乏校園網絡的普及使網絡信息覆蓋到學生生活的每個角落。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網絡是生活的百科全書,當他們遇到煩心事時就會通過網絡來發泄,某些言論有可能轉化為謾罵從而引起共鳴,有同樣經歷的學生會參與并支持,對校園網絡輿論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有些高職院校并不注重對校園網絡輿論的引導。學校的管理事務和后勤服務經常成為學生抱怨的話題,當學生對這方面的問題作出負面評價時,一些高職院校網絡媒體基本不做正面回應,反而讓管理員進行封堵,強制刪除帖子。這一做法使學生的情緒不但不能充分宣泄,反而會更加反感。當這一平臺受阻,他們會再去別的平臺發泄,從而使矛盾進一步激化。除此以外,有些校園網絡輿論管理方式缺乏變化且藝術性不強,沒有采用先進的引導方法,對校園網絡輿論的引導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校園網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隨著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校園網絡輿論管理不斷出現新問題,需要不斷更新和修訂相關管理制度。但是一些高職院校卻對此不夠重視,出現“制度空白”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網絡管理人員就會找不到依據,使其工作質量受到影響。另外,校園網絡輿論的管理工作目前還沒有積累太多的專業經驗,甚至有些高職院校讓學生去管理網站或論壇,他們大多憑個人感覺處理問題,導致網絡輿論管理的效率不高,也造成了一定的隱患。
(二)特色網絡文化建設中應急處理機制欠缺一些高職院校網絡輿論危機意識淡薄,缺乏突發事件輿論應急機制。眾所周知,危機處理中事前預防是處理危機的最好方式,對于網絡輿論危機亦是如此。由于網絡輿論屬于新生事物,與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遞存在諸多不同,目前,我國各高職院校往往缺乏應對網絡輿論危機的體制機制,各高職院校更多的是疲于日常信息的監控和,對發生的網絡輿論事件,采取“堵、管、控”等硬性措施,而應對意識和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明顯滯后,特別是忽略了應對危機的事前預防,而網絡輿論事件的即時性等特點使事件爆發后在極短的時間內很難得到有效的處理,或者說即使能夠控制,爆發后也往往處于一種非常被動的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網絡輿論危機意識,建立健全應對輿論危機的體制機制,真正做到堅持事前預防為主,事中及時應對,事后妥善處理。
(三)高職院校學生判斷是非能力薄弱高職院校學生對網絡謊言的“免疫力”不強,判斷是非能力較弱。一些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網上思想道德缺失的情況,有時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例如2008年某高職院校學生賈志攀通過個人電腦控制了學校校區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器,破譯了省地震局的官網登錄名和安全密碼,了自己編造的虛假信息,造成了社會的恐慌,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賈志攀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賈志攀利用所學知識破壞社會穩定,既違反了社會道德又給社會帶來了動亂??梢?,一些高職院校學生道德素質不高,缺少應有的網絡思想道德,有可能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舉動,影響社會的穩定團結。
二、高職院校校園特色網絡文化軟實力的建設策略
(一)探索高職院校網絡輿論文化宣傳的引導手段引導方法的不同,可能對網絡輿論的走向起到截然不同的效果。禁言、封號、刪除等強制措施效果越來越不理想,引導者要與時俱進,利用新手段新方法探索高效的校園網絡輿論引導方法。高職院校網絡輿論引導者要了解并利用網絡輿論傳播的自身規律,結合輿論學、傳播學、新聞學中的理論成果,利用“意見領袖”這一重要渠道,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使用引導方法。降低部分參與者對原話題的關注度,削弱原話題的輿論影響力,改變輿論的走向。我國網絡發展極快、變化極快,國家每年都對網絡輿情進行分析總結,高職院校的輿論引導方法,應參考我國大環境下的引導方法,采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合理應用,結合大學校園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引導網絡輿論。
(二)加強特色網絡文化建設中應急處理機制的建設首先,建立預警機制。校園群體事件是慢慢積累然后爆發的過程,通過分析總結能提早發現一些苗頭。早期的苗頭言論,通常是通過博客、微博、網絡論壇等渠道傳播。網絡媒介把關人可以利用關鍵詞、信息流量數據等監測技術直接獲取這些可疑言論,并且對其進行分析評估。一旦有爆發的可能,立刻向管理部門通報,提早采取措施,及時遏制有害言論;即便來不及阻止,決策管理者也能盡早爭取到時間,以便搶先一步實施對策。其次,完善危機爆發后的闡釋機制。網絡媒介應該積極冷靜地采取措施,通過對輿論進行闡釋,穩定各方情緒,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事件。網絡輿論闡釋的途徑有:及時事實真相,提高公信力;對激化矛盾的焦點問題,擺事實、講道理,使大家冷靜情緒理性思考;加強輿論引導,消除負面輿論的影響。再次,建設危機消退后的總結機制。校園群體事件結束后,引發原因、怎樣避免、如何處置等問題需要我們深刻反思和總結。應該利用網絡輿論這一交流溝通渠道,引導各方進行總結反思,使師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維護校園的穩定團結。
(三)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判斷是非能力首先,提升網絡道德建設,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法制意識。高職院校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等原因,自我防范和保護意識不強,很容易受到誘騙,高職院校應該在教育教學的同時,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增強學生的網絡防范意識和自律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網絡法律體制機制,加強網絡監管能力,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政府要加強對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的建設力度,學校應該通過加大對網絡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將網絡安全知識教育列入高等學校常規教育序列,開設網絡安全教育課程,使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自覺養成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使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營造一個法制化的網絡環境,促進和諧校園建設與發展。總之,加強校園網絡文化軟實力要提高正面宣傳和引導質量,對校園網絡文化信息進行整合,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引導者必須嚴格把關,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控,及時了解網上信息,刪除網上垃圾,構建校園網絡文化軟實力的“防火墻”,以維護網絡文化軟實力發展的環境。
作者:黃麗 單位:鄂州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