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文化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在專業課程設置中,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缺位
在很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只是體現技能訓練,就連“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理念都是敷衍而過。在專業課程設置中,人文素質課程盡量壓縮,更有甚者是有些專業應用文寫作課程都想不開設,可見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專業技能學習的情況是嚴重的。高等職業教育與其他類型高等教育的根本區別就是把任職崗位工作要求前移到學校的教育上,就是把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結合到對學生的教育上。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許多院校在這方面認識不足,對挖掘和開發這方面的工作較為缺乏,意識淡薄,對產業、行業、企業文化列入專業課程設置更少,基本處于缺位狀態。
2.高職學生注重專業知識學習,輕視文化學習
高職院校在強調專業技能的同時往往忽視人文素質的教育,在這種導向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除了專業知識對其他什么都不感興趣,輕視文化學習,不重視人文素質修養,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壓抑、思想苦悶、情緒消沉。部分學生精神世界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差,其中有些人可能在專業技術或者專業技術的某一個方面是表現突出的,但在一些應該具有的基本職業素養和能力、觀念和品質上面卻表現出令人不解的薄弱和單一。
3.校園文化建設重傳統文化輕企業文化
高職學生進入企業之后,企業組織除了要求其知識、能力與崗位要求相適應之外,還要其能夠與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意識相適應。為了使高職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積極接受企業文化,高職院校則必須在切實認識對學生實施企業文化教育的意義的同時,還應在其自身校園文化建設和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到與企業文化深度的融合,在潛移默化中開展對學生實施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的教育活動。目前,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學習、職業證書的取得,普遍以開展愛國主義等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而在做人、做事、為國、為民等社會主導價值取向的引導和塑造上明顯不足,缺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敬業精神、務實精神、奉獻精神、協作精神、開拓精神等企業文化的建設,導致了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的建設重心偏移。
4.教師素養中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缺乏
高職高專師資的主要來源是高校畢業的碩士或博士生,絕大多數都是從就讀的學校到就業的學校,缺乏企業、工業、產業工作的經歷和經驗,很少接受企業、工業和產業文化的熏陶。由于在我國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只是最近才被重視起來的,因此加強學生和教師的企業、工業和產業文化素養教育更是最近新的觀點,在過去的教育歷程中一直沒有重視將企業、工業和產業文化融入教育過程中。而且,目前在職教師在接受教育培訓過程中,也很少接受專門的企業、工業和產業文化的熏陶,導致它們在高職教師的素養中較為缺乏。
二、提高高職學生文化教育水平的策略
1.以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為支撐,完善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通過結合專業對口的產業和行業實際,全面整合與開發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使人文素質課堂教育具有全面性、系統性、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項工作要以課程開發為抓手,以產業和行業文化為基礎,以優秀企業文化為支撐,開發出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相對口、相關聯的產業、行業文化課程。
2.打造具有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獨特品位的豐富多彩的高職校園文化
充分利用科技文化節、文化藝術節、讀書月活動等大型校園文化節活動開展產業和行業文化教育。利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深化學生文明養成教育,以企業的管理要求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規范和嚴格管理,營造一個文明禮貌、和諧有序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職業操守。建設以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為內涵的校園文化景點、人文景觀和文化設施、服務設施,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加強“敬業、創新、務實、奉獻、協作”等企業文化精神的教育,突出文化個性和文化特色,提升校園育人環境的品格。
3.通過到企業掛職和培訓等活動,提升高職教師產業、行業和文化素養
通過選派教師到企業去掛職,要求教師在此過程中,不但要把業務實踐能力提高,還要把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作為重要任務去學習研究。要把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列為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的重要內容,納入考核中,切實提升教師在指導實習、實訓中滲透產業、行業和企業文化的能力。
4.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管理和評估體系建構
高職院校應成立有關機構對全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將文化素質教育納入學校整體教學管理、學生工作管理、學生考核、教師業績評定管理工作之中,重視文化素質教育教學工作及成效的評估,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評估標準,建構符合校本實際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5.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的研究,促使高職院校提升人才培養理念
通過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的研究,促使高職院校把人才培養的理念逐漸由職業能力訓練轉變到綜合能力培養上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不斷變化,高職院校一直以來以任職崗位能力培養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已不再完全適應市場的需求,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技藝,還需要具備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團隊協調合作能力、職業遷移能力、國際視野等方面的素質。只有這樣,才既能滿足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對各種人才的需要,又能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總之,要通過對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的研究,把高等職業教育打造成為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應結合時代的需求,把握終身學習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的良好機遇,結合自身實際擺脫傳統的思想束縛,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需要而進行改革建構,爭取在終身教育體系中大有作為。
作者:陳煥鏡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