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美文學作品模糊語言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略談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模糊語言,首先對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的價值做出闡述,爾后分析了英美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的特色,且以《老人與?!肺淖肿龀雠e例。本人教學有年,一紙管窺,執筆倉促,若有益于同仁點滴,則我至為深幸。
關鍵詞:英美文學;模糊語言;朦朧美;重塑;老人與海
一、文學作品中的模糊語言
文學就是人學,就是一門特殊的語言藝術。語言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文明之一,也是文學最重要的屬性,是文學的靈魂。模糊語言是一種頗有魅力的藝術,它是一種彈性的語言,從表面上來看,模糊語言沒有特意的指定性,它的外延不確定,其高超在于具有廣泛的概括性;其表現力強,根據讀者的不同而產生出不同的理解與意境。模糊語言的靈活性,遠非精確語言所能相比,有關人員對模糊語言進行具體分析,認為它是語言學興起的分支。古今中外很多學者都高度宣揚模糊語言的藝術性,不僅僅在文學方面,在其他領域,模糊語言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它客觀的廣泛存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曾幾何時,模糊語言成為了一門新興的學科,引發了更多的人對它進入深層的研究。著名學者劉再復認為,科學和文學是不同的,科學表達的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認識,憑借的是數字和抽象概念,而文學憑借文字藝術來表現思維以及畫面,使得后者在讀者腦海中浮現與演繹。通過藝術語言的描述,我們不僅僅能夠了解到作者的字面用意,更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思考聯想,深刻的理解到作者的內心深處所要表達的意圖;模糊語言運用得當,巧妙而獨特,簡潔而智慧,精湛而靈動,讓讀者掩卷深思;模糊語言往往超越于文字之外,讓自己的思維在想象的空間自由翱翔。模糊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讀者的想象空間,由于模糊語言的存在,文學作品增加了朦朧美,讓審美價值加大,表現了作者特殊的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更加耐人尋味。
二、英美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的特色
(1)模糊語言的表現形式。模糊語言的表現形式很多,一般有模糊詞語,模糊語句、模糊段落與模糊修辭方式幾種。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想把語言說的那么絕對,以免自己沒有回旋的余地,或者自己不能準確地表達事實數據,于是就使用了一個大概的詞語、數字或者語句,免得和事實有相當大的距離而顯得不負責任;在外交語言中,模糊語言運用的更為廣泛,正確使用一定程度的變動語和范圍變動語,讓語言變得含蓄委婉,避免言辭武斷;模糊語言讓言辭恰當、不失禮節,得以實現順利的交際目的;用在文學當中,表達效果得以增強,提升了文字的表現力,讓文學形象更加豐滿生動,使得寓意更為深刻豐富。(2)翻譯的難度。作家要表達自己的思想,他的思維書面化之后,就形成了文學作品,但是作者的思維是形象思維,他的構思與創作,也是形象思維的演繹與表述,這個表現過程與讀者的閱讀過程,不可能完全相同,表現結果與閱讀結果更有可能是大相徑庭,因此在文學作品的翻譯當中,如果理解出現偏差,我們可能扭曲作者的思想,因此,翻譯模糊語言文學作品,需要注重傳情達意才能正確理解作者的意愿。(3)接受與與重塑。閱讀作品是一種接受過程,同時也是對作家模糊思維的重塑。也就是在閱讀的時候,加上了自己的思考與理解,這就是文學語言的模糊性閱讀效果。每一位讀者的理解是不同的,這一遍的閱讀和下一遍的閱讀也可能不同,每一次的閱讀可能都有一次新的微妙變化,都有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在英美文學中,模糊語言被廣泛使用,例如《老人與海》這本小說中,海明威在運用形容詞時,很技巧的使用了一些模糊詞語,從而使這部作品的描繪意境增強了很大的感染力,我們看下邊的描寫:“Thecloudsoverthelandnowroselikemountainsandthecoastwasonlyalonggreenlinewiththegraybluehillsbehindit.Thewaterwasadarkbluenow,sodarkthatitwasalmostpurple.”這段簡單的描述,只是幾筆勾勒,卻給讀者呈現出一幅豐富多彩的畫面,幾個簡單的詞匯“greenline”,“graybluehills”,“darkblue”“purple”,表述清晰,但是整體來看,由于是聯系具體景色去體會,那些顏色深淺和明暗的程度又是不能肯定的,每一個讀者都有自己的想象,都有自己的確認,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的描寫,才產生了每一個讀者都有不同的審美經驗,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不同的畫面,每一個讀者感受到的是不同的美。在翻譯作品過程中,翻譯者常常運用意識流的語句,模糊語句就大量出現在這些語句當中。
在一些小說當中,一些人物的自言自語也會出現大量的意識流語句,人物對外界做出的反應是即時的,表現了人物內心中錯復雜的心態,缺乏嚴謹的組織與構思,不講究構詞與裝飾,如:“Thelinewentout,out,out,butitwasslowingnowandhewasmakingthefishearneachinchofit.”“釣索朝外溜著,溜著,溜著,不過這時越來越慢了,他正在讓魚每拖走一英寸都得付出代價”;三個“out”,會讓讀者產生驚魂動魄的感覺,好像一副精彩的畫面展現在自己的面前,魚線在被“嗖、嗖、嗖”地快速拖動,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雄壯有力,拽的魚線左右搖擺嗖嗖作響,這可以說是一場生死不斗,老人志在必得,不遺余力;大馬林魚為了逃命也表現出全力以赴勢不可擋,三個“out”的連用讓我們打開了想象的空間,猶如身臨其境,感受到兩個生命的生死搏斗、命懸一線,作者用詞并不是十分的準確,但正因為如此而表現出更是扣人心弦,給我們別樣的感受。(4)模糊語句有超強的表現力。假如在很多應該使用模糊語句的描述當中,作者使用了十分精確的語言,反而成了作品的瑕疵,模糊的語句對于文學作品來說,是精彩之筆,就像老人的自說自話,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在夢境中的混沌狀態,包括他和魚較量以外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都是老人知覺過程的對外的傳達與表現,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為了生活而頑強的老人。他是一個普通的小人物,可是又是一個不屈不撓的英雄,它揭示了一個,“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與征服;可以死亡,但是不能低頭和畏懼”這一主題,“Afterthathebegantodreamofthelongyellowbeachandhesawthefirstofthelionscomedownontoitintheearlydarkandthentheotherlionscameandherestedhischinonthewoodofthebowswheretheshiplayanchoredwiththeeveningoff-shorebreezeandhewaitedtoseeiftherewouldbemorelionsandhewashappy”。(自此他夢中看見那道很長的黃色海灘,親眼目睹頭獅在黃昏到達,爾后其它獅子也尾隨而至,于是他船頭的木板支著下巴,船拋下了錨滯留,晚風徐徐,海波蕩漾,他等著,看有沒有更多的獅子來到,他深感欣慰。)在這段對夢境的描寫當中,獅子象征著勇敢堅強和活力,它給了老人信心和愉悅。這段描述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和標點,按照正規的描寫是不合乎語法規律的,讓人乍看上去有一些顛三倒四、語無倫次,這種意識流小說的特點,恰恰展現了主人公當時的情景狀態:老人對生命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老人對“無畏、頑強、果敢”精神渴望,他希望在夢境當中的獅子身上汲取勇氣,把獅子的力量轉化為自己的力量,從而能夠去挑戰極限,忍受創傷,戰勝疲勞和痛苦,擊敗大馬林魚。綜上所述,模糊語言的存在不僅使文學作品下平添了一種特色美,還使作品的內涵和深意延伸,使得作品具有了朦朧感,提升了作品的審美價值;模糊語言是對文學作品的美化,是畫龍點睛之筆,更是作家升華作品的主要手段。
作者:劉小潔 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