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漢語與現代文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現代漢語和中國現代文學,單從字面上來講,大家對其都不陌生。但是,事實上自白話文文學運動開始,直到今天為止。現代漢語和中國現代文學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很微妙的。本文主要從三個層次上解析了現代漢語中的語言系統,并詳細論述了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之間的復雜關系。
【關鍵詞】
現代漢語;語言系統;現代文學
對于現代漢語而言,我們可以從思想層面上理解為它是具有現代思想的一種優美的語言體系。在現代白話和現代思想的基礎上,現代漢語逐漸建立中國現代文學為基本原則的基本類型。那么,我們首先簡單對語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語言是指生物同類之間由于溝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統一編碼解碼標準的聲音(圖像)訊號。而語言的本質,筆者看來,語言不僅僅是人們之間交流的一種工具,更是人們思想的一種體現,也可以說語言是思想本體。當然,這是兩天不同的層面。語言同樣也是現代漢語和中國現代文學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下面,文章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詳細論述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
1解析現代漢語中的語言系統
眾所周知,中國現代文學形成的基礎是現代漢語。而現代漢語則是由字和詞兩大基本部分組成的。雖然區別于古漢語,但是仔細推敲,現代漢語中的很多詞匯都是由古代漢語演變或是經過改造而形成的。在本質上,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還是不同的,其主要區別是,它們是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在思想層面來看,有些因素,例如語法、詞法結構等并不會對語言系統構成絕對的影響。盡管有人認為這些對于語言系統是至關重要的。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他們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這也可以看出,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影響語言系統的因素,得到的結論必然不同。
然而,如果從工具層面去考慮這個問題,語言系統之間并沒有差異。在思想層面上,語言系統就變得復雜了。在思想層面上,構成語言系統的詞匯大都構成了一種語言的“主題詞”,也正是這些主題詞構成了不同民族,在思想、文化上的差異。從文學的本質去考慮的話,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始起始于語言的變革。中國現代文學起始的一個明顯標志就是現代漢語。現代漢語中所蘊藏的中國文化,當然也包括中國古代文化,思想以及思維方式是構成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基礎。反過來說,要想仔細研究現代文學就必須要從語言本質上開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對現代文學的認識問題。
討論了那么多,下面詳細闡述一下,思想層面上的現代漢語。現代漢語是在古代漢語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發展而形成的一套語言系統。現代漢語可以說是一種“混合物”,在這種“混合物”中包含了口語,歐化詞匯和古代漢語詞匯。所謂的口語,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白話。古代漢語詞匯則主要是成語和一些古代常用的詞匯,主要來自文言文。來自西方的一些詞匯也就是所謂的歐化詞。不難發現,就詞匯方面而言,現代漢語主要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來源,第一是來自西方的;第二是來自中國古代的;第三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增加的。可以這么說,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演變,現代漢語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語言系統。同時,也正是這套系統推動著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
2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之間關系的探討
2.1中國現代文學其本質是現代漢語的文學站在現代漢語的層面來講,中國現代文學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人們對其觀察視角的改變,同時也是對中國現代歷史范疇的一種限定。但是,當我們又從文學性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時,則又會發現,現代漢語其實是現代文學最為顯著的特征。相反,當以現代漢語的角度出發,現代文學的本體書寫是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的根本。通過現代文學,我們可以將現代文學和其他語言區分開,與此同時,也可以將其與古代文學區別開。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當我們可以充分展現現代文學最為言簡意賅的標志的作用時,則能夠提高降低現代文學區別于其他文學類型的難度。除此之外,仍有一點需要注意。現在存在一種事實,就是在根本上,現代漢語的詩性已經限制了現代文學的文學性。因此,僅僅圍繞現代漢語的角度來深度思考和挖掘現代文學,在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接觸到了現代文學的的文學層面,這也更加有利于我們實現現代文學的藝術價值。相對于其他模式(階級、社會等)而言,中國現代文學中所使用的語言模式有著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中國現代文學尤其關注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性和現代漢語的文學性與詩性之間存在的聯系。也正是如此,導致現代漢語最終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但是,從其他的角度思考來看,例如從語言角度,進一步深入的了解和探究現代文學,可以彌補現代漢語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使得中國現代文學以一種更為完整的形態呈現在人們面前。
2.2西方漢語對中國現代漢語的影響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現代漢語中,受到影響的語言部分不僅僅表現在將傳統文言文中的詞匯進行改造,在更深層次的改動則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由于受到西方語言和文化的影響,在現代文學中,常常忽視了我國傳統古代文學創作手法的應用,這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國現代文學和古代文言文文學之間產生分歧。例如,在表現手法等方面可以體現出不同。但是,也是由于忽視了語言構造和修飾,將古代文言文稍加改動變可以映射到現代漢語,因此,可以說兩者還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首先,現代漢語傳承了古代漢語,同時在現代漢語發展的過程中,也體現出了對西方文化和古代語言文化的兼容性,而且更是具備了典型的東方語言文化內涵;其次,雖然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現代漢語本身也極大程度的給中國現代文學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再次,現代漢語給目前的中國現代文學創作提供了一種的表達方式,這主要體現在描寫以及敘事等方面,尤其體現在現代漢語邊境拓展的使用上。現代文學和現代漢語相比較,發現現代文學具有更為濃厚的西方文化色彩,當然也正是這種西方文化特色給中國現代文學的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
3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們對于現代漢語和現代文學之間關系的不斷深入研究,將使得中國現代漢語在演變和運用中變得更加靈活,詞性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進而使得中國現代文學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嚴密,不僅僅在創作中使思路變得更加清晰,體系也更加完整。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現代漢語的價值和現代文學的價值,并最終給予兩者充分的獨立發展的空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入研究現代漢語和現代文學之間關系的過程中,一定要十分關注兩者之間的兼容性與對立面。
參考文獻:
[1]朱曉進,何平.論文學語言的變遷與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的發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2]文貴良.回歸與開拓:語言--文學漢語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的關鍵詞[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2).
[3]郜元寶.現代漢語:工具論與本體論的交戰--關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語言觀念的思考[J].當代作家評論,2002(02).
作者:陳琳 單位: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