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父親形象的西方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父親”與西方文明的遭遇
同樣的,在影片《喜宴》中的父親也遭遇到了同樣的尷尬,父親一貫的念頭便是讓兒子結婚生子,延續香火,這正是傳統東方文化最本質的體現之一。但是兒子的同性戀身份毫無疑問挑戰了它的底線。而在這時,父親所代表的東方文化仍然十分權威,兒子陽奉陰違假結婚變成化解矛盾的唯一途徑。而當父親病愈出院后筆鋒一轉,原來父親懂得英語,也早就知道了兒子的身份,但為了獲得延續香火的孩子選擇了逃避和接受。在此,父親的形象便成了分裂的代表,一方面他既要維持權威的尊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對現實妥協。影片結尾處父親站在安檢門口,面對機場人員的檢查,他雙手高舉背對大家,就好像舉手投降一般,它所代表的東方文化還是這樣的向現代的西方文明投降了,妥協了。
二、“父親”的融合與改變
任何一個文化在面對現代的文明時都會經歷陣痛似的成長,從最早的碰撞、不適應再到慢慢的改變,甚至在不自覺中成為離經叛道的實踐者,李安的三部曲中的父親也是經歷了一個這樣的過程。在《推手》中的父親面對西方文化的入侵時,雖然為了兒子選擇黯然離開,但仍在中國城中與老板和警察進行暴力對抗。在《喜宴》中,外化的對抗不見了,出現的則是父親老道的為人處世態度,父親與賽門在湖邊的一場戲,他不僅接受了兒子作為同性戀的事實,還接受了賽門這個兒子的同人。三部曲最后的《飲食男女》,導演并沒像其他兩部片子一樣把故事放在西方社會,而是讓故事回歸臺灣,在故事中雖然沒有像前兩部那樣明顯的中西對抗,但是現代文化所帶來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出現在故事中的家庭里。本片的父親老朱喪妻獨身已久,一個人撫養大了三個女兒,三個女兒身上則明顯的帶有西方文化的投影,大女兒深受基督教的影響、二女兒的開放觀念、小女兒在快餐店打工與朋友男友的愛情,這些在傳統的文化中似乎都是舶來品,而父親老朱,他的生活也在夾縫中面臨取舍,首先他的工作是一代名廚,作為傳統的飲食文化,已經成為一種藝術,但是個人的孤獨和感情上的干涸讓他又渴望著新的情感,而這個又與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頗為不符,苦悶的心情讓他外化為味覺的消失,當一直打算照顧老父親的大女兒和不顯眼的小女兒分別結婚離開家庭時,這個象征著平衡的東方家庭就面臨著解體的邊緣。而在影片快結尾的家庭聚會中,整個家庭的結構終于轟然倒塌,而促使其倒塌的人卻是父親,他不僅提出再婚和賣掉老房子,并且再婚的對象是女兒的朋友,此時,真正逾越了傳統文化與道德的人變成了父親,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父親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后者,完成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
在全球經濟發展的今天,文化的交融和共同發展成為一種趨勢,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正是抓住了這個問題,三部影片的三個父親,他們不同的選擇也得到了不同的結局,導演試圖探討東方文化當遭遇現代文明時的尷尬,而解決方式,應該在每一個人的手中。
作者:楊翥鵬梁春竹單位: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