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西方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體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講就是當你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因為所講語言不同,同時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那么,接下來的交流當中要注意什么,怎么樣才能順暢的交流。從對外漢語專業的角度,“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可以這樣界定:在特定的交際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種語言(母語或目的語)進行的口語交際。形成“跨文化交際”主要包括以下要點:1.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雙方2.交際雙方必須使用同一種語言交際3.交際雙方進行的是實時的并且直接的言語交際。
中西文化通常被看作是世界上兩大主要的文化體系,在方方面面的差異中,最為主要的還是在中西方思維方式上的體現。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對中西方文化差異做過這樣的概括“:東方人與西方人在表達習慣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東方人喜好含蓄且委婉的表達,講求意境和深層含義;西方人,喜好全面且直接的表達方式,講求事實和分析。曹世潮對此也有詳細的描述:“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追求思維的延伸、擴展,注重內向的、精神的、意境的,它的特點在于情感的舒展和收縮,在于對內在心靈的把握,關乎心胸……而西方的思維方式與中國文化截然不同相,它更理性,更注重依靠事實、論據來闡明對事物的認知和推理……”因為文化差異的關系,產生了不同民族對相同的客觀現象和社會存在產生不同的認知,而這種認知很多時候是通過言語交際表現出來的。僅從詞匯方面就可以體現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例如,在中文當中,關于父輩女性長者的稱呼有“姑姑,姨媽,嬸嬸,舅媽”,而同樣的稱謂表達,在英文中都可以用“aunt”一詞概括。相對比之下,中國文化在表達時更加注重長幼有別和親疏遠近,而西方文化則寬松許多。當然,這些血緣關系并非“我有人無”,其實英語國家也存在,只是英語對此不加以詳細區分罷了。中西方文化在稱謂表達上的這些差異是有其原因的:宗法等級社會在中國歷史上延續的時間較長,宗親、等級、尊卑觀念在漢語文化中比在英語文化中牢固得多。
中西方文化的種種差異簡單并直接地通過漢英兩種語言就體現了其對應關系。從語法學方面來看,漢語是隱性(convert)語法的語言,而英語是顯性(overt)語法的語言。詳細而言,漢語更講究語感,重意境和引申意義,即一句話表達的內在含義,句式多為主動句,強調內容和情感;而英語注重邏輯思維,更重形,講究說話“有憑有據”,“有一說一”,強調所說內容的規范嚴謹,句式多用被動,語調相對平直。此外,文化差異也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如:地理位置、國體政體、歷史、宗教等。如英國多面環海,英語中很多詞和海洋有關。說“揮金如土”,英國人說spendmoneylikewater。而英文當中drinklikeafish,翻譯成中文就可以是“牛飲”,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重視農耕和畜牧業的文化傳統。
二、文化語境影響交際過程
文化語境的不同使得同一語言在表達時形成不同的交際意義。由于文化語境與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價值觀以及歷史背景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提升對文化差異的了解并在跨文化交際中有意識的作用到表達當中,對于跨文化交際順利、有效地進行將起到良性的促進作用,了解雙方文化語境,并將其滲透到交際行為當中。其具體作用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要想更好的熟悉不同語言的語用規則就必須了解不同的文化語境。例如“沒關系”在英語中就有多種表達:“You’rewel⁃come.”“,Don’tmentionit.”“,That’sallright.”,“Notatall.”以及“Mypleasure.”等。如果了解了這些表達相互之間存在的細微區別,就不會再把“Notatall”與“Nevermind”混淆起來,而避免再用“Nevermind”去回答類似“Thankyouverymuch.That’sverykindofyou.”的句子。因為“Nevermind”(沒關系)一語是用來回答“道歉”的。另外,中文和英文分別處于不同的語言模式當中,中國人習慣將所要表達的核心論點或總括性陳述放于所表達內容的最后,以示總結或結束,并且在闡釋自我觀點時常用“也許”“、往往”等表示程度的副詞字眼。而英文表達尤其是較為正式的場合基本不出現此類現象,總括性陳述一般位于表達內容的開始,同時修飾限定類詞語很少見。以此認識為前提,才可以為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第二,文化語境可以幫助避免文化休克現象。1960年人類學家奧伯克(KalveroOberg)提出了“文化休克”的概念。由于中西方民族的時代演變和生活條件包括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生活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性,這些差異使得跨文化交際的雙方相對不易適應對方的文化,甚至產生“文化休克”現象。相反的,如果我們對這些差異有充分明確的認識,并有意識的注意不同文化語境.則有助我們根據不同的文化慣性適當調整我們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從而盡量在交際中避免雙方難以適應的現象,真正做到兼容并蓄,使跨文化交際有效進行。
作者:苑馨予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