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學校是心靈碰撞、知識交融、品格塑造的場所,校園文化對學校的人才培養和良性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校的軟實力之一。對校園文化的重視和研究,有利于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和培養目標的實現。
1.校園文化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優秀的校園文化像撲面而來的清風,使人感到精神愉悅,體驗到精神的力量。積極向上、豐富濃郁的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底色,為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教書育人目標的實現提供推動力。校園的文化環境與精神氛圍蘊含著教育目的,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別是影響著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校園文化以強大的滲透力、影響力和教育力,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塑造健康的人格。涂又光先生提出“泡菜壇子”理論,指出了學校的文化氛圍對教育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性。學校的文化氛圍和精神傳統就像泡菜壇子里的水一樣,對學生的教育起著浸潤和滲透的作用。
2.中職學生身心發展需要適合的校園文化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薄弱,許多學生在中小學階段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受到老師、同學和家長的較低評價,心理上受到挫傷,產生了自卑、逆反心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發泄著痛苦和不滿,行為舉止存在諸多陋習。要讓學生學會做人,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人才,要保持校園穩定、和諧,就必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潤物無聲地教育和感化學生,使他們重獲信心和勇氣,學會正確地對待自己和他人,在學會技能的同時形成較高的素養。
二、中職學校建設校園文化的方略
1.制度建設促進成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準確把握中職人才培養的目標和任務,把學校的精神理念和價值觀體現在管理制度中。中等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生產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學習知識和技能,更要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行為。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有計劃、有步驟地從多角度營造校園文化環境,給制度以靈魂,強調師生的理想信念、奮斗方向、做人準則。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管理,把精神要求與具體規定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指明方向。
2.開展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社團活動中職學生思維活躍,精力旺盛,自我意識增強。要圍繞學校辦學目標和學生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突出重點發展的校園文化品牌。通過舉辦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現才華的舞臺,用富有情趣和高尚的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他們的積極情感,養成健全人格。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首先要體現思想教育功能,通過重大節日和有意義的紀念活動,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受到感染熏陶。其次,通過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融入教育目的,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和感化,如舉辦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運動會、讀書活動、書畫比賽、校園歌手大賽、迎新文藝演出等活動。再次,搞好社團組織建設,培訓校園文化骨干,使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先鋒作用。通過對學生團體骨干的培訓教育,實現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標。
3.營造人性化管理的育人環境營造濃郁深厚的校園文化,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隱性文化中動態的因素,如師生交互作用、教學方式的變化、環境因素等,可以體現人性化管理的思想,使校園文化建設擴展到整個學校生活,發揮教化育人的作用。校園文化是最具體的教育文化背景,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作用于學校教育的中介,其健康積極的發展無疑對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等產生深刻的影響,使教師更忠誠于自己的理想,振奮精神,激發熱情。這些積極因素必然會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4.重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至關重要。校園精神文化主要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群體觀、成才觀、治學觀、道德觀等。共同的價值觀、學校精神,能使師生對學校的教育目標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和群體意識,發揮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的凝聚作用。對中職學校來說,在進行技術技能教育的同時,應加強與人的精神世界直接相關的人文教育。通過課程或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人文素養,豐富人文底蘊。
作者:范愛華 單位:南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