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劉小東繪畫中的現實主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談到中國大陸的八十年代到90年代過渡期的美術,劉小東的繪畫不能不提。劉小東作為新生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表現的多為現實生活的場景,帶有一種“冷眼旁觀”心態的表露,表現了一代人的整體精神狀態和現實處境。
關鍵詞:
劉小東;當代藝術;現實主義
藝術家置身于當下時代背景,現實主義是一種社會思潮,而劉小東,作為當實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反映出了當下的特有的時代特征。畫家在生活中取材,關注當下的社會,關注民眾的生活。并很好的體現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去。
一、相關概念的闡述
1、當代藝術20世紀后西方藝術進入了“現代藝術”時期。這個時期藝術流派眾多、思想新潮且前衛。包括了波普藝術、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野獸主義等。“當代藝術”這一流派的出現,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讀出,他有別于“現代藝術”,它所指的是我們今天也就是當下的藝術。既然是“當代”,也就是指創作當代藝術的藝術家從他所處的當下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創作出表現其所處的文化大環境、社會特征和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當代藝術不僅有“現代性”的藝術特征,更多的是“當代性”具有現代的藝術語言,具有現代的藝術精神。
2、現實主義現實主義(realism)藝術成果最斐然的年代是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70年代。法國是這一藝術成長成熟的土壤。代表畫家有:庫爾貝、米勒等。當時的社會現實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宗教已經不是人們寄托所有問題的朝向了。大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當時的現實主義畫家描繪了當時人們的日常的生活,真實的狀態,運用的寫實主義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呈現的畫面非常的真實。“批判現實主義”或者是“現實主義”就是在這一時期孕育出來的。現實主義無疑是一種藝術思潮,也是一種美術思潮。
二、劉小東的成長大環境
就如同我們看曹雪芹寫紅樓夢,可以一窺曹雪芹當時所處的清代的社會一般,藝術作品也如同文學一般,可以從作品中看到藝術家和他所處的時代社會息息相關。劉小東,1963年出生,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祖籍遼寧金城鎮,劉小東憑借自己的辛苦努力,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學習繪畫,而后進入美院繼續深造。在這期間,隨著他的自身努力成果慢慢顯現出來,他自己的繪畫逐漸形成一套風格,有自己的獨立特色。藝術源于創新,他的努力慢慢被大家看到并承認。。他走上藝術的道路是從中央美院開始的,無論是讀書時期亦或是從教時期,對他而言中央美術學院的時期一定是最重要的。他對油畫是如此的熱愛,熱愛濃郁的色彩,熱愛畫布彌漫的油彩和亞麻油的味道。技法的純熟和思想的深邃使他很快的讓自己的作品趨于完善。回顧劉小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中國油畫界產生的影響,他的玩世現實主義的藝術最早為人們所知。他描繪出了當下時代整體精神狀態,在藝術史上留下了一筆極富審美價值的精神財富。
三、現實主義風格特征在劉小東寫實繪畫中的體現-以《三峽大移民》為例
劉小東關注現實和人性,畫面中的人物,不分階層,城鄉,年齡和職業的差別,他們只是現實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畫家的眼光是獨特的,劉小東畫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某個片段,而不是什么激情激動的瞬間。都是蕓蕓眾生生活的截取,非常的日常和平和。這些狀態,在我們看來,只能用庸碌來表達。畫家生活中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這也不難解釋他的藝術創作。對藝術家來說,思想的深度更需要純熟的技法來支撐,所以畫家練就了一整套純熟的寫實技法。《三峽大移民》是劉小東不得不提的一幅作品,這幅畫中展示了他的新的繪畫方式“現場繪畫”。這幅畫創作的動機是由于畫家于2002年年底去到三峽縣為契機的,在那里,看到了即將搬遷的村落,劉小東有感而發,于是他構思了這幅作品,作品以奉節為背景,前景的農民工的形象是結合當時京城工地的工人形象,工人們扛著鋼筋前行。當時正值非典時期,畫中的工人有帶著口罩,真實的再現了當時的那段時日,藝術作品體現生活狀態,再現生活,這都是劉小東思想里的現實主義的表述。美是什么,劉小東認為美是真實,是生活的真實,藝術家絕不能使凌駕于生活之上的,必須進入生活。劉小東的繪畫非常的完整和真實并且有代表意義。畫面中人物的自然和真情流露,使觀者放松。這不僅僅來自他的觀察和感悟的方式,更來自于他獨特的繪畫語言。同時,劉小東在這件作品中運用了自下而上的新畫法,這是因為三峽的雨很難表現,他沒有直接用畫筆描繪,而是在畫的最上端讓顏料自然流下來,形成雨水飛灑的效果。這些畫面中告訴我們的,都能體現出畫家內心深刻的思想。和畫家以往的畫一樣,作品充滿人性的立場,在平凡的細節中體現誠實而高尚。在中國油畫史中,這幅作品所涉及的題材和規模都是無可比擬的。作品的復雜含義和在繪畫形態上的令人震撼,強大的力量、作品充滿人性的立場和高超的語言方式使每一個看到它們的人感動和不可忘記。畫家的這幅作品和以往的作品都是一脈相承的。《三峽大移民》展示了劉小東對世界的看法。這個看法如同圍繞著三峽所發生的一切不幸的歷史史實:被移走的人群、被拆遷的村落等和發生在三峽的家庭的、個人的故事、甚至包括意識形態之爭、歷史之變一樣地確鑿和無奈、支離破碎、無恩無怨。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中最令人難忘的畫面,繪畫在這里展示了它可能的全部力量。
參考文獻:
[1]鄧馨、王楠、賈樟柯、劉小東.影畫交流劉小東.賈樟柯訪談[J].東方藝術.2006年03期
[2]龔學勝(主編).當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書館.2008年1月第1版
[3]陳君》中國當實油畫的文化演繹[J].中國油畫,2007年01期
[4]楊時旸.劉小東回家[J].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11月份,73卷.
[5]楊身源張弘昕編著:《西方畫論輯要》.378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6]易英.劉小東[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0.
[7][Hersche].歐美現代藝術理論-我們向何去處[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0.
[8]余永康譯:《西方文論選》下卷,220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
作者:閆海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