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協同創新發展的制度瓶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既然頂層設計的缺失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那么如何使京津冀協同發展建立起科學長效的機制,真正實現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本文認為,無論從尋找高于行政區的共同利益還是從河北的“洼地效應”出發,唯有建立“河北自貿區”能突破現有困境而且符合長遠利益要求。
1從尋找高于行政區劃的區域共同利益角度看,建立“河北自貿區”是最佳選擇
尋找京津冀區域經濟的共同利益是三地多年來的努力方向,也是實現跨區域城市協調發展的根本。發現在這個區域中比自身利益更加高一級的共同利益,可能突破固化利益的藩籬會相對容易,而且力度更大、阻力更小。三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很多方面正在朝著目標一致、措施一體、作用互補、利益相連的路子走,預示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美好前景。有了各自都自愿維護的國家利益,就有了跨區域協調發展的抓手,但行政區劃仍然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現實制度基礎。只能在行政區劃基礎上加強三個地區之間的協調和有機聯系,追求由“塊塊”組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馬賽克圖畫式的整體性和完整性。正如原首經貿大學校長文魁所比喻的那樣,如果把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比作“馬賽克藝術”,是指在行政區劃經濟塊塊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介質,將彼此割裂的經濟拼裝或編織為一個一體化的經濟體。尋找鏈接行政區塊經濟聯系的介質,需要一個總體設計、總體指導。
位于環渤海的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城市群、港口群最密集的區域,有優良的港口和便利的交通網絡,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廣闊的腹地和優質的港口是建立自貿區有利的條件。由于渤海灣岸線資源分屬于天津和河北兩個省級行政區,盡管國家對沿岸港口功能進行了明確定位和分工,但擋不住兩地深挖航道、大力擴建步伐。天津港著力發展集裝箱運輸,在渤海灣處于絕對壟斷地位,在這方面與河北的港口沒有任何協作關系,不僅如此,在鐵礦石、煤炭、石油等大宗散貨運輸上與河北港口展開了激烈競爭。河北省內部各個港口也是各自為政,缺少合作,無法分享區域資源聚合效益,基于以上,只有以“河北自貿區”申請國家級自貿區才能真正整合環渤海港口資源,釋放區域紅利,發揮渤海灣資源效用最大化,使京津冀各區域的政策、區位等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形成整體競爭力。
2從京津冀的軟肋入手,建立“河北自貿區”是最佳選擇
要想盡早打破“一畝三分地”的制約,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找到主要突破口。本文認為,應該把解決河北的欠發展問題作為最主要出發點和突破口,才能逐漸解決京津的大城市病帶來的大氣污染、人口擁擠等一系列問題,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4]在京津冀都市圈中,由于經濟地位與行政區劃等級的不對等,致使區域間經濟行為方向的強弱產生差別,很多要素跨過河北,直接流到京津,使得河北失掉很多經濟發展的機遇,經濟資源在京津過度集中而導致周邊區域出現貧困化現象,出現了“孤島經濟”的現象,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京津發展的后勁將出現不足,而河北也急缺發展資源。北京和天津本身就是直轄市,享受國家政策的多重優惠,很多資源河北根本無法獲得,因此要想使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使河北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即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的突破在于冀,因為冀處于京津之中的“洼地”,需要政策的傾斜和扶持,才能呈現洼地效應,形成整體競爭力。
河北相對于北京最大的優勢便是擁有廣闊的海洋資源,具有港口區位優勢。天津雖然也有港口,而且多年來對于建立天津自貿區、京津冀自貿區等呼聲很高,但是自貿區歸根結底要具備良好的港口資源基礎,天津港是我國的綜合大港,腹地產業基礎雄厚,但是天津港是人工港,其港口天然基礎終究不及河北省的秦皇島、黃驊、曹妃甸港。天津港為人工深水港,距離其不遠的秦皇島港為我國北方著名的天然不凍港,海岸曲折、港闊水深、風平浪靜,泥沙淤積很少,萬噸貨輪可自由出入。黃驊港明顯優勢是擁有冀中南廣闊腹地,發展動力十足。曹妃甸港水深岸陡,不凍不淤,能源資源豐富,是北方可建深水大港的海域。河北的港口具有明顯優勢。而北京沒有港口,更是不具備建立自貿區的基礎。因此只有以“河北自貿區”申請國家級自貿區才使河北的港口資源優勢得到最大發揮,也可避免與天津港的競爭,共同分享渤海灣資源,使雙方共同利益最大化,北京也擁有了自己的港口,降低出口成本,符合京津冀的長遠利益。
作者:王雅欣 單位: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