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源發展中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長治市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以煤炭資源最為顯著。全市煤炭資源總量預測在906億噸左右,已探明儲量在346億噸左右。因此長治市是以煤炭開采為主的資源型城市,煤炭開采等傳統工業在經濟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煤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如果對煤炭資源持續不斷地開發下去,勢必會出現“資源阻咒”的現象,所以長治市走資源轉型發展之路勢在必行。同時國家推行的“2011計劃”為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也為長治市實現資源轉型指出了一種全新的理念。目前,針對長治市如何以產學研協同創新來促進資源轉型的研究還極其缺乏,所以本文通過對長治市資源轉型發展中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進行分析探討,提出長治市資源轉型發展過程中如何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建議,以有效地促進長治市的資源轉型并進一步推動長治市的經濟發展。
1長治市產學研協同創新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長治市資源概況及面臨的問題長治市礦產資源、水利資源、土地林木資源都比較豐富,其中尤以礦產資源最為顯著。現已探明的礦產有40多種,且具有開采價值的有20多種,開發潛力巨大。礦產資源中煤炭資源占了很大比重,煤炭資源預測總量在906億噸左右,其中探明儲量在346億噸左右,長治地區含煤面積在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現已開發占用儲量101億噸(已耗費46億噸,保有55億噸)。長治地區煤的品種多樣,其中以貧煤為主,優質量大,埋藏不深、開采也方便,是國家重要的煤炭輸送地區。長治市共有煤炭企業472所,煤炭產業成為長治市的支柱產業。由于對煤炭采掘業的依賴程度太高,煤炭產業在長治市呈現“一業獨大”的現象,而煤炭企業技術水平低,大規模粗放式的開發,造成了資源浪費、資源枯竭和產業衰退等問題,使得長治市的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難以為繼。具體表現為:
1.1.1人們對煤炭工業的發展缺乏可持續性的認識從大的方面來看,人們對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在發展思路上只是關注短期利益,忽略了整體發展、長遠目標和社會責任等長期利益,對循環經濟理念認識不足,不注意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環境管理,造成了當前長治市煤炭工業仍處于大規模浪費和粗放式開發、簡洗加工、低效利用、污染環境和效益低下的狀況。
1.1.2企業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缺乏內在的動力長期以來長治市的煤炭企業主要以大規模的開發現有的煤炭資源來獲取短期利益,這種方式見效快,而對煤炭的綜合利用獲取的主要是長期利益,見效較慢,所以長治市煤炭企業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缺乏內在的根本動力,而政府對煤炭的開采也缺乏監督和約束,從而造成了煤炭產業的粗放式發展,讓長治市煤炭產業的發展陷入了惡性循環。
1.1.3政府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缺乏支持力度長治市政府沒有設立專項的財政資金來扶持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對于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也難以落到實處,缺乏對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以及促進企業節能的激勵政策,對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也缺乏宣傳力度,也沒有設立專門的機構來提供專業的信息指導和咨詢服務。
1.1.4人員和技術嚴重制約煤炭產業的發展受煤炭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影響,大家擇業時很少主動選擇這類工作,從而造成技術人才短缺、從業人員素質低下的局面。技術基礎的薄弱造成了長治市煤礦技術裝備與工藝的落后,使生產效率低下,造成了煤炭資源的大量浪費,使長治市的煤炭資源優勢并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
1.2長治市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現狀2013年8月26日,天津大學與長治市人民政府就如何合作問題達成了共識,并簽訂了協議。雙方協定以“先行先試”為統領,依照“精誠合作、優勢互補、求實高效、共同發展”的準則,圍繞長治經濟社會發展和施行“五五”戰略的要求,發掘長治的區位、資源、產業優勢,發揮天津大學的科研、人才、技術等優勢,開展深度合作,探求適合長治市的產學研新合作模式,以促進長治資源的轉型發展。雙方在長治市設立了“天津大學長治技術轉移中心”合作交流平臺,該平臺使天津大學的科研、人才和教學資源與長治本地資源實現了共享,加快了雙方的人才交流和服務,使天津大學的最新科技成果可以很快地被長治市企業所了解并轉化為生產力,為長治的資源轉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在政府的主導下,在雙方共同搭建的平臺上,天津大學與山西沁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襄礦集團、山西成功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就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轉移等問題達成了共識。天津大學和長治市本地企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一起探索適合長治市的產學研結合的具體模式,一起去為實現長治市的資源轉型發展奉獻力量。
中科院北京分院遺傳發育所是國內著名的研究院所,擁有優秀的專業人才和創新團隊。2013年6月,沁縣縣委到中科院北京分院遺傳發育所進行調研,調研期間,雙方就人才引進和科技合作事宜開展了座談交流,雙方決定開展全面合作和技術對接,中科院北京分院決定在沁縣沁州建立培訓示范基地,借以來展現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同時,中科院北京分院遺傳發育所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在沁州黃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建立種業基地,將自己的先進技術成果帶到沁縣。同時沁縣政府也將全力搭建合作平臺并在政策上給予支持,為產學研的合作創造寬松環境。除此之外,沁縣在其他領域也表達出來希望與中科院北京分院進行合作交流,從而引進先進的人才和技術經驗來促進沁縣經濟的全面發展。2014年,長治市科技局組織開展了產學研合作交流活動。舉行的交流活動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成果。一是收集了與當地企業技術需求有關的項目。2014年3月份,長治市領導前往中科院北京分院進行了技術交流對接,收集了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0余項。2014年7月,長治市科技局針對社會發展科技領域,面向長治市15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對與中科院有合作需求的項目進行了征集。二是為長治市本地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項目合作提供了交流平臺。2014年,長治市科技局順利促成當地的兩家企業與中國科學院開展了項目合作。分別為長治市華光光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建立LED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澳瑞特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運動與健康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承擔山西省科技創新計劃“步態分析評價訓練康復跑臺系統”項目,兩個項目現均已立項并開始投入實施。三是以長治市科技局的名義邀請專家深入長治市企業進行實地指導,為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例如,長治市黎城縣的三泰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結合當地優勢的核桃資源深加工企業,在2014年7月8號,由長治市科技局牽線,邀請到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核心人員馮霖來企業進行實地指導,并就核桃深加工項目進行了技術對接,達成了長久合作的意向。
1.3長治市產學研協同創新存在的問題雖然長治市在產學研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同時還存在一些等待解決的問題。
1.3.1產學研各方難以對接的矛盾仍然突出產學研有效結合,要求構成各方能夠滿足各自利益需求的保證機制。長治市產學研結合總體規模雖然不斷擴大,但是在產學研各方仍然存在難以對接的矛盾。隨著資源轉型的需求增大,長治市企業通過科技創新來實現產業升級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同時大學和科研院所面向企業需求的創新動力卻顯得不那么充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所獲取的資源中大多數來自于政府,高校和研究院所更愿意承擔縱向課題,而不愿意承擔橫向課題。從長治市近幾年產學研的發展情況不難看出其發展大多數是在政府牽線搭橋的情況下完成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對于去探索企業需求和市場需求仍缺乏主動性,也就是說長治市現階段主要是政府主導的產學研模式。因此應當加大企業的主導力度,讓院所和高校能主動服務于企業,滿足企業科技創新的需求,以達到企業的發展需求。
1.3.2產學研缺乏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目前長治市產學研合作的項目,大多數以某項專業技術的交接、轉讓為主,例如,長治市與中科院的成功合作項目大部分是以長治市引進中科院的某項專業技術來實現的。所以長治市整個產學研的工作圍繞某一個點的合作比較多,而圍繞長治市整個產業來進行合作以達到創新效果的機制還比較少,特別是如何讓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結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形成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1.3.3產學研合作對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工作不到位雖然長治市通過舉辦產學研合作活動,引進了一些高新技術,在產業發展的困難時期找到了方向,也解決了一些關鍵問題,但是,由于整體產業鏈仍然缺乏協同創新,導致整體效果仍沒有得到改善。例如,由政府牽線,長治市華光光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合作建立LED技術聯合。為煤炭企業轉型發展找到了方向,由于中科院的協助也解決了高端技術問題,但是LED整個產業鏈如何與長治市原有的產業鏈做好對接轉型需要進行全方面的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創新,這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2長治市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對策與措施
2.1政府要努力做盡心盡力的服務者政府要加強對產學研合作項目的引導和資金政策支持力度,盡到一個服務者的義務。一方面要加強產學研結合的統籌協調機制。首先,必須建立推進產學研結合工作的專項指導小組,給出專業意見和建議,統籌全市現有資源,協調推進全市的產學研結合工作;其次,由于產學研結合采用什么具體模式要和本地區具體情況相適應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政府對產學研結合工作的促進,不僅要深入分析各種產學研模式的優勢和劣勢,也要對長治的經濟情況、產業結構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政策方面的支持要落到實處,例如可以給積極促成科研成果轉化的相關人員以獎勵,借以促進產學研的結合。
2.2企業要發揮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核心作用企業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就要更加主動地去加強和高校與科研院所之間的聯系,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協同創新中來,要把重點放在企業自己如何更好、更準確地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出自己的技術創新要求,并更加主動地為技術的創新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而不是去爭取政府的項目資金。長治市企業現在停留在資源交易階段,以短期性的合作為主,因此企業要為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這種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不懈努力。
2.3研究所要密切與企業的聯系研究所一方面應該將目光放到市場上面,而不是一味地去關注縱向課題而避諱橫向課題。應該結合長治市資源轉型的需求來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不是一味地專注于論文、專利類的突破;另一方面,可以定期與企業開展研討會來交換彼此的意見,也可以進行人員交流來互相了解以促進創新。只有這樣,研究所才能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進而實現研究所與企業的雙贏。
2.4高校應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轉變觀念、改變教學體系,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讓大學生們提高產學研結合的意識,使科技創新的方向面向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從而形成一批教學、科研和產業化相結合的實體,構建校內產學研結合模式。另一方面,高校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定期邀請長治市企業來共同進行學術研討,從市場中獲取辦學資源,進一步增強產學研合作意識,加強與社會各方聯系,建立以市場為定位,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圍繞長治市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打造產學研合作人才高地,解決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技術難題,為長治市的資源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資源轉型發展不僅僅是在長治市,在其他市區甚至全國都是重點關注的話題,產學研協同創新正是現階段探索出來的促進資源轉型發展的有效方法。長治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地區,同時也作為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的先行區,應該更加努力地探索適合自己的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模式,從而建立一個全新的長治。本文意在分析產學研對長治市資源轉型的促進作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希望能在長治市資源轉型中提供一些參考依據,并力求幫助長治市實現資源的優化轉型。
作者:李丹 常亞杰 單位:忻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