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漢動物詞匯的語言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動物詞語的語義基礎
由于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對一些動物也會由此產生不同的情感態度。龍(drago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龍早在幾千年前就出現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傳說中,它是一種靈異神物,上天入海,興云布雨,無所不能,也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龍被人們敬仰,認為是“天之子”,而古代皇帝也自視為“天子”,就成為最高權力和帝王,甚至是富貴、卓越優秀的象征。漢語中有關“龍”的詞語都有褒獎之意,如“臥虎藏龍”、“望子成龍”、“龍飛鳳舞”、“乘龍快婿”、“龍馬精神”等,數不勝數。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龍的形象大多都張牙舞爪,嘴里還噴著火,象征著暴力、邪惡和魔鬼,關于“龍”的詞語多含貶義,如“sowdragon’steeth”指的是挑起糾紛或引起爭端。另外,狗(dog)在英漢文化中的感情色彩也大相徑庭。中國人,尤其是在以前,認為狗就是一種看門的動物,喜歡巴結討好主人,因此對其并不重視,很多有關“狗”的詞語更含有貶義色彩,如“人模狗樣”、“偷雞摸狗”、“狗仗人勢”、“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們最忠實的朋友,人們對狗充滿了喜愛,因此很多關于“狗”的具有褒義色彩的表達,如“loveme,lovemydog”指的是“愛屋及烏”。如果說某人是“luckydog”,就表示他很幸運。而“Everydoghashisday”這句常用的諺語則比喻人人都會時來運轉。
2動物詞語語義表達的對等性及非對等性分析
由于生活方式、傳統文化等差異,不同民族對待同一種動物的感情色彩有可能相似,有可能完全不同。當不同民族使用同一動物名稱來表達相同或相近的含義、寓意時,則表現出了對等性。相反,如果一個民族用一些動物詞匯來表達特定含義,而另一個民族沒有這樣的表達,或者選擇的是不同的動物詞匯,則呈現出非對等性。在表達某一語義時,兩種語言可能會借用同一動物名稱,有可能用完全不同的動物。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實際例子來分析對比。
貓(cat)在英語中常被用來象征尖酸刻薄、愛在背后說別人壞話的女人,還用來喻指潑辣或心地惡毒的女人。“oldcat”是指“脾氣壞的老太婆”。而在漢語中,貓卻沒有這樣的含義,它通常給中國人溫順、神秘的感覺。英語中用“likeacatonhotbricks”來形容“如坐針氈”、“局促不安”,而漢語中用“狗急跳墻”、“熱鍋上的螞蟻”來表示這種情況。英語文化里中西方國家的人對狐貍(fox)都有狡猾的印象,中文用“老狐貍”來形容一個人老謀深算,老奸巨猾,英語中也有“oldfox”來表達相同意思。此外還用“asslyasafox”去形容某人奸詐狡猾。而“playthefox”指的是耍滑頭。英語中的fox還有褒美之意,喻指“開朗活潑的漂亮女人”,這與漢語卻有不同。中國人認為狐貍善于魅人,因此漢語中用“狐媚”喻指“用諂媚、陰柔的手段迷惑人”。也將“以人的女人”稱為“狐貍精”。
狐貍雖然都有“美女”的含義,但褒貶完全不同。又如,在英語文化里,孔雀(peacock)是最驕傲的禽類,含有“驕傲狂妄、好炫耀、愛慕虛榮”的語義。“asproudaspeacock”常用來形容某人非常高傲,目中無人。“playthepeacock”指的是某人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狂妄自大。漢語中“孔雀”也同樣有驕傲的含義,人們也用孔雀來比喻驕傲、愛炫耀的人。英語中有“apeacockamongsparrows(”孔雀站在麻雀中,喻指突出、非凡的人物)這種說法,而漢語中則用“鶴立雞群”表達同樣的意思。在英語中,孔雀又叫“朱諾之鳥”(theBirdofJuno),因為在古羅馬神話里,孔雀是天后朱諾的圣鳥。朱諾是主神朱比特的妻子,但她妒忌成性,監視并懲罰所有朱比特喜歡的女人。人們害怕她的孔雀尾羽上像圓眼睛一樣的斑紋,那“眼睛叢生”的羽毛令人想到傳統的魔眼。因此,孔雀的尾巴在英語神話中是“魔眼”的象征。而在漢語中,孔雀尾巴卻是美麗、吉祥的象征,孔雀開屏被認為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可見,英漢語言中存在對等性、部分對等性和非對等性的特點。
了解中西方對一些特定動物所持有的態度異同、詞匯的差異,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并對比其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從而為跨文化交流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我們今后的英語學習。
作者:黃睛晶許華菁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