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由觀念的語言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關于語言文化場的研究
俄羅斯對于語言文化場的研究成果較國內的要多,俄羅斯著名學者沃羅比約夫提出語言文化場的理論,并且對這一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闡釋。民族個性的語言文化學研究首先要從場性分工開始。沃羅比約夫稱之為語言文化場。語言文化場作為沃羅比約夫語言文化學理論體系(或他所謂的語言文化學范式)的一種綜合性、系統性的分析方法,脫胎于(功能)語義場(彭文釗、趙亮,2006:63)。沃羅比約夫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теорияиметоды”(《語言文化學:理論與方法》,1997)一書中,對語言文化單位組合與聚合關系的語言外層面做出了闡釋,隨后,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語言文化學》)(2008)一書中又對語言文化場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劃分和界定,同時對語言文化單位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進行了界定。米亞格琴科(Г.Ю.Мягченко)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поле”(《語言文化場》)一文中對俄羅斯語言文化學的定義、內涵以及研究現狀等做了具體的描述。戈斯捷娃(И.В.Гостева)在“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еполе‘Духовность’:структураидинамика”(《“精神”的語言文化場:結構和動態》)一文中,對духовность語言文化場的結構以及動態做出了研究。此外,還有一些外國學者對這一概念做了系統的研究,這里不再做一一介紹。國內有關語言文化場的研究借鑒了俄羅斯的相關成果,而且近些年來這方面的研究也呈現了上升的態勢。楊春虹在《В.В.沃羅比約夫及其語言文化學研究觀簡析》(2010)一文中,簡要介紹了語言文化場。朱達秋在《СОБОРНОСТЬ的語言文化場分析》一文中,轉引了沃羅比約夫對于語言文化場的理解:語言文化場由語言文化單位組成,把語言文化單位(詞、詞組、成語、格言等等)聯合成統一的語言文化場的是共同義素。它是判斷語言單位是否屬于某一語言文化場的重要標準(朱達秋,2003:15)。彭文釗在《語言文化學》(2006)中引用了沃羅比約夫有關語言文化場的相關理論,對語言文化場進行了場性分工,逐一言明語言文化場的結構劃分,為語言文化場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語言文化場是一個復雜多維的語言文化單位結構,這種結構不僅包含了語言的各種環節,也包含了語言外部的測定。語言文化場的語義實質上是語言意義和語言外部意義的統一。從語言的表意符號的觀點看,語言文化場的成分是相互作用著的各種語義場體系的形式,構成每一種語言的復雜的世界圖景(王英佳,2002:52-53)。綜上所述,國內外很多學者運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語言文化場進行了充分的界定與分析。并且對幾個詞進行了場性劃分,通過組合與聚合研究把這幾個詞納入到語言世界圖景中來研究,研究既深入又透徹。
對свобода觀念進行研究的俄羅斯學者主要有維爾別茨卡婭、科列索夫(В.В.Колесов)、馬斯洛娃(В.?。学悃荮唰缨?、索洛辛娜(?。常厂唰荮唰绉讧擐?等。維爾別茨卡婭在“Язык.Культура.Познание”(《語言•文化•認識》)(1996)中,通過對比英語、德語和波蘭語中的自由發現,俄語中的語詞свобода具有獨特的含義:輕松(легкость)和不受拘束(непринужденность)。由此她聯想到俄羅斯文化習俗中的襁褓(пелёнка),并以此來比喻俄羅斯心靈中的свобода觀念。她還指出,語詞свобода的語義要素集中在“沒有某種外部壓力的感覺”,某種壓迫、桎梏等的消失會使人產生一種幸福感??屏兴鞣蛟凇哀璃侑恣堙讧蕨支擐洄学荮瞌擐唰悃洄睢?《語言與心智》,2006)一書中指出,свобода具有多重含義,這些含義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顯示出來。對俄羅斯人來說,свобода是重負,是責任。作為“人民的意志”的自由,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還對意志的自由(свободаволи)和自由的意志(свободнаяволя)加以區分,并指出,俄羅斯的放縱不是自由,但它使現代俄羅斯避免了奴役的普遍、單調的痕跡。馬斯洛娃在“Когнитивнаялингвистика”(《認知語言學》,2004)一書中,把свобода看成是一個社會概念,從語言和使用的上下文(контекст)兩個角度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
對свобода觀念進行研究的中國學者主要有楊秀杰、楊明天等。楊秀杰在《語言文化學的觀念范疇研究》和《語詞свобода和воля的觀念分析》(2009)中,對свобода觀念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將其與воля、вольность進行比較。通過分析這三個語詞的搭配和語體特征等,對三者的關系和區別及發展過程進行闡釋,從而揭示俄語中свобода觀念的特點。她認為,俄羅斯人的свобода觀念不是西方自由理念的復本,而是從西歐引進的自由與俄羅斯本土自由(воля)碰撞的結果。楊明天在《觀念的對比分析》一書中,以俄漢具有文化意義的部分抽象名詞為例,對俄漢觀念進行對比分析。其中,他分別闡述了俄語中的свобода和漢語中的自由觀念的詞源、隱含意義和聯想形象,并簡單分析了各自形成中的歷史因素。目前在自由觀念的研究中,大多停留在世界圖景以及觀念圖景的分析方面,除此之外,相關的研究中還存在著一個空白,就是如何將這一觀念的相關詞語整合起來,形成語言文化場,并對其進行層級劃分,并且將宗教、社會習俗等聯系到其中,使人們更加了解人與自由之間的關系。
作者:葛華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斯拉夫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