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言文學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迎來了全新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語言文學教學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對于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文學教學的作用與優勢,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爭取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關鍵詞:高等教育;語言文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路徑
語言文學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強化學生的語言素養和文化素養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新時期,高等院校已經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語言文學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將語言文學教學作為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從而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本文針對語言文學教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課題進行深入思考,闡述弘揚路徑,僅供大家參考。
一、語言文學教學具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優勢
語言文學教學主要涵蓋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語言和文字”教學;另一方面是“文學和文化”教育,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語言文學教學都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這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優勢。首先,從“語言和文字”教學來看,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為了讓學生掌握語言運用技巧,教師有必要將語言和文字的發展歷史展示給學生,而語言的發展歷史又是傳統文化的縮影,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便會自然而然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從而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探索熱情。其次,從“文學和文化”教育來說,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借助經典文學著作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化感知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借助經典文學著作,而這個過程本身也是文化傳承的過程。由此可見,語言文學教學不論是從概念上還是從教學內容上,都具有較強的文化屬性和傳播功能,將其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是很合適的。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其發展過程也彰顯了一個國家進步程度。因此,一個國家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個國家的語言和文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從小學到大學,接觸最為頻繁的就是“語文”,他們的整個求學生涯一直在探索語言和文字的精髓,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國家對于語言文學教學的重視,同時也彰顯了語言文學教學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相比中小學教育來說,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標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果說中小學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才做準備,那么高等教育則是實現對人才的培養,隨著教育目標的轉變,語言文學教學的主要屬性也發生了變化。中小學教育中的語言文學教學更加側重于語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更有實用性。而高等教育中的語言文學教學更加側重于文化教育,旨在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語言技巧探索傳統文化的實質內涵,除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還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因此,從教育目標和本質屬性來看,語言文學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將語言文學教學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可謂是“恰到好處”。
二、語言文學教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路徑
(一)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
無論是哪個教育階段,教師都是語言文學教學的主導者,同時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因此,為了實現語言文學教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廣大教師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語言文學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在聯系,切實做好文化傳播者的分內工作,引導學生自覺肩負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首先,學校需要為語言文學教師提供充足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尤其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強化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幫助教師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確保語言文學教學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融合。其次,廣大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拓展學習渠道,不斷開闊眼界,爭取在強化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能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切實發揮語言文學教學的文化傳播功能。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要想實現語言文學教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必不可少。以小語種教學為例,傳統的小語種教學模式與方式具有較強的單一性和滯后性,不僅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還阻礙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為此,廣大教師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小語種的翻譯課程中,將優秀傳統文化通過現代化技術表現出來,爭取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語言文學教學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雙重目標。在教學中,廣大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文化情境,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素材,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調動學生自主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在強化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
(三)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豐富文化體驗
當然,要想實現語言文學教學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僅憑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廣大教師要有意識地延伸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夠通過文學著作強化文化涵養,從而充分發揮語言文學教學的優勢與功能。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文學著作,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奧秘,爭取在豐富學生文化體驗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體現傳統節日的有效價值,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
除了上述內容,廣大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借助傳統節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強化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懷,從而促進文化感知力的顯著提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節日多種多樣,每一個傳統節日都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人文價值,只有將這些價值全部發揮出來,才能貫徹落實傳統教育的根本要求。為此,廣大教師可以將語言文學教學作為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的載體,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爭取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為增強學生的文化感知力奠定基礎,進一步實現語言文學教學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合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言文學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語言素養和文化素養的有效手段,既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正是這種“雙重身份”賦予了語言文學教學特殊的教育功能。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發揮語言文學教學的作用與優勢,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覺肩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為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春艷.語言文學教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J].教育文化論壇,2018,(2).
[2]王守信.語言文學教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
[3]王啟航.漢語言文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之我見[J].高考,2017,(30).
[4]李洋.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0).
[5]廖敏睛.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之我見[J].南方論刊,2017,(6).
作者:任敏 單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