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語教程中對中西文化的了解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致謝和道歉方面
致謝是人們日常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語言行為,是世界各國人們都擁有的禮儀規范,是對別人為自己提供的幫助的承認,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加和諧的文明舉止。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冒犯了他人,則需要道歉,以修補維護人際間的關系。由此看來,道歉不僅僅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還具有維護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功能。但由于各國各民族的歷史文化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致謝與道歉的方式也不同。
在英語國家,人們不僅對上司、同事或是陌生人的幫助表示感謝,對親戚、朋友或是父母的幫助也會表示感謝。而在中國,屬下為上級辦事,晚輩為長輩辦事都是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是不需要表示感謝的。當然,在中國對于關系親密的人的幫助也有致謝的表現。比如:辛苦啦!快歇會吧。等等。
在英語中道歉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用來表示遺憾,如:Iamsorry.一種用來請求原諒,如:Pleaseforgiveme.另一種用來表示道歉,如:Iapologize.在使用這三種表達方式時是很有講究的。在漢語中表示道歉沒有那么復雜,通常一聲對不起就可以表示在英語中的那三種方式。在致歉方面中國和英語國家的人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在中國,人們通常會估計面子問題在致歉方面不容易做到直截了當的賠禮道歉,通常會采用迂回的辦法。這一點與英語國家的致歉行為有著最大的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致歉和道謝都是經常發生的,在措辭上需要注意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性。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出現。
二、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差異意識
(一)利用教材對文化知識進行傳授
1.通過詞匯講解滲透文化信息。英語詞匯在長期的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意義,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進行介紹,防止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作主觀評價。新教材中有很多與文化有關的詞匯可挖掘。對具有文化背景意義的詞匯,除講清其概念意義外,還要介紹它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有時還可適當擴展知識內容,順便講一些相關的外國風俗習慣等。
2.通過對話練習與閱讀文章滲透文化信息。英語課本中的對話材料是學生了解和接觸英語文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編輯者在設置對話的時候,有意識地考慮學生對文化信息的接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對話作為一個重點來講解,讓學生通過對話更加了解英語文化,從而熟知中西方國家在文化等各方面的差異和特點。在講解對話時肯定會出現一些學生們應該掌握的日常對話,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日常用語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再進行一些補充,使學生更充分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二)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英語活動
1.英語角。在英語角,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每一位同學可以當一天的小老師,為其他同學講解一些中英文化的差異。更多的時候同學們自己練習用英語對話,通過這種練習,讓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差異,也鍛煉了口語,為以后跨文化交際打下基礎。
2.網絡、書籍等英語資源的利用。語言和文化的學習不能僅限于教室,學生應該學會在課本以外的資料里學習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可以在網絡上查詢一些文化知識,然后講給同學們聽,或者在一些報紙和雜志上找一些新聞報道以及反映西方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并總結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文化知識。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潛移默化地接受和適應英語文化帶來的差異。
作者:趙莉單位:北安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