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法學課程互動式教學方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根據網絡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特點,針對不同性質和內容的課程,進行教學方式創新探索和試驗,可分別采用網上“案例討論式”教學、網絡模擬法庭教學和“法律診所”式網上教學等師生互動方式。為了強化教學效果,要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細化實施步驟和方法,把握關鍵內容和因素,突出重點環節,強化師生互動。
【關鍵詞】網絡法學教學;課程實踐教學;師生互動式教學;教學方式研究
一、網絡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特點與優勢
(一)網絡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特點
一是網絡性。網絡教學是運用網絡技術的教學活動,網絡環境下的法學課程實踐教學具有學習資源豐富、信息獲取便捷、學生參與度高等特點。二是課程性。法學專業課程實踐活動要體現課程內容的性質和特點,針對性要強。三是實踐性。即要求學生通過動手動腦,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進行現場演練,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四是指導性。即課程實踐應該圍繞課程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來進行。五是交互性。網絡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由教師通過網絡媒體對學生的指導來完成,教師要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學習,學生要在教師輔導下進行自主學習。
(二)網絡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優勢
一是有利于調動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網絡教學運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手段,能夠對大量的案例進行生動演示,強化學生對授課內容的直觀印象。學生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學習,能夠激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認知和思辨能力。網絡教學能夠靈活安排課程內容和學習方式,打破成人學習的各種限制。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學習,能充分體現學習的個性化。二是有利于學習內容的開拓和學習方式的創新。學生課下也可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梢酝黄圃盒Vg的師資限制,學習眾多高校日益增多的網絡公開課程,還可以通過MOOC課程,學習國外法學院或國外著名法學教授的在線課程。三是有利于強化師生交互。網絡、智能手機、移動電腦等終端的廣泛應用,突破了傳統的地域和時間限制,學生可隨時隨地實現與教師的交流,尤其有利于成人學生及時解決學習問題。四是有利于促進協作學習。BBS論壇、聊天室、E-mail、博客、微博、微信等網絡交流工具越來越被普遍使用,學生除了通過上述途徑向教師咨詢外,還可以向其他同學求助,與同學進行協作學習。五是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有效實現,時常受到課時有限、教學實踐基地運行不暢、司法機關業務制度限制等因素的影響。網絡教學手段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案件觀摩、模擬案件處理、收集各種信息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
二、網絡法學課程實踐師生互動式教學方式的實驗和探索
(一)網上“案例討論式”教學的設計及應用
1.設計目的和要求
一是以計算機多媒體方式設計教學案例。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通過文字、圖表和音視頻等形式展示案例,真實、生動地再現案例,增強案例的情境性和吸引力。二是網絡教學與面授導學相結合。既要安排教師指導下的課堂集中學習討論,又須要求學生根據布置的學習任務,運用網上案例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以增強教學效果。三是注重以小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要求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教學案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網上討論區進行演練,分配角色并明確任務,既要有分工又要開展合作。四是教師及時指導和評價。在學生開展課堂和網上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和評價,并適時將針對案例所設計問題的正確答案及分析于網上討論區,使學生及時獲取正確的結論和認識。學生對結論有疑問的,可以通過QQ群與教師或其他學生進一步交流探討。
2.實施步驟和方法
(1)制定教學方案。教師要制定周密細致的教學實施方案,提前在網絡教學平臺《法理學》教學輔導欄目內掛出案例和討論題,供學生下載和學習,并要求學生準備相關資料。
(2)課堂學習討論??梢圆扇 白杂捎懻摗⒅攸c發言、教師點評”的方式,即教師對有關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后,要求學生以鄰座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案例和設置的問題進行自由討論。教師可即時安排學生推出的代表率先發言,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師點評要著重歸納分析重點發言的主要論點,指出其特點與問題,并解答和分析針對案例所提的問題。
(3)網上學習討論。面授課時要布置自主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網上學習和討論,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二)網絡模擬法庭教學活動
1.設計目的和要求
網絡模擬法庭教學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一個全新意義的法庭審理空間,通過網絡再現課堂教學,營造法庭場景,運用信息資源,實施自主探索、多元互動和協作學習。這種教學設計應著重體現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再現場景。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創設模擬法庭環境,盡量再現法庭審理真實場景;二是突出重點。教學過程要明確主題,針對重點和難點內容,有目的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三是豐富資源。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資源優勢,綜合運用網絡平臺,建立和豐富教學資源庫,方便學生應用和學習;四是強化互動。在網絡模擬法庭審理過程的各個環節,不同角色根據程序規定發言,有效實現交流和互動。
2.實施方式和步驟
《合同法學》等課程網絡模擬法庭教學實施方案應突出三個環節,即案情設計、網絡起訴和訴訟辯論。在每一環節完成后,主持教師要進行點評,并布置下一環節任務。具體步驟為:一是主持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的《合同法學》“課程實踐”欄目發出活動通知,并一個有關合同糾紛案例的基本案情,要求學生進行模擬庭審程序設計;二是由主持教師充當法官,并選定兩位或兩方學生分別作為該案件的“原告”和“被告”,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起訴狀和答辯狀撰寫,并通過電子郵件發給主持教師;三是主持教師整理后在網上討論區公布并進行點評,要求其余學生發帖對訴狀內容進行討論與完善;四是在網上討論區組織開展網絡辯論,“原告”發表意見,“被告”提出反駁,“法官”作出判決;五是主持教師對訴訟辯論進行點評,對訴訟過程進行總結。
(三)“法律診所”式網上教學方式的應用
1.準備工作
首先,教師必須熟練把握授課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和關鍵討論點,周密預設學生在課堂中可能提出的問題。其次,教師收集真實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再次,教師將準備好的真實案例作為基本素材,在網上討論區公布,要求學生閱覽,并做相應的思考。最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按要求完成指定案例的網上開庭審理工作。
2.實施過程
一是教師指定不同的學生擔任“原告”、“被告”、“人”、“法官”、“證人”等角色或角色組,要求根據角色需要擬寫各種法律文書,并重點要求“律師人”用律師思維謀劃和做好每個細節的工作。二是進行網上開庭審理。首先由雙方“當事人”陳述事實并提供和質證相關證據,然后由雙方“律師人”在網上進行法庭辯論,最后由“法官”作出判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強化與學生的互動進行指導,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和不同角度體驗,對學生的論述和觀點進行即時評價和指導。三是教師對整個庭審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價。教師要對學生在庭審辯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尤其要對“律師人”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評判和指導,并要求學生寫出總結報告。
三、有效實施網絡法學課程實踐師生互動式教學的重要因素
(一)注重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針對性
網絡課程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應該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和個性化學習需求。要根據課程性質和特點選擇課程實踐的實現方式,在活動時間長度、內容廣度和深度以及實施步驟、方法等方面,體現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差異和需求。
(二)注重實踐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
一在課程實踐教學方案的設計中,要把理論學習和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在教學組織形式上,要把班級活動、學習小組活動和學生個別參與有機結合且合理使用。在教學手段上,要把面授輔導與媒體使用有機結合。
(三)注重課程實踐教學方式的開拓和創新
網絡多媒體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學習資源,改變了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習趣味性,使所展示的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和生動,所傳播的知識更易為學生所接受。通過網絡教學系統的搭建,為實現課程實踐教學方式創新提供了可能。為適應網絡教學的需要,必須改變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要探索和開發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性、發展學生智能、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
(四)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網絡教學中,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同時也是參與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因材施教,教學方式要與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特征相適應。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師生交互中,教師要耐心細致,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充分重視并及時、認真回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重視與教師的交互,參加網上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更高。
(五)注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網絡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提高網絡教學技能和素質。要始終把握主導地位,發揮主導作用,積極開展教學對話,主動引導學生學習。為了確保良好的課程實踐教學效果,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指導服務。同時,由于成人學生往往不可能按既定的統一時間進行實踐,也不可能按同一形式進行實踐,因此需要突出網絡學習自主化、個別化的特征,制定適合不同學生的課程實踐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對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
(六)注重強化師生的教學互動
在虛擬的網絡教學環境中,師生處于準分離狀態,因此,師生交互的意義更重大。教學活動是否成功,取決于師生交互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問題必須通過師生相互討論,學生才能更加透徹地進行理解。教師要圍繞教學任務精心設計和有效實施與學生的交互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實現和強化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促使網絡教學真正發生,不斷增強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梁九義.基于遠程學習者個體需求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2):32—35.
[2]張璇.基于學習支持服務理論的網上教學交互策略選擇[J].中國遠程教育,2012(12):38—40.
[3]李建生.基于主體間性看遠程教學交互[J].中國遠程教育,2006(10):23—26.
[4]趙麗玲.電大有效教學策略淺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9(11):41—43.
[5]孫福萬.重新認識網絡教學[Z].www.crtvu.edu.cn,2006.
[6]劉香玉.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法律教學中的應用[J].浙年專修學院學報,2008(2)
作者:盧興文;和國哲 單位:衡水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