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警察法學教育的歷史回顧與現實反思范文

警察法學教育的歷史回顧與現實反思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警察法學教育的歷史回顧與現實反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警察法學教育的歷史回顧與現實反思

[摘要]新中國建立之后,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萌芽和初步發展兩個階段。從新中國建立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屬于警察法學教育的萌芽階段,從1995年《人民警察法》頒布實施至今是警察法學教育初步發展階段。在全面建設法治公安的當下,警察法學教育既面臨著諸多困境和挑戰,又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和發展機遇。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科學設置警察法學課程體系;第二,調整完善警察法學教學內容;第三,加強警察法學師資隊伍建設;第四,構建全國統一的警察法學教育標準。

[關鍵詞]警察法學教育;發展歷程;現實困境;突困路徑

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是公安職業與法學教育相結合而形成的特殊的法學教育,既是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公安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警察法學是基于警察職能的特殊性而產生的一門綜合性的新興學科。[1]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警察法律制度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一個以《人民警察法》為核心,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等組成的警察法律制度體系已基本形成,其規范的內容囊括了警察組織人事、行政管理、刑事執法、警務保障、監督救濟、警務合作等警察法治實踐活動的各個方面。[2]伴隨著我國警察法律制度體系的日趨完善,以警察法律制度為核心研究內容的警察法學進入我國公安院校教學科研工作的視野,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應運而生,并蓬勃發展。本文擬對我國公安院校警察法學教育的發展歷程進行回顧,反思警察法學教育的現實困境,探討解決問題的路徑,以實現警察法學教育與公安職業化建設的良好契合。

一、我國警察法學教育的發展歷程回顧

警察法學教育與警察法學的產生和發展以及現代警察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密切聯系。英國是現代警察制度的發源地,1829年的《都市警察法》是英國建立現代警察制度的第一部法律文件,被譽為現代警察法律制度的奠基之作。[3]之后,世界各國的警察法相繼頒布實施。各國對警察法學的研究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例如在德國,從19世紀開始就出版了許多研究警察法的著作。可以說,德國的公法(publiclaw)發展濫觴于警察法(policelaw)的研究。近代警察法規范的產生與完善是德國19世紀公法發展的重要標志。而對警察法的研究則代表了當時德國的公法學研究,警察法與公法甚至成為同義詞。[4]進入20世紀,隨著現代警察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世界各國對警察法律規范和警察執法實踐活動的理論研究逐步深入和系統化。近代警察制度在歐洲產生后,隨之東傳。民國時期,關于警察制度的立法和研究蔚然成風。[5]新中國建立之后,警察法學的研究工作相對落后于警察立法的發展。警察法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出現和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從新中國建立至今,我國警察法學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萌芽和初步發展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分界點是1995年《人民警察法》的頒布實施。相應地,我國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與警察法學上述兩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同步。

(一)萌芽階段(新中國建立初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

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警察法律規范,如公安部于1950年通過了《城市治安條例草案》《農村治安條例草案》,于1951年通過了《城市戶口管理暫行條例》等規章。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57年通過并公布施行了《人民警察條例》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于1958年通過并頒布實施了《戶口登記條例》。為加強警察隊伍建設,公安部于1958年制定了《公安人員八大紀律十項注意》,將其作為公安機關人員在履行職責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之后由于一些原因,我國的警察立法工作停滯了。從新中國建立初期至改革開放之前,我國雖已有警察法的立法和執法實踐,卻幾乎沒有專門關于警察法的理論研究。1978年底,我國開始改革開放,警察法律制度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1980年1月1日,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正式實施。從1982年起,公安部成立了專門的《人民警察法》起草小組。參加起草工作的同志下基層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征求全國各地的民警和法律專家的意見,翻閱、借鑒大量其他國家和地區警察法的資料,歷經13載,反復40多稿。[6]直至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通過并頒布施行《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人民警察法律制度建設的里程碑。為了配合《人民警察法》的立法工作和推動社會主義法學的發展,我國學術界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關于警察法的理論研究。但在1988年以前我國并沒有使用“警察法”這一稱謂,而稱之為“公安法規”。[7]1988年12月,河南省公安廳在全國率先成立了河南省警察法學研究會。“警察法”自此開始取代“公安法規”的稱謂。1991年4月,首次全國范圍內的“警察法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河南省洛陽市召開。隨后,各地也相繼成立了警察法學的研究機構。與此同時,一些具有創新性價值的研究成果先后問世。可見,改革開放之后,警察法學的研究在我國已經開始萌芽并初現端倪。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對警察法和警察法學的若干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雖然這些研究成果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系統的缺陷,但是,這些具有開創性價值的研究成果對我國警察法學學科的創立有篳路藍縷之功。同時,這些研究成果對于《人民警察法》的立法工作和提高警察執法水平、改善警察執法效果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全國公安院校紛紛在公安專業人才培養中開設了警察法律方面的課程,并出版了大量的配套教材。警察法學也成了許多警察院校培養公安專業人才和對在職公安民警開展培訓的必修課程。

(二)初步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自1995年《人民警察法》頒布實施至今,我國的警察法立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已經形成了以《人民警察法》為核心,由數百部法律、法規、規章共同構成的較為完備的規范體系。同時,警察執法活動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警察執法活動中遇到的法律問題也日益增多,這都促使著我國警察法學的研究在這一時期得到初步發展并逐步走向深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學術界圍繞著警察法、警察法學、警察權的理論問題,以及警察執法實踐活動中的大量具體法律問題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警察法學教材、專著和論文。與此同時,各公安類院校均開始設置和講授警察法學課程,出版了大量的警察法學教材和著作;一些專門的理論研究機構相繼成立,如有的地方、院校成立了警察法學研究會、警察法治研究所、警察執法研究中心等。另外,全國或區域范圍內的警察法學理論研討活動也經常開展,近年來舉辦過多場高質量、深層次的警察法學研討會。2010年12月,“中國法學會(中國警察協會)警察法學研究會”經中國法學會批準成立。該研究會的成立得到了相關部委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它凝聚了全國的警察法學研究力量,構筑了更為寬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對于繁榮警察法學研究,服務警察法治實踐,推進警察法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經過學界與實務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國警察法學以及警察法學教育均處于蓬勃發展的繁榮時期。

二、我國警察法學教育的現實困境及其出路

毋庸諱言,相比刑法學、民法學等其他傳統部門法學,我國警察法學的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研究起步較晚,研究力量較為單薄,整體實力仍顯不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對警察執法實務問題的對策性研究,而忽視基礎理論的研究,導致該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相對滯后,許多基本問題還未達成共識;在研究成果上,體現系統性研究、深層次研究、創新性研究、前瞻性研究的成果欠缺。目前,警察法學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理論體系,不足以為警務實踐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論支撐。與此相對應,我國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同樣既存在著困難和挑戰,又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和發展機遇。

(一)警察法學教育的現實困境

1.公安院校對警察法學教育的重視不夠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多年的努力,警察法學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相對來說還是落后于現階段的警察執法工作,與當前的客觀實際情況不符。其主要原因在于對警察法學學科的重視不夠,不承認其獨立的學科地位,這種情況制約了警察法學教育的發展。相應地,警察法學教育被深深地打上了“工具”的烙印,其獨立性、基礎性、先導性、科學性作用被異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課程設置上重刑輕民,重公法、輕私法,因人設課,隨意性大,創新不夠,不成體系等。二是教材建設滯后混亂。警察法學課程相關教材特色不鮮明,程序化現象嚴重,與普通法學教育的教材區別不大,有些公安院校甚至直接使用普通院校的法學教材,沒有體現出公安院校的特色。

2.警察法學教育未充分體現警察職業特色

在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中普遍盛行“經院式”的教學風格,對警察職業特色的彰顯明顯不夠。我國警察法學教育受蘇聯警察教育的影響較大,未充分體現警察職業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學生和學員局限在狹小的空間內,理性的思辨能力培養和靈活處理問題的訓練嚴重不足,造成學員學無所獲或收獲不大,發展后勁不足。二是警察法學教育工作者也因此受到限制,其創新思維、學術素養提高速度不夠快,與軍事家、經濟學家、普通院校的法學家相比,在公安決策、咨詢、改革中還遠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3.警察法學教育的教學內容滯后于法治建設實踐

我國警察法學教育的初創時期是在計劃經濟時代,當時法治觀念未全面樹立。21世紀以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成為治國方略,并被寫入憲法。但警察法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與時俱進。比如,人權保障的思想和觀念應體現于公安執法工作的各個階段和層面,但公安實踐中侵犯公民權利的現象仍然存在。執法民警的權利保障意識不強,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以來,在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只教嚴厲打擊犯罪,忽視尊重和保障人權”“只教法律條款,忽視法理教育”等片面性的做法。

4.警察法學教育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教育教學標準

成熟的教育應該是標準化的教育,即對教育的目標、內容、模式、結果等應有相對統一的、公認的范式,有有效的教育質量與評估體系。而我國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目前還遠遠沒有達到這一要求,而且至今也未成立全國統一的警察法學教學指導機構,這導致了警察法學教育沒有達到實現標準化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實現法學教育和警察職業之間的耦合。目前,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指導,加之各地在警察法學教育發展方向上擁有較強的自治權和自主權,故而出現了警察法學教育改革在表面上不斷推陳出新而實際上方向欠明、隨意性強的特點。各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教育教學活動各自為戰,缺乏積極有效的聯系,這種無序狀態既影響了警察法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又阻礙了法學教育和警察職業之間的有機耦合。

(二)警察法學教育的突困路徑

1.科學設置警察法學課程體系

警察法學的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建設既要體現公安職業特色,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公安專業開設的警察法學課程不宜多,宜實不宜空;二是體現公安特色;三是課程設置應體現前瞻性;四是要多開設與本專業有關的選修課,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一般而言,公安專業開設的警察法學課程應當包括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民法學、警察法學。需要指出的是,警察法學與行政法學在內容上雖有交叉的部分,但以《人民警察法》為中心構建的關于警察機關組織、管理和警察晉升、考核、獎懲等方面法規運用情況的警察法學是公安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故應獨立開設。另外,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殊需要開設相應的選修課,如經濟偵查專業方向應開設合同法、公司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等選修課程。

2.調整完善警察法學教學內容

在當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警察法學的教學內容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化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警察執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充分實現人權,傳統的重打擊犯罪輕保護人權、重實體輕程序、對保護人民的片面理解以及超職權主義理念,均已不適應現代警察執法文明的國際發展要求與趨勢,公安機關的執法理念必須與國際接軌,使人權保護觀念在公安執法活動中得到全面體現。因此,在警察法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人權保障理念的培育。第二,強化程序正當理念。程序公正是實現實體公正的保障,同時程序公正也具有獨立的價值。無論是在警察行政執法還是在刑事偵查活動中,都應強化程序公正的執法理念,這應成為警察法學教育中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第三,強化警察職業化特色。警察職業技能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征,是從事警察職業活動的前提。而運用法律的技能是警察職業實現其承載的社會責任的必要條件。具體而言,警察運用法律的技能包括解決問題的技能、調查事實的技能、法律表達的技能。警察法學教育應著重培養上述技能,其途徑既包括傳統的課堂教學,也包括診所法律教育、案例情景模擬等非課堂教學模式。

3.加強警察法學師資隊伍建設

警察法學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師的素質決定,因此,加強警察法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警察法學教育工作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首先,應注重專業教師的遴選,要以政治立場堅定、法學專業理論和知識積淀深厚、公安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為首選對象。其次,應積極吸納一線公安機關執法經驗豐富的資深警察擔任兼職教官,同時考察和引進其他院校法學教授,由上述人員共同組成骨干教師隊伍。最后,通過支持教師到重點院校參加法學專業培訓、攻讀法學博士學位和派遣到公安執法實踐一線參與辦案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現有教師的法學理論水平和警察職業素質。

4.構建全國統一的警察法學教育標準

雖然公安機關內部有不同的警種,其執法任務各異,但警察群體及其成員的執法標準是統一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是一致的。警察法學教育只有走統一教育標準之路,才能達到這一目標,進而為全面建設法治公安奠定基礎。當前,應建立統一協調警察法學教育的指導機構,在全國各公安院校的警察法學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材建設、訓練標準、考核標準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協調統一上發揮積極作用。[8]需要說明的是,所謂“統一”并非要“統死”,而是在統一教育教學標準的前提下,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開設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補充性課程。總之,只有統一警察法學教育標準,才能避免各地公安院校在警察法學教育探索中走彎路。

參考文獻:

[1]程琳.加強警察法學研究,推進警察法治建設[J].公安教育,2011(2):7.

[2]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法制建設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45.

[3]李溫.現代警察制度的奠基之作———1829年英國《都市警察法》評介[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08(5):52.

[4]陳新民.德國公法學基礎理論(上冊)[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118.

[5]韓劍塵.論民國時期的警察法研究[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10(1):33.

[6]馬永梅.莊嚴的承諾———《人民警察法》出臺的內幕新聞[J].人民公安,1995(6):8.

[7]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公大法律評論(第1輯)[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1.

[8]鄧國良.警察法學教育的現狀與發展[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3:79.

作者:袁周斌 單位:湖北警官學院法律系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sese五月天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大色综合色综合网站 |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 | 久久久国产高清 | 亚洲五月激情 | 亚洲自拍高清 | 亚洲女人在线 | 精品视频网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 |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网在线观看 | 丁香五月欧美成人 | 午夜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 日韩欧美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成人免费视屏 | 欧美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 下面一进一出视频 | 色94色欧美一区 | 香蕉午夜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久久高清 | 午夜丁香影院 | 精品自拍一区 | 亚洲精品一 | 亚洲最大私人电影院入口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自拍偷拍 | 亚洲综合色在线 |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成人 | 美日韩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精品久久成人免费第三区 |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五月七月丁香缴情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