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法學院系人權教育存在問題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從高校法學教育中人權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針對高校法學院系人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高校法學院系人權教育的對策,即提高對人權教育的認識,加強人權教育學科建設,充分發揮國家在人權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法學教育;人權教育;學科建設
受傳統政治思想的影響,法學院系教育更加注重于權利維護方面的教育,在人權方面還有所不足,很多法學系學生對基本的人權問題有一定的理論認識,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所欠缺,這就表明高校法學教育在人權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失誤,鑒于此,加強高校法學系人權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一、高校法學教育中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對于高校法學院系的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特別注重對其的人文精神滲透,以此延伸出維權思想。從現代社會的發展看,人權問題本身是一個道德方面的問題,只有保障了人權,才能為其他權利的維護提供保障。從國際社會看,很多國家、地區都強調人權教育,特別是高校法學院系的人權教育,可以說要想全面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實現社會民主,就必須全面加強法學院系的人權教育。
二、高校法學人權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人權教育不太重視
在高校教育中,人權教育的重視力度與人權教育學科之間有十分緊密的聯系,而人權教育學科的地位主要是指人權教育在法學中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在高校法學教育中,人權教育主要是集中在人權法學中,由于人權法學并不屬于法學專業課程中的核心,這使得很多高校法學院系對人權法學教育不太重視,這也就降低了對人權教育的重視度,進而限制了人權教育在高校法學教育中的推廣。
(二)課程形式不規范
在高校法學人權教育中,需要通過開展相應的課程,但是,從當前高校法學人權教育所涉及到的課程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如國際人權法、人權法學、人權原理等,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從不同角度來進行講解,如有的教師傾向于行政法方面的人權教育,有的教師傾向于國際人權條約講解。人權課程的不統一,使得高校法學人權教育范圍過廣而深度不足。
(三)人權教育義務主體缺失
國家為人權教育的主要義務主體,但目前高校人權教育的實際義務主體由教師個人承擔。部分人權教育的教師是因對人權頗感興趣而向學校申請開設該方面的選修課,但不是整個學?;蚴菍W院統一設置的。這種現象會出現相應的問題,也就是人權教育得到上級的批準或是選修的學生不夠就不能開課,這也使得教師申請開設人權教育課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三、完善高校法學人權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對人權教育的認識
高校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這些與人權教育有十分緊密的聯系。人權教育的本質是對人進行教育,讓人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因此,在高校法學教育中,必須充分認識到人權教育的重要性,理解人權教育在法學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斷提高學校領導、教師對人權教育的重視,并將其滲透在高校法學教育中,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權意識。
(二)加強人權教育學科建設
加強人權教育學科建設是提高高校法學人權教育效率的關鍵。從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情況看,首先要提高人權教育在高校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將人權教育課程設置為高校法學必修課程,另一方面可以將人權課程設置為法學基礎課程、選修課程,以此提高教師及學生對人權教育的認識。為了加強人權教育學科建設,在高校法學教育中,還需要完善并統一人權教育的基礎內容,引導學生對人權有基本、統一的認識,以此為后期的人權教育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充分發揮國家在人權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校人權教育中,國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主體作用,2009年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中提出,要鼓勵高校學者進行人權研究,推動高校人權教育,這表明國家對人權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在實際的人權教育中,國家可以通過立法來推進高校人權教育的實施,通過法律保障為高校法學人權教育的實施提供有力依據。為了推動人權教育的制度化、常態化,國家需加強對人權教育的宣傳,并選取相應的人權教育培訓示范單位,為高校法學院系人權教育提供引導。
四、結語
作為社會法治理念的基礎,人權意識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人權意識,那么和諧社會的建設就無從談起。因此,在實際中,高校法學院系必須加強人權教育的滲透及實踐,為社會發展培養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促進法治社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顧世華.民族高校人權法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6):6-7.
[2]孔養濤.高等學校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法制與經濟(中旬),2012(4):164-165.
[3]古德蒙德•阿爾弗雷德松,張偉,周子容.關于人權教育融入法學及其他學科的思考[J].人權,2016(2):92-99.
作者:艾依曼•艾尼瓦爾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