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法學教學方法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方法實施現狀
(一)教學方法單一,使用隨意,教學效果不佳就目前教學實踐而言,教師并沒有按照教學內容的需要而選擇,整合各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要么只用“講授法”一堂課從頭講到尾;要么從頭問到尾;要么一律采取討論式教學,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單一的教學方式的使用,使得課堂缺乏一種凝聚力,不僅不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反而費時費力甚至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在教學當中,很多老師在使用教學方法的時候很隨意,并沒有考慮到主題或者教學目標的實現,僅僅只是為了體現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這樣表現出來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可能并不適合這個主題或者就是一個形式,根本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美國著名教育家大衛?愛爾坎德(DavidElkind)教授曾通過大量的教改實踐提出: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傳統的被動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脫離了學生生活實際,已不能滿足現實的法學教學的要求。由于種種原團,當今法學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沒有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發揮。
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路
(一)堅持的原則
第一,教學方式多元化原則。應該擯棄過去那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應該說不論是哪一種教學法,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就比如講授法,有利于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的闡述法律概念、法律規則,讓學生能夠收獲系統的知識,但是其屢遭詬病。其實質問題不在于這種方法自身,而是具體的操作運用是否恰當。
第二,從實際出發原則。
這個實際一方面是指任何新的教學方法的引進和使用都不能脫離實際,要做好新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之間的銜接,而不是將其“一棍子打死”。另一方面教學方法的改革應當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環節的設置等方面,使之為其服務。
(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方法的具體使用
第一,講授式教學法。作為傳統教學方法,講授式教學方法主要以概念的講解、理論的灌輸和法律條文的闡釋為主,雖然這種填鴨式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弊端,但在法學本科教育中,需要通過講授使學生掌握一個完整的法律知識體系。為了克服其弊端,需要在授課過程中按照教學目的的需要結合其他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課堂教學,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討論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通過事先布置討論議題,讓學生組織材料,充分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授課教師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觀點,應當及時進行總結和點評,這種教學方法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討論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主持人的教師在討論中應當盡量地喚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而擴展學生的思維。討論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分組討論也可以全班一起討論,但是要注意控制整個過程,比如學生跑題了就要將之引導回主題,或者在討論中出現了爭議比較大的觀點,教師要適時介入進行評析,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提示和引導,對于某些偏激的觀點,教師要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得出結論。
第三,案例教學法。法學(包括“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它不僅以認識法律為目的,更重要在于把法律運用于實踐。案例教學法最大的優點就在于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分析以及解決案例中所提出的問題,擴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分析生動的案例過程中,輕松地掌握抽象的法學理論知識,并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應該是法學教育中讓學生接觸實踐的最有效的途徑。
第四,診所式教學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學生掌握現行行政法律制度的框架及行政救濟、司法救濟的程序,同時培養學生嚴謹的法律思維能力,能夠運用法律邏輯解決實際生活中的行政法律問題,培養在行政領域、司法領域的職業能力及幫助行政相對方進行權利救濟的能力。而診所式教學最大的特點在于注重實踐教學,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診所式教學的優勢在于其借鑒了醫學院診所教育模式,通過讓學生辦理真實案件,參與案件的整個過程和細節的處理,親身體驗律師的社會角色,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法律實際運用能力,增強他們的職業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加深對法律知識的理解。
作者:曾志華單位:衡陽師范學院經濟與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