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農村衛生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村衛生建設管理,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級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網絡,滿足農民群眾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工作目標:20*年,完成村衛生室規劃布局,完善業務用房建設,配齊人員和必要器械設備;60%以上村衛生室達到甲級衛生室標準;鄉鎮中心衛生院所轄村衛生室真正落實并服從一體化管理;鄉村醫生普遍接受一次系統培訓;中醫適宜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65%,應用率達到30%以上。到2008年,80%以上村衛生室達到甲級衛生室標準;鄉鎮衛生院所轄村衛生室全部實行并服從一體化管理;中醫適宜技術應用率達到40%以上。到2010年,大多數鄉村醫生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所有的村衛生室全部達到甲級衛生室標準;預防保健能力明顯增強,診療水平明顯提高,農民群眾小病不出村,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
二、基礎設置
(三)按照方便群眾、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和便于管理的原則,根據服務人口、地理環境、交通條件等因素,合理調整村衛生室布局。每個衛生室的服務人口數量不得低于800人,不足800人的按照自愿結合的原則進行撤并。服務人口達不到要求的,原則上不再允許按衛生室設置。鄉鎮衛生院駐地的村原則上不再設村衛生室。
(四)村衛生可由村民委員會、鄉鎮衛生院、鄉村醫生或有執業資格的個人舉辦。鼓勵鄉鎮衛生院領辦、協辦村衛生。
(五)村衛生室實行室長負責制。村衛生室長對村衛生室的行政和業務工作擔負組織、管理和領導責任。村衛生室長由鄉鎮衛生院聘任,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六)村衛生室要具備開展村級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所需的基本條件,要具備適應工作開展需要的人員、業務用房和必要器械設備。
(七)村衛生室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三、業務管理
(八)明確村級衛生組織職責。村衛生室承擔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賦予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任務,宣傳國家有關衛生法律法規,開展群眾性健康教育,依法及時報告并協助處理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鄉鎮衛生院的指導下開展預防保健服務工作,提供常見傷、病的初級診治服務工作,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負責有關衛生資料的統計上報等各項工作。
(九)健全落實相關制度和規范。包括:村衛生室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藥品管理制度、傳染病疫情上報管理制度、輸液準入制度以及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等。
(十)嚴格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健全門診登記、處方、傳染病登記并記錄完整。堅持“六有”,即看病有登記、開藥有處方、收費有發票、轉診有記錄、疫情有報告、輸液有準入。衛生室必須做到技術操作規范熟練、病歷文書書寫規范、及時,嚴格無菌操作。人員注重儀表形象,著裝整齊,穿戴隔離衣帽等。
(十一)加強人員規范化培訓??h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制定規劃,健全制度,強化措施,加強對村級衛生人員業務(含中醫適宜技術)知識和衛生、藥品等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20*年全部完成全縣鄉村醫生首次系統培訓工作,無特殊原因不參加培訓的鄉村醫生不予以年度注冊,轉為待聘。
(十二)落實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在崗的鄉村醫生要全部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鼓勵鄉村醫生參加醫學教育取得醫學專業學歷,鼓勵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申請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
(十三)鼓勵縣市、鄉鎮、村衛生機構開展縱向業務合作,加強技術、業務的合作和互補,鼓勵鄉級衛生技術人員到村開展服務。注重發揮各級、各類、各種所有制形式醫療衛生機構的優勢和特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整體質量,使農村居民就近得到安全、有效、經濟、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
四、運作機制
(十四)認真落實《*州市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辦法》(*衛發[20*]3號),完善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機制。村級衛生組織參加并服從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尤其鄉鎮中心衛生院所轄村衛生室20*年要真正落實管理一體化。
五、監督管理
(十五)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村衛生組織的監督管理。堅決杜絕不具備執業資格的人員進入村衛生室,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加強村衛生室規范管理,重點對診療操作規程、醫療安全與質量、醫療器械消毒等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對村級衛生服務質量的績效評估、考核監督。鄉鎮衛生院要協助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對村衛生室的衛生服務、人員培訓、工作考核等進行管理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