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商系統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工商所(分局)、局機關各科(室):
為認真貫徹上級關于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文件精神,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完善社會管理格局,不斷提升社會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結合工商職能,縣局確定實施“八大工程”,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經濟戶口深化監管工程
1、加強無照經營取締,創新協同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對涉及民生安全的行業開展兩次集中專項整治。組織一次無照經營督查“回頭看”。做好優化責任區監管試點工作。
2、強化登記數據質量管理,做到登記數據“規范、準確、完整”;發揮警示協調信息功能,依托市場準入系統,及時錄入信息,建立健全系統協同管理機制。加強涉外企業登記管理,完善涉外市場主體(機構)經濟戶口,加強溝通協調,建立部門聯動機制。
二、非公企業雙強助推工程
3、深入推進六項民企助推工程,積極做好行政認定馳名商標的梯度培育,協助企業做好宣傳工作,力爭今年新認定馳名商標一件。充分利用商標權質押融資平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4、積極促進協會轉型發展,緊扣規范化示范協會要求,狠抓協會軟硬件工程,強化和提升協會“三自”功能,力爭在2012年底縣協會成功通過省級規范化示范協會驗收,超過4個分會達到示范化標準要求。
5、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協會內部設機構、配人員、建組織,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協會黨建工作隊伍;通過獨建、共建、聯建等模式擴大會員黨組織覆蓋面;籌建民企培訓學校,加強對會員、黨員培訓。
三、食品安全六化推進工程
6、專項化整治。加大商品質量檢測力度,工商所檢測箱每周檢測20個批次,縣局檢測車每周2次進商場、超市、批發企業,每月進行專項檢測。
7、深度化規范。深化“示范店”創建,引入批發企業加入配送行列,強化示范商店考核激勵機制,舉行“星級示范店”評選活動,爭取政府適度給予配送企業稅收和物流成本補貼,提升示范店檔次。深度規范商超自制食品經營行為,成立柯橋城區商超自律協會,制定《商超自制食品經營規范》。
8、即時化處罰。在各所(分局)全面推廣食品零售經營者輕微違法行為簡易處罰工作。
9、電子化監管。8月底前完成總部在縣外的商超食品電子平臺接入工作,11月底前爭取“點貨寶”在食品批發單位試用。
10、快速化反應。8月底完善《縣工商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各所(分局)成立應急小組,做好省局食品安全應急演練準備工作。
11、社會化管理。組建食品安全“三員”隊伍,組織農村公共安全協管員全員培訓,開展“食品、藥品監管在身邊”宣傳活動,組織社會人士現場參觀商場超市自制食品制作經營流程。
四、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
12、加快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進程,加強對市場業主的指導提示,抓好市場改造的質量和安全,主動配合市場業主組織開展市場搬遷,力爭按時,保質、平穩地完成任務。
13、制定農貿市場長效規范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及政府獎補措施,力爭上升為政府行為;根據省政府總體要求,起草全縣農貿市場三年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及時上報縣政府。
14、建立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機制,為市場檢測點配備好設施設備及試劑,強制落實快速定性檢測制度;完善市場管理軟硬件建設,探索開發符合市場實際的商品準入備案溯源管理系統。
五、輕紡市場重點監管工程
15、做好“網上輕紡城”信用體系培育行政指導工作。通過實施登記事務助導,培育“網上輕紡城”真實可信的市場經營主體;實施網規事務引導,培育“網上輕紡城”誠信制度體系;實施信用信息傳導,培育“網上輕紡城”公開透明的信用披露體系;實施經營行為勸導,培育“網上輕紡城”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實施維權訴求疏導,培育“網上輕紡城”良好的商業信譽。
16、打造中國輕紡城東升路市場商業文明規范區。通過加強市場文化建設,推行管理服務規范,強化經營行為自律,提升市場形象的“三品(品牌、品質、品位”)、“市場管理的三化(服務貼近化、管理人文化、標準系統化)”、“經營者客商的三感(認同感、親近感、歸屬感”),把中國輕紡城真正打造成商業文明之城。
17、繼續加強和深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在培育發展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國際商標、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進輕紡城聯合會盡快成立。
六、消保維權經濟維序工程
18、深化月月3.15活動平臺,實現平臺常態化、長效化運作。深入推進12315“六進”工作(進商場、進超市、進市場、進企業、進景區、進網絡),9月底前建立36家“消費維權服務站”,以“縣消保委”名稱開通新浪網和柯橋網微博,在柯橋網論壇開設“消費維權”版塊。深入開展“消費者信得過單位”評選,做好12315消費投訴與舉報工作,做到回復率和處理率100%。在特殊部位設立專業化維權站點,提升消費維權工作水平。
19、繼續做好汽車4S店“四公開”、消費教育館建設、三方視頻調解等工作,做到點上有創新、創新有深化、深化有模型。組織消費維權義工開展消費體驗、消費調查、消費宣傳、消費教育等活動。
20、強化辦案體系建設,積極探索相對集中辦案模式,建立統一的運行機制、科學的案源機制、緊密的聯動機制和嚴格的監控機制;強化監管打擊功能,提高經檢辦案影響力和威懾力,在商業秘密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傳銷等方面實現突破;強化經檢隊伍建設。
七、網絡經濟輿情監控工程
21、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企業、進市場、進協會活動,推動網絡經濟向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實施“育商助網工程”,大力發展網上塊狀經濟。擇機籌建縣網商協會,促進行業自律。與公安、宣傳部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協同監管網”;與消保等職能科(室)在縣域電子商務平臺設立消費維權窗口,形成網上“消費維權網”;拓展網絡執法監管領域,提升網絡辦案隊伍能力水平,提高網絡經濟行政指導效能。
22、成立縣局新聞中心,組建網絡輿情員隊伍,建立“網絡輿情監管網”,加強輿情應對工作。發揮工商學會作用,組織開展系列理論研討活動,提升工商良好形象。
八、依法行政自我強化工程
23、深入推進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制定落實整改措施,加強風險排查,做好溝能協調工作。組織開展行風效能監督聯系站點建設,建立紀檢監察室、派駐基層所監察員、服務監管對象聯絡站點為架構的網絡化監督體系。全面推開黨務公開工作。全面落實政風行風督查記分制,加大督查力度,提升制度執行力。深化“效率提升年”活動,制定“問責、問廉、問效”的“三問”制度,逐步構建起系統事權清晰、協調有序、運轉高效、內和外順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24、制定出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若干規定》,加強對職工和外聘人員管理,積極開展工商文化建設,繼續做好建黨90周年活動后續工作。加強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落實,制定黨委中心組學習具體規則和學習計劃,積極爭創優秀領導班子。
25、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強化行政指導工作,制定各業務線行政指導格式文本,規范行政指導的具體操作程序和指導方式。加強非行政處罰行為的規范,各業務線對職能進行認真梳理,對具體操作規程尚未制定、或者雖有規定但不明確、不具體、不容易操作的行政行為進行認真探索和調研,做到每個業務機構每年至少規范一個執法環節或執法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