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民政工作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會議要求,現就年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持續抓好社區建設管理提升,不斷加強基層政權建設
按照“整潔優美、設施齊全、和諧宜居”的要求,遵循“整治管理并重、注重改善民生、彰顯城市特色”的原則,進一步整合提升社區管理和服務力量,實現全市社區全員管理和無縫隙管理。
一是以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為重點,實現社區管理全覆蓋。繼續做好無主管樓院小區整治提升工作。對已整改但尚未達標的部分社區樓院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強化屬地管理,實現條塊結合,使社區服務重心全線下移、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市級社區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對各城市區的指導和監督,加大暗訪和督查力度。
二是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建立健全群眾評議機制。在黨委、政府指導下,充分調動社區群眾參與社區服務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發揮好群眾的監督作用,實行群眾直接參與社區管理工作滿意度測評制度和各城區社區管理工作每季度排名公布制度。
三是以創新管理為重點,全面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重點加強村級黨組織和村級班子隊伍建設,抓好新當選村“三委”班子教育和培訓,建立健全重大問題報告、重要信息報送、情況通報和村務公開制度。進一步加強和創新基層民主管理工作,開展爭創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活動。
二、按照“三集中、六一體”要求,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一是積極推進前期工作,全面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確保全市上半年新開工50個示范社區的基礎上,努力拔高坐標、全面提速,爭取下半年再啟動50個,使全市在建新型農村社區達到100個。上半年開工的50個新型農村社區3月底前要完成布點規劃、控制性詳規和產業規劃編制,6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各縣(市、區)要抓緊制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十二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統籌規劃、穩步快速推進。
二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加快推進“三改”工作。結合城中村改造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通過宅基地置換、項目建設等模式,真正破解制約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和資金等瓶頸問題。進一步擴大“村改居”的范圍,把戶籍轉換與就業、醫療、養老、就學等相結合,解決好村民轉市民后的社會保障問題,實現村民向市民的實質性轉變。集體經濟轉股份制經濟工作要加快推進,陽光操作,確保改制村經濟朝著“產權明確、權責明晰、保護嚴格、流轉順暢、適應市場”的方向發展。力爭6月底前完成100個改居村戶籍變更和集體經濟改制。
三、堅持“政府主導、社會運作”,進一步推進社會事業社會化發展
不斷挖掘社會潛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慈善、養老、社會救助、體育健身、體育場館建設經營、市場建設、社區物業管理等社會事業。凡是能由社會組織承擔、運用社會化方式操作的,要讓社會力量當主角,政府給予支持扶持。
一是加強新型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發揮政府主導和引導作用,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加快新型社會組織社會化、市場化步伐。加強新社會組織中的黨、團組織建設,使新社會組織更好地發揮教育組織群眾、團結服務群眾和承接政府職能轉變的作用。
二是強化社會救助工作。認真落實城鄉低保政策,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擴大社會救助面。堅持經常性社會救助與臨時性社會救助并重,不斷完善緊急救助體系。出臺《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探索“類家庭”等新型社會救助方式,做好未成年人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護工作。
三是推動重點社會事業實現新突破。研究制定加快慈善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第一季度,各縣(市、區)慈善機構要全部建立,鞏固提高現有慈善超市并擴大規模向社區延伸,挖掘和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今年11月底前,各縣(市、區)至少要建立1所面向社會的示范性養老機構和1個建制村居家養老服務試點。20%的社區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完成60所敬老院生活設施改造提升和151名敬老院負責人技能培訓,提升敬老院規范化管理水平。提高體育產業惠民水平和市場化運作程度。做好200個行政村、社區體育健身器材免費安裝和7000名市民體質免費監測。按照“市場化、社會化”要求,加強組織協調,確保19項全國大型比賽在洛成功舉辦。提升農貿市場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按照“市級統一規劃,各區建設管理”的要求,啟動新市場和“農改超”項目建設,開工“農改超”項目10個。加強農貿市場日常管理,實行周巡查、月考評排序、季考評獎懲制度,推進農貿市場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繼續深化殯葬改革。完善獎懲機制,鞏固墓地復耕還田成果。堅持堵疏結合,加強公益性墓地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殯儀館改革步伐,實行基本喪葬費用免除,將群眾自愿性服務項目推向市場,確保年底前殯葬改革工作大頭落地。加強駐外機構建設。以異地商會、河洛會館籌建為契機,努力把駐外機構打造成凝聚河洛兒女的紐帶、宣傳形象的窗口、弘揚河洛文化的平臺、擴大招商引資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