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糾風行動試行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上級糾風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據區紀委二屆五次全會的工作部署,結合我區實際,現提出年我區糾風工作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落實責任為主線,以專項治理為抓手,以民主評議為載體,以開展“執紀為民直通車”活動為平臺,堅持完善糾風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著力在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防治不正之風上下功夫,為促進我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二、主要任務
(一)以落實責任為主線,全面推行糾風工作責任制
為進一步落實上級和區委、區政府對糾風工作的決策部署,促進各單位切實負起糾風工作的領導責任,根據今年糾風的工作任務,對照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糾風工作責任制的實施意見》(莆政綜[]108號)的要求,對各部門年的糾風工作的職責、任務、要求進行明確規定。各單位的“一把手”是糾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對糾風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對各單位出現糾風工作問題的,將對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牽頭部門對全區糾風專項治理工作負有調查權、監督權和建議權,所有部門和行業都必須接受糾風專項治理牽頭單位的監管。參與單位由于工作不力的,造成糾風專項治理工作不合格的,由牽頭部門提出,報區糾風辦在民主評議政風行風中予以扣分。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考評由市級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并按縣(區)進行排名,考評結果將在績效評估中予以運用,并作為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的評分內容,各專項治理工作在縣(區)排名中最后一名的,牽頭部門要作為明年重點留評單位。
(二)以專項治理為抓手,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第一,重點推進6個專題
(1)以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為重點,堅決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確保中央和省、市、區強農惠農資金的落實。要結合減輕農民負擔工作檢查,7月初、12月底分兩次對鎮、村、學校等有關單位強農惠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每個鄉鎮隨機抽取3個村,中小學各1所,每個村走訪10戶農戶,重點檢查強農惠農資金的到位情況,對騙取、截留、挪用、擠占強農惠農資金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并選擇典型案例在全區進行通報。二是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權益。糾正和查處農村土地承包、流轉、征用中的違法違紀行為,認真解決好返鄉農民工承包地問題,今年要重點查處農村建房亂收費行為,對亂收費的直接責任者、主要領導責任者、重要領導責任者要予以嚴肅查處,絕不姑息。三是對涉農收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管,認真清理整頓涉農價格和收費,堅決糾正和查處涉農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集資攤派行為。同時,要認真做好農資打假工作,對發生區域性制假、售假及造成農民減產絕收問題要實行責任追究。牽頭部門:區財政局、秀嶼國土資源分局、區農業局;責任部門:區物價局、區審計局、區教育局、區工商局、區委農辦、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2)以落實政府監管責任為重點,認真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穩步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政府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預警和處置體系,完善重大事件和問題快速反應機制。二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繼續完善行政監督和技術監督,重點加強對食品藥品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監管,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三是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問責制。凡出現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不管問題發生在哪個地方,不管涉及哪個部門和企業,都要嚴肅查處。今年我區要重點打擊私屠濫宰以及出售病死豬行為,要對照莆田市秀嶼區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19號精神,各責任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履職,嚴禁推諉扯皮,對失職、瀆職行為,一經發現,都要一查到底,實行嚴格的行政問責,絕不姑息。牽頭部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任部門:區衛生局、區農業局、區經貿局、區工商局。
(3)以深化和完善免費義務教育為重點,繼續下大力治理教育亂收費。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到實處。督促有關部門切實履行教育經費投入和監管責任,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足額投入、及時發放。二是規范各類學校辦學收費行為,嚴肅查處違規設立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以合作辦學或改制為名亂收費高收費、統一征訂教輔材料、開辦有償補習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違反“三限”(限分數、限人數、限錢數)政策等問題。落實校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度。堅持并完善教育經費撥付、學校經費收入和使用情況的經常性審計監督制度。三是嚴肅查處各類教育亂收費行為,尤其是對教育亂收費頻發的學校或地區,從嚴監管、從重查處。四是認真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推動區域內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牽頭部門:區教育局;責任部門:區監察局、區物價局、區財政局、區審計局。
(4)以全面落實網上藥品集中采購為重點,繼續深化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認真落實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各項工作要求。按照省里的統一部署,全面落實網上藥品集中采購辦法,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集中采購工作,大力推進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和統一配送,試行農村藥品零差價銷售。二是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落實公立醫院院長行風建設責任制,健全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評制度。三是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完善醫藥價格監管辦法,改善醫療服務補償機制。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推行輔助檢查結果互認和單病種限價。四是嚴肅查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各種違紀違法案件。堅決制止和糾正各種亂檢查、亂加價、亂收費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和醫療器械行為,嚴厲打擊虛假違法醫藥廣告,今年要對全區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清查,重點查處無證行醫行為。牽頭部門:區衛生局;責任部門: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物價局、區財政局、區工商局、秀嶼公安分局、區經貿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5)以市場中介組織、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脫鉤為重點,進一步規范市場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的服務和收費行為。重點抓好五項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各類市場中介組織與政府部門脫鉤。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工商局、省監察廳關于福建省市場中介組織與政府部門分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182號)要求,確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各類市場中介組織的徹底分開任務,杜絕明脫暗不脫現象。二是實現部分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脫鉤。按照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原則,選擇一批部門管理的行業協會,實現在職能、機構、人員、財務等方面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規范行業協會服務和收費行為。三是依法依規對行業協會開展“三項評估”,即組織會員對行業協會存在價值進行投票評估,對贊成繼續留存達不到三分之一的,要進行清理;達三分之一但未超過半數的,給予一定的時間整改和規范;贊成超過半數以上的,要根據會員意見,進一步改進服務;并把協會收費標準交由會員來確定。四是加大案件的查處力度。重點查處價格欺詐、提供虛假信息、搞惡性競爭等群眾反映強烈的違規違法行為,著力解決中介組織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整治行業協會與政府有關部門因職能不清、利益關聯引發的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問題。五是建立長效機制。加快市場中介組織信用體系建設,盡快出臺相關文件制度;同時加強企業和群眾對行業協會的監督,探索建立健全規范行業協會服務和收費行為的長效機制。牽頭部門:區工商局、區民政局;責任部門:相關專項治理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
(6)以落實燃油稅費改革政策為重點,加大對客運市場的規范整頓力度。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督促相關部門落實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政策,清理審核涉及交通和車輛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取消公路養路費等收費項目。二是加大對客運車輛和出租車的收費和服務行為的整治,重點解決客運車輛節假日期間亂漲價行為,要切實把整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不定期組織人員上路檢查,力爭年內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三是加大對超限超載的源頭治理力度,強化對運輸裝載環節的監管,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和各種技術措施,規范車輛裝載和運輸行為。四是規范執法行為,完善道路交通標識和電子執法設備的設置、使用和管理,嚴禁無上路執法權的部門和人員上路執法,堅決糾正和查處以罰代糾、以罰代管及其他執法不規范問題。牽頭部門:區交通局;責任部門:區物價局、區交警大隊、區建設局、區財政局、區地稅局、區林辦、秀嶼海事辦事處、南日海事辦事處。
第二,統籌推進5個專題
(1)繼續加強對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和扶貧、救災專項資金的監管。加強對社保基金、扶貧、救災專項資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審計和財政監督,對管理、運行中的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和防范。將四項資金列入年度審計計劃,實行常態化審計,對監管難度大的資金,要加強重點審計,尤其是對重要時期的資金使用情況要加強抽查,全面排查和防范運行中的風險。嚴肅查處貪污、截留、擠占、挪用、騙取資金行為。對滯留、浪費、違規使用資金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進行責任追究。同時,逐步建立健全監管體系,規范資金管理和運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水平。牽頭部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秀嶼公積金中心、區委農辦、區民政局;責任部門:相關專項治理工作協調小組成員單位。
(2)堅決糾正公共服務行業損害群眾消費權益的不正之風。要嚴肅查處公共服務部門和行業利用特殊地位和管理優勢限制和侵害消費者權利、設置服務陷阱、推行強制服務、指定消費、搞價格欺詐以及亂收費等損害群眾消費權益的問題。切實加強以行風建設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堅持糾建并舉,特別要以密切關系民生的行業為重點,堅決糾正涉價侵權等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牽頭部門:區工商局;責任部門:區物價局、區建設局、市郵政局秀嶼分局。
(3)開展清理規范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認真貫徹落實《莆田市清理規范黨委、人大、政協和法院、檢察院系統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工作方案》,按照“全面清理、逐級負責、嚴格審核、大幅減少、統一規范”的原則,全面清理規范黨委、人大、政協和法院、檢察院及人民團體、群眾團體舉辦的各種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凡可以撤銷的項目,要堅決予以撤銷;可以合并的項目,要一律予以合并;對推動工作有重要作用確需保留的項目,要提供依據并說明具體理由。著力解決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過多過濫問題,實現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大幅減少、保留項目發揮積極作用、基層企業群眾負擔明顯減輕的目標,逐步建立健全規范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長效機制。牽頭部門:區糾風辦;責任部門:區委辦公室、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機關黨工委、區委政法委、區人大辦公室、區政協辦公室、區法院、區檢察院、區財政局、區人事局。
(4)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政文〔〕25號)精神,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加大涉企“三亂”案件的查處力度,把減輕企業負擔的工作落實到位。牽頭部門:區經貿局;責任部門:區企業減負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5)鞏固控制和規范黨政機關舉辦節慶活動工作成果。加強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控制和規范黨政機關舉辦節慶活動的通知》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清理不符合規定的節慶活動,糾正和查處黨政機關利用舉辦節慶活動鋪張浪費、增加基層和群眾負擔等各種違規行為。牽頭部門: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責任部門:區財政局、區審計局。
此外,要繼續治理黨政部門報刊散濫和利用職權發行問題,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三)以民主評議為載體,大力加強部門和行業作風建設
一是要堅持全面推進,突出重點,抓好民主評議。根據上級糾風辦的要求,所有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都要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為集中力量抓好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部門和行業的政風行風工作,我區決定選擇22個部門和行業作為年度重點評議對象,沒有納入重點評議對象的單位為自評單位。所有評議單位都要組織本系統開展政風行風評議工作,年終要組織對下屬單位進行考評驗收。今年要重點加強對學校、醫院和基層所(站)民主評議的指導,把基層窗口建設作為評議的重點。重點評議單位要選擇1-2個群眾反映最強烈或部門目前存在最突出的問題,認真開展選題評議,力爭在年內有明顯的成效。重點評議單位按照組織工作、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個案整改、選題評議、隊伍管理、社會滿意度等綜合評定成績,自評單位采取記分制度,凡發現自評單位發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沒有認真整改的、沒有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的、機關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本單位發生嚴重違法違紀案件的,將實行記分制度,累計記分達到一定分值,自評單位將自動納入重點評議對象。要落實評議獎懲制度,對評議成績較好的單位明年予以免評,評議成績較差的,要作為明年重點留評單位,其所在單位及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當年度均不得評先評優,相關責任人要予以誡勉談話。
二是要搭建訴求平臺,暢通訴求渠道,及時解答、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繼續配合辦好“政風行風熱線”欄目、“民生熱線”專欄和“糾風在線”欄目,對群眾投訴咨詢的問題,采取督辦的形式,要求部門限時整改,并根據整改情況派出評議代表進行核實回訪,核實情況視情在秀嶼紀檢監察網上進行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三是要加強信訪受理和糾風案件查處工作,以查促糾、以查促評。進一步完善糾風工作信訪制度,堅持以查案促糾風,積極開展“執紀為民直通車”活動,確保群眾反映的不正之風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以關注民生、改進作風為主線,從解決具體問題入手,創新工作形式,注重發現并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成功做法和經驗,形成糾正、建設、監督三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糾風工作的領導,要充分發揮糾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做到協調行動、綜合治理。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牽頭部門要積極協調有關方面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相關責任部門要努力完成所承擔的糾風工作任務;各部門、各行業都要結合實際探索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的新舉措;區糾風辦要切實履行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職責,抓好任務分解,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切實加強監督檢查。要把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和改革措施的落實擺在監督檢查的首要位置,著力解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問題,確保政令暢通。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的典型案(事)件,要嚴肅查處、公開曝光。要增強監督檢查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針對群眾來信來訪、網上舉報、熱線投訴等多種渠道反映的問題,建立查處不正之風的快速反應機制。要注重發揮查處案件的治本功能,努力實現解決問題、教育警示、加強監管、完善機制的目的。
(三)注重源頭防范。要以國家各項重大改革為契機,加強源頭治理,不斷鏟除滋生不正之風的土壤。專項治理工作要加大改革力度,確保中央已經明確的改革任務和出臺的改革措施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努力解決導致不正之風滋生蔓延的深層次問題。政風行風建設工作要與創新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相結合,在健全制度、規范行為、加強監督上下功夫,努力向廣度和深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