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動市區趕超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國家工商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大力推進商標戰略實施的意見》精神,增強全市商標意識,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市場認可度強的品牌,全面提高我市企業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激發促進趕超發展的活力,推動全市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全市實施商標戰略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施商標戰略的重要意義
(一)實施商標戰略是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商標是打開國內市場的“通行證”,是通往國際市場的“綠卡”,誰擁有高知名度商標,誰就擁有市場。“商標的多少、品牌經濟的發展水平,已成為城市綜合實力和區域經濟實力的象征,品牌興企、品牌興市效應正日益凸現。全市1件全國馳名商標、56件省著名商標及52件市知名商標所屬企業,無論是規模、效率,還是產品市場占有率、上繳國家稅收,在我市同行業企業中均居前列,成為我市相關行業和領域的龍頭、骨干企業,為帶動我市品牌戰略的實施,促進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實施商標戰略是實現趕超發展的迫切需要。
近幾年來,我市商標事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全社會的商標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與全省兄弟地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全省38件全國馳名商標中我市只有1件(鴨鴨),占2.6%;1043件省著名商標中,我市只有56件,占5.3%;52件市知名商標,占全市商標總數的1.5%。全市現有各類企業32340戶,個體工商戶13.16萬戶,有效注冊商標僅有3359件。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是企業經營的目標,企業取勝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單純以產品本身來競爭,還包括品牌的競爭。未來國際市場競爭的主要形式將是品牌的競爭,企業運用商標打開市場是目前爭取市場占有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商標戰略的優劣將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出奇制勝的法寶。
(三)實施商標戰略是促進企業升級換代的內在要求。
商標戰略為企業提供科學方法和系統工具,幫助文化建設和行為規范、形象建設。從理念層面塑造企業的精神風貌,促成內部和諧和外部的影響力。在市場經濟風起云涌時,產品近似、價格競爭、行業濃縮等因素表明品牌的再次構筑、競爭力的再次塑造已是必然。我們必須賦于企業品牌更新的活力,完善品牌系統,方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競爭局面。
二、實施商標戰略的目標
到2015年底,力爭全市注冊商標達到6000件以上,其中市知名商標170件以上,省級著名商標150件以上,全國馳名商標10件以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件以上。結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將全市的名優產品、老字號地方特產注冊為體現本地特點的商標,體現地域特征,打造品牌。努力提高品牌自主化、高端化、集聚化、國際化程度,使商標戰略與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加緊密結合,在提升全市經濟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要以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為重點,以現有知名品牌為龍頭,以開展“重商標、創品牌”活動為手段,以爭創知名、著名、馳名商標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強化扶持引導,集中培育一批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行業、品牌基地,帶動地方經濟向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三、實施商標戰略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宣傳,打造品牌商標。把商標戰略和商標法律知識宣傳工作列入全市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制定宣傳計劃,落實宣傳任務,將每年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作為全市商標宣傳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新聞單位要圍繞商標戰略的實施,編輯制作商標知識專題,開辟專欄,宣傳報道實施商標戰略的典范事例,為實施商標戰略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形成政府正確引導、企業主動運作、部門大力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重商標、創品牌”的濃厚氛圍。盡快造就一批有競爭優勢、市場占有率高的品牌商標,引導企業樹立“重商標,爭品牌”意識,重點培育已形成產業規模的銳馳輪胎、綠冬蠶絲被、深傲羽絨服、仙客來食用菌、美廬乳業、陶令酒業等優勢品牌。促使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搞好后續開發、系列開發,變單一注冊為系列注冊,擴大保護范圍,提高市場占有率,積極爭創中國馳名商標。
(二)注重引導,展示特色。實施商標戰略,每年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注冊一批商標。尤其是定型批量生產的產品,要根據產品特點、產品性質、市場情況及時申請注冊商標。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還要及時到產品銷售國注冊商標,防止商標在國外被搶注。有條件的企業,要申請展示企業總體形象和信譽的總商標,以及有利于法律保護的防御商標、證明商標、集體商標。在申請商標注冊時,要改變僅注冊使用一個商標的習慣,采用主商標策略,即確定一個主導商標(一般與企業字號、標志等一致),具體產品再設計使用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副商標,主、副商標同時使用,充分發揮企業的整體形象優勢。
突出抓好水產品以及云霧茶、山藥、杭豬、鯽魚、花生、珍珠、油茶、臍橙等農產品商標的注冊和經營。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好“一社一標”工作。組織企業(專業村、專業戶)在有特色、有競爭優勢的農副產品上注冊、使用商標,創立自己的品牌,形成產業優勢。積極引導特色農副產品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協會)+商標+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充分發揮商標在農業現代化、產業化中的作用,提高農業生產的市場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開展地理標志資源普查,促進具有特色的自然、人文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三)提升價值,有效利用。各相關單位要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商標無形資產在運用中增值、在增值中運用的增長規律,支持企業采取商標權投資入股、質押融資、轉讓、許可等方式開展經營活動,實現商標價值的轉化、利用和提升。支持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大力宣傳、普及商標國際注冊知識,引導企業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自主商標,創建國際知名品牌,提高自主商標商品出口比例。支持涉外企業通過《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申請商標國際注冊,為企業海外注冊、維權提供咨詢服務。
(四)盤活存量,整合資源。采取政府創建平臺、市場運作調節、中介牽線搭橋、企業自主施行的方式,積極推進閑置商標資源的盤活利用,提高商標資源的使用效益。重視和加強對商標無形資產的管理工作,在企業并購、改制、合資等活動中,實施商標無形資產評估,避免無形資產的流失。引導企業高度重視“商號、域名、商標”一體化注冊工作,充分利用“商號、域名、商標”資源,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建立商標行政執法機關與馳名商標、著名、知名商標企業的聯合打假機制,依法打擊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保護注冊商標企業的合法權益。
(五)完善機構,強化領導。成立市實施商標戰略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工商局局長、市財政局局長任副組長,市質監局、國稅局、地稅局、公安局、海關、檢驗檢疫局、農業局、林業局、水產局、科技局、廣電局、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工商部門為主導、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配合的齊抓共管機制。
市工商局主要負責指導各類經營主體積極申請商標注冊,做好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品牌的培育工作;
市廣播電視局要組織電視、廣播等媒體加大對實施商標戰略的宣傳力度,擴大商標對外宣傳工作;
市農業局、林業局、水產局負責做好農業、林業、水產品商標發展的規劃、培育和推薦工作,做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幫扶工作;
市質監局負責推動商標主體單位開展質量管理、標準化和認證工作;
海關、檢驗檢疫局、市商務局負責對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著名商標企業進出口業務予以簡化審核程序,做好境外商標注冊的幫扶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做好依法打擊商標侵權犯罪行為;
市科技局做好專利行政執法工作,依法調處專利糾紛和查處假冒、冒充專利行為,依法開展專利確權工作,依法管理專利商品市場。
市金融機構負責在已獲得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價值評估確認的基礎上,對商標企業給予信貸融資支持,開展以商標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為擔保、抵押等信貸融資業務,使商標品牌這一無形資產在培育產業集群和加快產業集群發展中充分發揮資本的功能。
各縣(市、區)政府、廬山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并根據本地區特點,制定商標戰略實施意見。
(六)落實專項經費,加大扶持力度。各級政府每年要確定一批企業和品牌進行重點扶持,督促有關部門制定、落實幫扶措施。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若干實施意見》,對新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市政府一次性給予30萬元獎勵;市政府每年安排財政預算經費30萬元,對當年認定為省著名商標的企業,確定其中的十強企業,一次性給予每戶3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為市知名商標的企業,由屬地縣(市、區)政府、廬山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一次性給予1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