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蔬菜業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國發[]26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城郊蔬菜產業發展的意見》(九府發[]4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縣蔬菜生產和保障城鄉蔬菜供應,現就加快推進我縣商品蔬菜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務院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價格基本穩定的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政策支持、穩步推進”的原則,以增強對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為出發點,以推進我縣蔬菜工作由傳統的服務保障型向現代農業產業型的發展方向轉變為核心,以加快生產能力建設和機制創新為手段,以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扶持為保障,全面實現我縣蔬菜“菜籃子”工程的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生產發展與推進流通相協調、保障供給與富裕農民相統一的目的。
(二)發展目標。至2015年,我縣蔬菜產業發展總體目標是:三增兩穩三保障,即“323”發展目標?!叭觥保阂皇窃黾由唐肥卟嘶孛娣e。到2012年商品蔬菜基地恢復到2000畝(最低保有量),到2015年發展到3000畝。二是增加速生葉類菜面積。按快生葉類菜占蔬菜基地總面積15%的比例遞增,到2012年和2015年分別達到500畝和1000畝。三是增加設施蔬菜生產面積。到2012年和2015年設施蔬菜面積分別從現在的200畝增加到300畝和500畝。“兩穩”:穩定蔬菜產業的發展政策,穩定產業發展的扶持資金來源,實行一定5年不變?!叭U稀保罕U铣菂^蔬菜供應,到2015年實現鮮銷商品蔬菜總產0.8萬噸以上,自給率達到60%;保障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確保產品檢測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保障蔬菜的應急調控,即有蔬菜基地的存量又有特殊情況下7天左右的耐貯存蔬菜品種的冷鏈冷藏供應能力。通過3-5年的努力,確保我縣蔬菜基地建設基本滿足需要,蔬菜流通得到較大的提升,蔬菜產業進一步發展。
二、工作重點與推進措施
(一)加快城郊蔬菜基地建設
1、制定長遠規劃,為蔬菜產業提供發展平臺。按照有15年以上持續生產期的要求,城郊常年性蔬菜基地安排龍城鎮完成1000畝,定山鎮完成600畝,芙蓉墩鎮完成500畝,芙蓉農場500畝,黃花鎮200畝,馬當鎮200畝。農業局按總體目標將年度指導性計劃分解到其它鄉(場、區)鎮。上述六個鎮(場)制定本地蔬菜基地建設的詳規性實施計劃,報縣政府審批,并送縣農業局備案。其它各鄉(場、區)鎮要作好本地的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保障本集鎮常規蔬菜的市場供應。縣政府將把蔬菜生產列為對鄉鎮考核的重要指標,年終對各鄉鎮進行考核。
2、建好兩大基地,為城郊蔬菜產業提供建設平臺。即常年性常規商品蔬菜基地和特色蔬菜基地。常年性常規商品蔬菜基地是保障城區蔬菜供應的核心基地,重點發展以豆角、辣椒、西紅柿、茄子、小白菜、青菜、菠菜、萵筍、芹菜、莧菜、生菜、油麥菜、木耳菜等為主的常規蔬菜生產,重點打造龍城鎮、定山鎮蔬菜基地,建設芙蓉墩鎮、芙蓉農場、黃花鎮及馬當核電蔬菜生產基地等規?;亍W鰪娛秤镁?、藜蒿、油冬兒等特色蔬菜基地,至2015年,恢復食用菌年生產1千萬袋,建設蓮藕基地2千畝。
3、創新發展模式,為城郊蔬菜產業提供擴張平臺。創新工作方式,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多渠道地推進土地流轉工作的開展。以抓土地流轉促規?;唐肥卟嘶亟ㄔO:一是龍頭帶動型。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有實力的企業來我縣興建蔬菜基地,發展蔬菜集約化種苗工廠,以“企業+基地+農戶”的開發模式示范帶動全縣設施化蔬菜基地建設。年,要在城郊蔬菜基地規劃區建設好1-2個相對集中的示范片。對示范片內的基地建設縣里按每畝大棚平均1000元的標準,露地蔬菜規模在30畝以上且集中連片的蔬菜基地按每畝300元進行扶持。二是農超對接型。鼓勵縣內連鎖超市主動與蔬菜基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實行凈菜上市;三是能人帶動型。支持引導回鄉創業農民和種植大戶創辦蔬菜基地,發展規模蔬菜;四是農戶聯建型。引導城郊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擴種蔬菜,拓展蔬菜發展空間。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引導其他社會資本興建基地。
4、推行一個標準,為城郊蔬菜產業提供技術平臺??h農業部門要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培訓,推動放心農資進村入戶,指導建立生產檔案,加強投入環節和投入品的全面監管,推進無公害和綠色生態生產,促進優質蔬菜產品的產業升級。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生產環節的源頭監測和流通與市場環節的有效監控,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逐步實施蔬菜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提高“菜籃子”產品的整體質量安全水平。
(二)健全蔬菜流通體系
1、支持產銷銜接的直銷點建設。蔬菜既是產品,也是商品。在加快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要以開放的眼光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引導生產基地與市場的聯運,實現小市場與國內外市場的對接。鼓勵農貿市場與蔬菜基地的“場地掛鉤”,支持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超對接”,培育流通組織、經紀人,實現蔬菜生產與市場流通的“產銷結合”,加大支持蔬菜專業合作社集供銷一體的進城“辦點直銷”。各級工商、城管等部門要在農貿市場內預留部分免費的攤位,讓城郊菜農進行蔬菜鮮銷,并在城區規劃開辟場地,在不影響交通和市容市貌的情況下,允許菜農零擔小賣。通過引導和開展蔬菜產品進超市、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的活動,解決蔬菜產品進城“最后一公里”問題。
2、支持蔬菜批發零售市場建設。按照每千人擁有農貿市場70-90平方米,每萬人擁有0.3-1個農貿市場的規定,城建規劃部門做好蔬菜批發零售市場的選址安排,商管部門做好城區農貿市場的建設,各鄉(鎮、場、區)負責轄區內的批零市場建設,構筑以產地交易市場、城區農貿市場、區域性中心批發市場為主導的,直銷點為補充的市場流通體系,暢通蔬菜從田間到市場、從農產品到商品的渠道。
3、支持應急調控的處置能力建設。加快實施蔬菜應急機制建設,扶持采后快速處置預冷、商品化加工處理、旺季入庫冷藏保鮮、淡季上市供應和極端條件下應急調劑的冷鏈冷藏物流設施建設,努力提升應對嚴重的冰凍、雨雪、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天氣的應急能力。鼓勵蔬菜企業和社會資本及其專業合作社興建冷藏物流市場,大力支持冷鏈系統建設,推進冷藏保鮮。
(三)增強蔬菜產業競爭力
1、推進蔬菜加工能力的提升。大力引進蔬菜加工型企業進鄉鎮創業園區辦廠、建倉儲和開展物流業務;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蔬菜加工項目,開展產品分級整理、蔬菜保鮮冷藏和深加工;推動一批鮮菜加工、腌菜加工、醬菜加工的企業成長;扶持原野蔬菜加工廠等特色蔬菜加工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蔬菜產業發展水平。
2、推進蔬菜品牌創建能力的提升。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我縣蔬菜品質較好、污染較輕、特色明顯的優勢,抓住一切機遇創名牌產品。做好無公害蔬菜基地申報工作;發揮特色效應,拓展食用菌、蓮藕等地方優質產品品牌影響力;優選一批蔬菜品種創建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和品牌,實行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宣傳,提升蔬菜產業的競爭力。
三、組織領導與扶持政策
1、加強領導。縣政府成立“菜籃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農工部、農業、財政、發改、國土資源、建設規劃、行政執法、水利、商管、科技、扶貧、國稅、地稅、質監、物價、工商、食品藥品、供銷、農業綜合開發、農村信用聯社等部門負責人,龍城鎮、馬當鎮、芙蓉墩鎮、芙蓉農場、定山鎮、黃花鎮政府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負責全縣蔬菜基地建設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考核、驗收及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h城郊蔬菜基地規劃區以外的鄉(場、區)鎮同樣必須按照省、市、縣“菜籃子”工程建設要求抓好本地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提高自給率,滿足本地市場供應。
2、加大投入。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引導、農民和企業投資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從年起,縣財政列支蔬菜產業發展資金100萬元,對我縣城郊蔬菜基地建設、蔬菜龍頭企業、蔬菜流通體系建設、蔬菜專業合作社、品牌建設、蔬菜相關項目配套及蔬菜生產技術推廣和新品種引進工作給予補貼,同時整合涉農項目建設資金,按照“項目捆綁,資金整合”的原則,對農業、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國土資源、發改委、財政、商管部門涉及農田水利、土地整理、產業化、物流等項目資金進行整合,加大對蔬菜生產、流通領域的建設力度。
3、加強服務。推進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全縣蔬菜良種普及率達到95%以上。加強蔬菜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開展蔬菜科技培訓,使每戶菜農都能掌握3-5種蔬菜生產實用技術。建立與科研院校的聯結機制,做好科技成果引進轉化、推廣應用、技術培訓等服務工作。加大科技推廣經費投入,鼓勵科技人員到蔬菜重點鄉鎮和專業村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逐步建立縣鄉科技服務體系。
4、加強考核。“菜籃子”問題是群眾關心的熱點、保障民生的重點、當前市場推進中的難點問題,重視、破解“菜籃子”工程問題,是政府為民意識、責任意識的重要體現??h政府已將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大力推進蔬菜產業發展。年起,把“菜籃子”工程列入民生工程,納入到全縣鄉(場、區)鎮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指標體系中進行考核。各鄉(場、區)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要加強人才物建設,定人員,加大資金投入,把發展任務落實到地塊,嚴格考核、嚴格獎懲。各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加強協作、共同努力,實現蔬菜市場供應有保障、蔬菜產業發展有提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