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平穩增長工作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全市經濟平穩增長的意見》,切實解決我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盡快扭轉當前經濟低位運行、下行壓力增大的被動局面,促進我縣經濟平穩增長,確保圓滿完成年初既定經濟目標任務,結合我縣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全力抓好投資和項目建設
(一)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狠抓項目開工率,依據縣委、縣政府《關于印發<自治縣2014年項目建設“十百千工程”、招商引資、固定資產投資、向上爭取資金和節能降碳計劃>的通知》要求,對年初確定的重點項目中尚未開工的,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逐一調度,逐一落實建設條件,確保按期開工建設。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加大督導力度,力促早建成、早投產。對年內計劃投產、已建成未投產或投產未達效項目,力促盡快發揮生產效能。對已簽約的利用外資項目,落實責任制,力促資金盡早到位、項目盡快開工。(牽頭單位:縣發展改革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政府有關部門)
(二)加大政府投資引導力度。加快財政資金撥付進度,做到上級補助投資隨到隨轉,盤活用好存量資金,提高財政資金支出效率和使用效益。盡快安排撥付使用公共安全、教育、醫療衛生、節能環保等資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投資引導作用,整合工業技改資金、專項項目等各類資金。創新財政扶持政策,形成以政府投資為引導、信貸資金和多方社會資金共同投入的籌資體系。(牽頭單位:縣財政局,配合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等相關部門)
(三)鼓勵企業增加環保和技改投資。爭取上級大氣污染防治財政獎勵政策資金和污染治理專項資金,對列入鋼鐵、水泥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項目,加大督導力度,確保按期完成。(牽頭單位: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環境保護局,配合單位:縣財政局、縣發展改革局等相關部門)
(四)釋放民間資本潛力。制定縣級行業準入負面清單并向社會公布,盡快在公路、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電力、天然氣等領域推出一批項目清單,引導民營企業進入負面清單外的行業和領域。(牽頭單位: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五)擴大社會融資規模。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引導各金融機構保障重點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鼓勵保險資金通過投資債券、債權計劃等形式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牽頭單位:縣金融辦,配合單位:縣財政局)
(六)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的原則,扣除縣城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公益項目等專項用地指標后,70%以上的土地用于13個市重點項目建設,優先保障重點產業園區和繼續開工建設且形成較大實物投資量的縣級重大項目。加快已批土地的征后實施,開展項目用地清理,對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進行全面清理,對無正當理由閑置期滿2年的土地依法收回、統一平衡。加快土地組卷報批進度,積極爭取預留用地指標。(牽頭單位:縣國土資源局、縣發展改革局)
(七)暢通重點項目建設“綠色通道”。將列入今年市重點建設計劃的項目納入審批服務“綠色通道”,有關部門對手續完備、材料符合要求的要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牽頭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
二、力促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八)做強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收集、梳理、解決企業服務需求,嚴格落實領導分包聯系制度,促進產能充分釋放。對我縣重點培育的“六大主導產業”,加強要素保障,積極提供信息,幫助企業擴大市場。(牽頭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商務局、縣旅游局、縣政府農工辦、縣礦業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政府有關部門)
(九)加強新增規模以上企業培育。推動支持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政策措施落實,完善“個轉小、小升規”后續扶持政策,力推營業收入超千萬元的企業進檔升級,確保年內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家。(牽頭單位:縣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政府有關部門)
(十)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完善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財政支持力度,整合壯大政策性擔保體系,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實施全民創業計劃。(牽頭單位:縣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縣財政局)
(十一)積極拓展市場需求。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在同質同價條件下,鼓勵在縣內采購節能環保設備、產品以及政府投資項目材料設備。(牽頭單位:縣財政局,配合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環境保護局等相關部門)
(十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新產品開發推廣力度。落實科技創新等優惠政策,對圍繞我縣重點產業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品、重點新產品研發的企業予以一定資金獎勵。(牽頭單位: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財政局、縣科技局)
(十三)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嚴厲打擊各種亂收費行為。建立企業權益保護投訴和舉報制度。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政策,對化解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治理大氣污染和經濟轉型升級的企業予以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牽頭單位:縣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縣財政局等部門)
三、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
(十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祖山景區、黃金溶洞等景區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冷口溫泉、桃林湖等資源開發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緊推進湖國際生態休閑度假區、影視文化旅游等項目。不斷加大旅游基礎設施配套,發展農業觀光、民俗體驗等鄉村旅游項目。(牽頭單位:縣旅游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青開局等部門)
(十五)挖掘信息消費潛力。抓住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建設機遇,積極謀劃移動電子商務等項目,促進政務信息、商務信息和移動消費服務應用。(牽頭單位:縣商務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十六)支持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積極發展養老服務業,注重示范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雙山子、土門子中心敬老院和民政事業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充分利用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扎實推進民辦養老機構建設。建設鄉村養老“互助幸福院”和老年服務站,滿足社會養老需要。(牽頭單位:縣民政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發展改革局等相關部門)
(十七)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嚴格落實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企業職工養老、失業保險待遇,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繼續擴大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鼓勵發展電子商務、網購網銷等新興業態和消費模式。組織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牽頭單位:縣商務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縣政府有關部門)
(十八)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加快住房公積金發放進度,優先滿足公積金繳費者首次購房貸款需求。落實個人購房信貸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居民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消費。(牽頭單位: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房金部)
四、不斷擴大對外開放
(十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密切承接京津等地區產業轉移,充分發揮六個產業領導小組作用,大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以西港搬遷為契機,盯緊中信戴卡、奧格集團等23家企業轉移方向。充分發揮8個駐外招商聯絡處作用,密切跟蹤在談項目進度,力爭早日簽約落地。組建商會,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等地挑選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和專業人員委托招商。(牽頭單位:縣發展改革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政府有關部門)
(二十)推進對外貿易便利化。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市場相關政策,主動幫助企業多方搜集信息。落實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擴大規模,提升品牌包裝力度,開拓國際市場,轉化出口為自營出口。(牽頭單位:縣商務局)
(二十一)搭建對外開放平臺。積極推進經濟開發區“兩路一橋”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力和吸引力。加快物流產業聚集區果汁飲品加工、石材加工小區等項目跟蹤服務進程。力促園區中俄高新技術產業園、食用菌物流交易中心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充分發揮開放窗口作用。(牽頭單位:經濟開發區、物流產業聚集區、園區)
五、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二十二)推進簡政放權工作。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程序,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牽頭單位:縣政務服務中心)
(二十三)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進投資體制改革。(牽頭單位:縣工商局,配合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等相關部門)
(二十四)統籌推進各類改革。深化開放體制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健全園區管理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建立科技、教育領域改革及用人體制改革等制度。(牽頭單位:縣發展改革局,配合單位:縣編辦、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政務服務中心、縣科技局、縣教育局等部門)
六、強化保障務實求效
(二十五)建立穩增長工作機制。建立政府領導包分管行業經濟工作制度,大力推行現場辦公制度,解決重大項目推進、重點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強化目標考核和督查督辦,落實部門工作責任,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牽頭單位:縣發展改革局,配合單位:各鄉鎮、縣政府各部門)
(二十六)加強督促檢查工作。縣政府督查室牽頭成立督導工作組,深入一線對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進行督導,幫助企業、項目業主協調解決難題。(牽頭單位:縣政府督查室,配合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等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