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善穩步發展糧食生產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國辦發〔〕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政發〔〕號)精神,提出以下意見:
一、全力抓好水稻“壓單擴雙”。
各縣區、管理區要千方百計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年確保雙季稻面積擴大萬畝,糧食面積擴大萬畝,使全市雙季稻種植面積達到以上,力爭用年時間在適宜區實現雙季稻面積全覆蓋。要充分利用旱土資源,大力發展以雜交玉米、大豆、紅薯為主的旱糧生產。
二、堅決制止耕地拋荒。
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負起發展糧食生產的政治責任,組織干部職工深入村組,深入田間地頭,逐洞逐戶逐丘進行調查摸底,建立臺賬,落實糧食播種面積。對雙季稻適宜區意向種植一季的,要加強政策宣傳,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鼓勵發展雙季稻生產;對因農民外出務工、無人耕種的土地,要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思想工作,引導耕地向大戶流轉,或由村委會組織代耕代種;對長期外出、又不愿意轉包而造成農田荒蕪的農戶,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有關規定,依法依規進行處理,確保不荒一丘田。
三、提升糧食產業整體水平。
進一步推進優質稻產業化經營,擴大優質稻訂單面積,突出抓好優質稻基地建設,確保全市優質稻面積達到萬畝以上。實施糧油深加工百億產業工程,扶持整合組建銀光糧油集團,使組建后集團年生產能力達到萬噸以上,帶動農戶萬戶;引導扶持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建基地,做好“產銷對接”,在個縣區個鄉鎮建成高檔優質稻生產基地萬畝。
四、大力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產。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積極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扶持發展種糧專業大戶、糧食生產合作組織,培育糧食規模經營主體,力爭新增承包耕地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戶,全市達到戶。進一步完善農機購置補貼、良種補貼、農村信貸、農業保險等實施辦法,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完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支持種糧專業合作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育、耕、種、管、收全程技術服務,多措并舉推進糧食規模化生產。
五、整體推進糧食高產創建。
以鄉鎮為單位,整建制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縣每年分別辦好個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雙牌縣、金洞管理區分別辦好個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回龍圩管理區因地制宜辦好個糧油高產示范點。
六、積極開展良種直銷試點工作。開展水稻良種直銷試點,在 建立水稻良種直銷網點,以鄉鎮成建制整體推廣水稻雜交良種直銷。試點縣篩選好早、晚稻主導品種,力爭直銷良種覆蓋率達到播種面積的以上,良種增產貢獻率提高個百分點,銷售價格控制在市場零售價的以下。其它縣區、管理區也要因地制宜組織開展良種直銷工作。加大集中育秧示范推廣力度,每個縣區、管理區創辦個畝以上集中育秧示范點,為制止耕地拋荒和水稻“壓單擴雙”創造條件。
七、切實加強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重點抓好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稻瘟病為主的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尤其要及時制定防治預案,完善應急機制,全力抓好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和兩遷害蟲的防控。積極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推進植保社會化服務,建立素質過硬的專業化防治隊伍個,抓好個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縣建設,使全市專業化統防統治達到萬畝。
八、切實落實好強農惠農政策。
嚴格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兌現強農惠農政策,嚴禁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降低補貼標準、改變補貼用途,確保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各項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嚴格落實耕地質量管理責任制,認真貫徹實施《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全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大力發展“兩菜一肥”為主要內容的冬季農業,推進“稻-稻-油”生產模式,確保耕地質量不斷提高。
九、整合資金加大糧食生產投入。
整合涉農資金扶持糧食生產發展,將農業開發、水利建設等重大項目集中在糧食生產重點區組織實施。中央安排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的縣區,要拿出%用于支持糧食良種和生產技術推廣、糧食產業化經營、高產創建活動;其他縣區也要拿出一定資金用于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和發展糧食生產、制止耕地拋荒等。切實抓好國家千億斤糧食產能項目建設,嚴禁挪用截留資金。
十、鞏固落實發展糧食生產各項制度。
一是實行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是糧食生產第一責任人,實行縣區長對市長負責,鄉鎮長對縣區長負責,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市里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市委、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委、政府聯系農業的副秘書長、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農辦、市農業局、市財政局、市農業開發辦、市糧食局、市水利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糧食生產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農業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各縣區、管理區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二是完善發展糧食生產激勵機制。開展督查檢查和考核評比,認真做好對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縣以及種糧大戶、合作組織、加工企業評選推薦工作。市財政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獎勵糧食生產先進縣區。各縣區、管理區也要強化糧食生產考核評比,建立糧食生產激勵機制,每年要安排扶持糧食生產專項資金,用于糧食高產創建、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良種推廣和糧食生產先進鄉鎮、專業合作組織、種糧大戶、先進個人的獎勵。三是嚴格落實糧食生產聯系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市領導聯系縣區、縣區領導聯系鄉鎮、鄉鎮領導聯系村組的糧食生產責任聯系機制,協調解決糧食生產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將糧食生產列入各級績效考核,與糧食生產先進縣區、先進鄉鎮評選掛鉤。對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開展不力、單產沒有明顯提高、糧食生產任務沒有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責任。對出現連片拋荒的鄉鎮,要追究鄉鎮長、分管副鄉鎮長的責任。四是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市里將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農辦、農業、財政等部門對各地落實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和水稻“擴雙增面”、制止耕地拋荒情況進行不定期督促檢查,對因領導不重視、發展糧食生產措施不力、造成大面積耕地拋荒的通報全市,并作為全年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確保糧食生產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