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社區教育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服務全局,大力推進全區社區教育優質發展、均衡發展、特色發展,進一步提升社區教育的品質與內涵,積極構筑現代化終身教育體系,把加快建設成為現代化學習型城區。
二、工作目標
立足爭先創優。爭創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建立農村社區教育示范點,1—2個鎮(街道)成為市社區教育示范鄉鎮(街道)。健全教育網絡。進一步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社區教育三級網絡;全區所有鎮、街道普及社區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提升整體水平。開通社區教育網;開展以提高市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為內容的教育培訓活動,滿足廣大群眾不同層次的社區教育需求。
三、具體措施
1、健全社區教育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政府統籌領導、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和鎮(街道)配合、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為主實施的管理體制。調整充實區、鎮(街道)社區教育委員會成員,進一步明確社區教育的管理責任,建立企業、社區、個人廣泛參與社區教育的運行機制。
2、完善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全區社區教育進一步規范化,做到教育計劃統一下達、教育培訓活動協調開展。充分發揮社區學院、鎮(街道)社區教育中心、村(市)民學校三級教育機構指導社區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社區教育定期工作會議制度和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強化對各級教育機構社區教育責任的考核激勵。
3、加強社區教育師資力量。建立完善一支德才兼備、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的社區教育師資隊伍。重點抓好以專職社區教育干部為骨干的管理隊伍,充分發揮基層社區兼職教育干部在社區教育中的組織協調作用,招募、組建一支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構建區、鎮(街道)兩級社區教育師資庫。
4、創建社區教育示范鄉鎮(街道)。廣泛開展社區教育示范鄉鎮(街道)創建活動,建立全區性的農村社區教育示范點,立爭有1至2個鎮(街道)成為市社區教育示鄉鎮(街道)。積極總結省社區教育實驗區創建經驗,爭創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
5、開展社區教育系列活動。積極創建社區教育活動品牌,組織開展區第三屆終身教育周活動。深入開展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市民教育活動,開設市民課堂,開拓培訓項目。拓展社區教育內涵,加強與高校、企業的合作,開展層次多樣、內容廣泛、形式豐富的農村社區教育。
6、推動社區教育資源共享。建立區、鎮(街道)兩級終身教育資源信息庫,有效整合各鎮(街道)的社區教育資源。鼓勵動員和有效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社區教育,開展公益性教育活動。積極探索各類教育資源的開放與共享,提高全區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
7、加快社區學院建設。加快建設由政府部門主辦、教育行政部門主管,融職業培訓、自學考試輔導、廣播電視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及其他成人教育為一體的多層次、全方位、開放性社區學院,教育部門要做好調研工作,提出社區學院建設思路。充分發揮社區學院的教育培訓功能和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全區社區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
8、加大社區教育投入力度。科學設置政府、社會、個人三方投入社區教育的運作機制,采取“政府撥款、社會籌措、個人補充”的投入辦法,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終身教育穩定投入保障機制。規范使用區政府規定戶籍人口人均3元的社區教育經費,提高資金運作效益。鼓勵企業和社會團體建立社區教育基金,共同支持社區教育活動。
9、開展社區教育調查研究。建立社區教育調研制度,加強社區教育內容設置、課程開發、教育模式、運行機制等重點、難點理論研究,積極申報社區教育研究課題。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主動與長三角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交流,邀請相關教育專家來區內講學,學習掌握先進教育理念。注重理論成果轉化運用,及時將研究成果轉換為現實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10、營造社區教育輿論氛圍。充分發揮電視、電臺、報刊、網絡等媒體的宣傳陣地作用,廣泛宣傳終身學習理念,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學習、主動學習,提高市民對社區教育的知曉率、認同感和參與度。及時總結學習型組織創建的先進典型,挖掘提煉身邊先進,在全區上下促成合力推進社區教育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