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希望工程捐資助學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投入逐年增加,在貫徹執行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政策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對在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為貧困學生順利接受義務教育提供了多重保障。為鼓勵社會捐資助學,提高助學資金使用效率,促進貧困學生共享公平教育權利,推進和諧建設,現就加強全縣希望工程捐資助學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著眼于城鄉貧困家庭子女上學難的問題,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方式,大力弘揚“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打響希望工程的品牌效應,拓寬助學資金籌措渠道,加強助學資金管理,著力解決部分城鄉中小學生生活困難和大學新生入學困難,在全縣范圍內做到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二、主要原則
(一)扎口管理。縣希望工程助學資金在縣財政局設立專戶,由縣希望工程辦公室負責資金的籌措、發放和管理。凡涉及捐資助學的資金以及所有面向企業和社會的募資活動,必須在希望工程名義下,由縣希望辦統一策劃、組織和實施。同時鼓勵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安排自有資金和通過其他渠道爭取資金開展助學活動,助學資金全部納入縣財政專戶統籌管理,縣希望辦與捐資單位共同確定資助對象和資助方式。
(二)品牌戰略。希望工程是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并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是迄今為止運作最成功、影響最深遠、最具社會公信力的全國性助學品牌工程。要借助希望工程的品牌優勢,通過開展義演、義賣、現場募捐等活動,提高其社會影響力,擴大助學資金的籌集面,使希望工程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愛心助學的首選渠道。要加強與省、市希望辦的溝通聯系,爭取更多的縣外資金,做大做強我縣希望工程品牌,擴大資助的覆蓋面,提高資助能力。在適當的時機設立縣青少年發展基金,成立專門的基金管理委員會,將希望工程的資金納入基金會的管理。
(三)公開透明。開展捐資助學活動是構建和諧的重要內容。推進捐資助學活動的深入開展,重點是廣開渠道,關鍵在于公平公開,核心體現在扶貧濟困。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使貧困學生受助機會公開平等、受助學生產生渠道公開透明、募集資金使用公開透明,讓捐資助學成為愛心助學、陽光助學。要明確受助學生、資助金額兩個標準,實行學校初公示、縣級再公示兩級公示制度,建立募集資金財政監管、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三級監督體系。要通過采取各種措施,切實增強希望工程捐資助學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保障社會捐助資金使用安全。
(四)創新形式。要做大希望工程捐資助學規模,就必須兼顧社會各方需求,大膽創新活動形式,提高籌資成效。要創新宣傳形式,通過制作專題片、人物訪談錄、募捐晚會、感恩活動等,提高感染效果。要創新注資形式,在希望工程的名義下,根據企業和捐助人的要求,可設立冠名專項助學金,提高資金總量。要創新制度形式,通過向大額捐贈組織和個人授予榮譽稱號、向受助學生發放“愛心卡”、建立捐助人和受助人之間的互訪平臺等形式,提高助學效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是一項利民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為加強捐資助學工作的運作和管理,縣政府成立希望工程捐資助學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副縣長任組長,其它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團縣委。
(二)通力配合,分工負責。各鄉鎮、各部門及單位都要高度重視希望工程捐資助學工作,要安排專人聯系配合這項工作的開展實施。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依托自身職能優勢,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團縣委要健全工作制度和工作網絡,盡快啟動實施;縣教育局要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全縣各中小學校,整合各類助學金資源;縣新聞媒體要精心策劃希望工程捐資助學的系列專題宣傳活動;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積極做好系統內助學資金的籌措募集。
(三)建章立制,平穩實施。希望工程捐資助學是一項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工作。要迅速建立起一整套的規范運行的制度體系,促進工作制度化、科學化、經常化建設。要利用每年春秋開學前后的有利時機,結合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在全縣范圍內定期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做到資金充裕,保證可持續發展,并及時將資金發放到貧困學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