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白蒜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全面提升全區大白蒜產業化發展水平,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的支柱產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加快大白蒜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
(一)加工水平
近年來,全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按照“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培育和發展了一批大白蒜種植大戶,基地建設初具規模。截至目前,全區有大白蒜生產加工企業4家,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萬元,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組建了撒拉溪、楊家灣大白蒜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購置先進的加工設備,大白蒜加工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
(二)技術支撐
在發展大白蒜產業的過程中,高度重視與農業院校和技術單位的合作,不斷提高科技成果運用和農技推廣水平,已與大學農學院、大學科技培訓中心等技術單位結成戰略合作關系。目前,全區農牧局和鄉鎮農技站現有職工107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1人,中級職稱128人,初級職稱192人;全區有農民技術人員2萬余人,初步建立了一支集大蒜種植、加工、營銷、科研為一體的人才隊伍。
(三)政策支持
年,原縣級市人民政府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加快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市府發7號),為大白蒜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按照規劃,到2015年全區將發展大白蒜10萬畝。為確保大白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七星關區已整合“三江源”項目、扶貧項目等資金650余萬元,推進大白蒜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大白蒜品牌,取得了積極成效。
二、加快大白蒜產業發展的思路、目標與布局
(一)總體思路
立足地理和生態環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示范帶動周邊群眾種植大白蒜;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的要求,以名優大白蒜生產為主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科技創新與技術合作,支持大蒜加工企業發展,不斷提高大白蒜產業化發展水平;鼓勵發展大白蒜中介組織,培育市場營銷網絡體系,提高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和產品附加值,做大做強大白蒜產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小康進程。
(二)目標與布局
1、發展目標。2013年,全區新增種植大白蒜2萬畝,實現年產值1.06億元以上,申請原產地地理標志保護;建成優質大白蒜科技示范產業化基地1000-3000畝。到2015年,全區大白蒜基地面積發展到10萬畝以上,年產值達到5.3億元;建成大白蒜專業村20個以上,基本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大白蒜產業基地、大白蒜之鄉,大白蒜產業成為全區重要的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成為部分鄉(鎮)的主要支柱產業。
2、產業布局。一是建設以楊家灣大白蒜基地為核心的產業帶,輻射帶動撒拉溪、放珠、青場、野角等鄉鎮種植大蒜6萬畝;二是建設以朱昌鎮為核心的大白蒜產業帶,輻射帶動陰底、田壩、岔河、千溪、鴨池、三板橋等鄉鎮辦事處種植大蒜1.2萬畝;三是建設以海子街鎮為核心的大白蒜產業帶,輻射帶動八寨、田壩橋、燕子口、林口、普宜、層臺、小吉場等鄉鎮種植大蒜2.8萬畝。
三、加快大白蒜產業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一)健全機構,強化領導。
成立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大白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大白蒜產業發展,制定規劃和項目實施意見,研究落實推進大白蒜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協調解決項目資金等難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七星關區科技辦,具體負責全區大白蒜產業發展的日常工作。涉及鄉鎮辦事處成立相應的機構,明確專人負責,具體抓好轄區內大白蒜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將大白蒜產業發展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順利推進。
(二)整合資金,提供保障。
繼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區財政每年預算100萬元以上作為大白蒜產業發展基金,用于大白蒜產業發展貸款貼息、基地建設補助、食品認證申報、技術改選等方面。充分整合“三江源”項目、扶貧項目等資金,統籌推動全區大白蒜產業發展。
(三)多措并舉,建設基地。
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和“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鼓勵個體能人、客商在統一規劃的重點鄉鎮、重點村合理流轉土地,投資建設大白蒜生產基地。采取“財政貼息,相對集中連片,規范化、標準化種植,分戶管理”的模式,推進大白蒜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對列入規劃的重點村,突出以大白蒜為主導產業實施“整村推進”工程,集中精力,重點打造一批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大白蒜產業基地。
(四)培育市場,打造品牌。
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平臺,加大對大白蒜產品的宣傳和推介,進一步提升大白蒜的影響力。積極引進資金或優強企業,以基地建設為載體,走“產、加、銷”一條龍路子,促進大白蒜產業健康發展,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加大規范化管理力度,加強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提高大白蒜生產的質量安全水平。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省內外舉辦的各種農產品展銷活動,提高我區大白蒜的知名度。政府牽頭,部門配合,以企業為主體,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包裝,推動我區大白蒜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五)強化培訓,注重創新。
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重點鎮鄉村干部、種植大戶、企業經營和管理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增長見識。聘請省內大白蒜專家作為我區大白蒜產業發展的技術顧問,加強人員管理和技術培訓,提高大白蒜種植和管理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加強與大蒜科研單位的合作,強化品種選育、高產栽培技術等實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鼓勵大蒜企業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技術推廣機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建立長期協作關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進、吸收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