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農家書屋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委會、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市關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策部署,切實解決農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央有關部委《“農家書屋”工程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就加快推進“農家書屋”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省、市和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策部署,通過推進村級“農家書屋”建設,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培養農民的閱讀習慣,營造讀書求知的社會風尚,全面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推動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二、目標任務和標準
按照市委十屆六次全會、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關于“2009年全市農村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農家書屋’”的要求,今年我鎮23個行政村全面建成“農家書屋”的目標任務。每個“農家書屋”可使用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配置6個標準書柜,具備閱覽桌椅等基本設施和條件,環境整潔,適宜閱讀和辦理借閱,并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每個“農家書屋”要求配備圖書不少于500種、1000冊,電子音響制品不少于100種(張),報刊、雜志不少于30種。
三、工作思路和措施
“農家書屋”建設遵循“多渠道吸收資源,整合各種資源,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按照“依托陣地建設,部門幫扶共建,動員社會參與,農民自主管理,創新運行機制”的思路組織實施。
1、落實各村責任。各村委會是“農家書屋”建設的責任主體,各村要精心規劃,認真實施,依托村部等陣地建設“農家書屋”,確保每個書屋可使用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同時每個村為“農家書屋”配置6個標準書柜及閱覽桌椅等基本設施。在市、鎮配送圖書不足的基礎上,由村自行完善解決不足的圖書和電子音像制品100種(張)。
2、部門幫扶共建。有掛鉤幫扶作務的部門(單位),都要對掛鉤村“農家書屋”建設給予支持,各掛鉤幫扶單位可提供2000元資金委托市“農家書屋”領導小組統一標準招標采購,也可以直接購買新書200冊和音像制品、雜志、書柜,幫助建成“農家書屋”,建成后的“農家書屋”可標示“××單位援建”。
3、動員社會參與。動員廣大黨員干部和企事業單位積極為“農家書屋”捐款、捐書,同時鼓勵社會各界通過冠名、掛牌等多種形式的捐建“農家書屋”。在全鎮組織開展一次大型“我為農家書屋捐書”活動,要求:鎮機關干部不少于20冊,單位、部門干部職工不少于5冊,學校教師不少于10冊,學生不少于2冊,各村捐送不少于300冊。捐書種類為:農業科技、法律法規、文學藝術、文化小說、科技類書籍、衛生保健及各類工具書、地方文獻資料等正版普通圖書。所捐書籍必須完整清潔,由鎮政府統一配送到村。
四、組織領導和有關要求
1、加強領導。及時調整鎮“農家書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切實負起責任,統籌協調,緊密配合,共同推進“農家書屋”建設。同時對各村進行督促檢查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各村也要建立相應組織,明確村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會計為具體責任人,切實加強對“農家書屋”建設的領導。
2、加強考查。把“農家書屋”建設作為2009年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關鍵性工程納入全鎮四個文明建設目標考查體系,嚴格實行考核。各村務必在7月底前完成“農家書屋”建設任務,即時提出驗收申請,凡驗收合格的“農家書屋”,市里將統一配發銅牌。不能按時完成或驗收不合格的村和幫扶援建單位,實行精神文明建設考核一票否決。
3、加強管理。“農家書屋”按照農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務的模式運行。各村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農民群眾的具體要求,在書屋管理運行等方面制定長效機制,明確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對其進行培訓及業務指導,確保“農家書屋”發揮實際效用,讓農民群眾愿讀書、能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