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作風與效能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企事業單位、鎮機關各部門、駐鎮各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我鎮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充分履行服務職能,建立規范、高效的工作秩序,制定加強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鎮黨委、鎮政府2013年整體工作部署,以提升工作執行力和提高工作能績為主線,堅持宣傳教育、制度約束和責任追究并重的原則,著力轉變思想觀念,狠抓隊伍建設,規范從政行為,提升工作效能,提高服務水平,切實解決庸懶散等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打造為民、務實、清廉、高效的服務形象,為建設美好幸福新張橋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全鎮在領導表率、制度建設、效能管理、查辦案件、探索機制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各級領導班子必須向鎮黨委作出集體廉政承諾,堅持掛鉤聯系項目、聯系企業、聯系村(居)、聯系黨員、聯系群眾、聯系貧困戶等方面制度,充分發揮領導表率作用;二是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出臺本單位改進工作作風,加強效能建設的具體規定,深入推行績效考評,充分落實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三是效能建設得到加強,積極開展效能檢查、評議、考核活動,落實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各項建設,有效提高行政效能;四是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嚴肅處理一些干部,教育震懾黨員干部,糾正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五是積極探索加強效能和作風建設的有效機制,對一些重點單位、部門派駐紀檢組或監督員,改革運作機制,開展創建“學習型、創業型、服務型、廉潔型”單位活動,樹立良好的服務形象。
三、工作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堅持把學習教育作為加強作風和效能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和提高干部素質的重要途徑,常抓不懈。一是加強學習培訓。以創建學習型單位為抓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組織開展“轉作風提效能從我做起”主題征文和“我為效能建設獻一策”論壇活動,開展作風建設“應知應會”知識考試,不斷提高服務的本領和水平。二是推進討論交流。通過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更新觀念,牢固確立干部就是服務、辦事環境就是投資環境的理念。消除“怕”的念頭,解決怕擔責任的問題,敢于打破常規,敢于探索前進,以變革的理念、創新的精神、超常的思維開展工作,積極探索發展經濟的新方法;消除“庸”的思想,解決精神不振的問題,在部門之間、科室之間、村(居)之間比服務、比作為,著力提高辦事效率、服務水平;消除“舊”的思維,重點解決創新不足的問題,用創新思維去思考新問題,更加注重拓開思路、拓展空間、拓寬渠道,創造性地貫徹政策規定;三是實行評析制度。全鎮各單位每個季度必須開展一次“作風評析”活動,集中評析本單位作風狀況,通過會前全面查、會上嚴肅評、會后認真改,促進作風轉變和效能提升,使全鎮作風和效能建設步入制度化、經常化軌道。
2、深化政務改革,進一步創新服務機制。按照“精簡效能、權責一致、公開透明”的要求,重新梳理、細化、宣傳、公示辦理流程,對項目審批過程中出現的許可條件“互為前置、相互鉗制”的情況逐項梳理,固化辦理流程,最大限度壓減前置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嚴格界定受理、初審、核準、發證等審批環節的崗位職責、審批權限和時限要求;推行服務事項牽頭科室負責制,凡服務事項涉及多個部門科室的,明確牽頭責任科室,負責協調各科室間關系、傳遞待審資料。深入開展服務基層、服務農村、服務群眾,送文化、送科技、送教育下鄉活動,努力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創新履職方式,將有些審批服務方式主動靠前,讓一線服務更加便民、快捷、高效。
3、加大庸懶散整治,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治“庸”,重點治理鎮機關、事業單位、村(居)干部工作能動性不強、貫徹落實鎮黨委、政府的決策和部署不到位、履行職責不認真、少數人員素質差、工作質量不達標準等問題;治“懶”,重點治理干部缺乏工作激情、精神狀態差、辦事程序不規范、工作拖拉、推諉扯皮、效能低下等問題;治“散”,重點治理制度執行力不強、服務意識淡薄、服務態度差、群眾滿意度低等問題。全面推行績效管理。一是推行績效公開制。各單位凡事關經濟發展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事關民生的重大建設工程推進情況,黨委、政府部署的年度重要工作任務落實情況等,一律實行績效公開,接受監督。二是推行效能獎懲制。本著獎優、治庸、罰劣的原則,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效能綜合考核獎懲機制。加強對服務承諾、首問負責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工作落實有力、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推不動、辦事效能低、作風紀律差、群眾意見大的單位,依據相關法規條例和文件規定,嚴格實施行政問責。
4、拓寬監督渠道,進一步提高日常管理水平。積極推行民主評議,完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健全作風效能問責體系,堅持督事察人相結合,充分發揮考核的引導、激勵、約束作用。一是暢通信訪、電話、網絡“三位一體”的作風建設投訴監督渠道。方便企業、基層群眾和社會各界投訴監督,對作風投訴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意見建議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二是堅持“考評對象合理化、評議內容大眾化、評議程序科學化、整改工作制度化”評議工作原則,建立健全考評工作機制,組織機關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執法單位政風行風民主評議活動。三是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建立禁令執行情況明查暗訪常態化機制,每月不定時明查暗訪,查處一起,通報一起。
四、工作要求
作風建設和效能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全鎮上下要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著力健全完善學習教育機制、聯系服務群眾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四位一體”的長效管理機制,穩步推進作風和效能建設。
1、嚴格落實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領導責任。各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當好表率,抓好作風和效能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凡是制度有規定、紀律有要求的,必須先遵守;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應當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鎮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學習研究,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作風和效能建設問題,形成推進作風和效能建設的工作合力。
2、大力營造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濃厚氛圍。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學習領會文件,明確任務要求,通過培育典型,形成以點帶面的推動效應,努力營造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及時宣傳報道各單位在作風整頓和效能建設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和實際成效,為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激勵干事創業的熱情,廣泛宣傳黨員干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美好幸福新張橋的生動實踐,要發揮各方面的監督作用,發動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參與作風和效能建設,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3、集中解決影響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突出問題。各單位、各部門、各科室在3月16日-4月15日,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本單位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存在問題進行自查自糾。要針對當前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查找梳理存在的不足。重點查找以下幾種情況:(1)行政不作為。在其位不謀其政,工作標準不高,辦事效率低下,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有些同志能力不足,對政策、理論、業務不熟悉,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工作需要;有些同志沒能正確對待個人問題,抱怨組織,不盡心工作,一些曾經被組織處理的同志精神消沉,不想工作,有些同志年齡偏大,等著退休,賣老資格,工作消極應付,有些同志對單位領導有意見,把不滿情緒發泄在工作上。(2)行政亂作為。權力沒有很好運用,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拉贊助,看人情辦事,拿人情做交易,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簡單的事情自己做,麻煩的事情推給領導做。每辦一件事情總想著自己有什么好處。(3)開拓創新意識不強。工作按部就班,墨守陳規,用條條框框套,影響政令暢通,影響工作效能。(4)依法行政意識不強。作風簡單粗暴,甚至損害群眾利益。(5)團隊意識不強。組織紀律淡薄,工作協調配合不夠,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等問題。每個干部都要查找本人在服務大局、服務發展中存在的思想問題、工作問題和作風問題。對查擺出來的問題,要進行歸納、整理、分析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計劃和措施,一項一項整改,一件一件落實,以整改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同時,在查找問題、整改落實的基礎上,要著手研究制定科學完善、操作性強的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長效制度,努力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樹風氣的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