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行政村、機關各辦(所、中心)、線: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的部署,按照市慈善總會的工作要求,在加大政府扶持、政策引導、結對幫扶、社會援助力度的基礎上,發揮慈善組織在完善政府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作用,幫助扶持低收入農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擬建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建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的基本要求
圍繞全面建設惠及全鎮人民的小康社會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幫困扶貧和支持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為重點,積極穩妥地建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使村級內部幫困扶貧工作形成一個相對規范、穩定持久的機制,加快低收入農戶奔小步伐。
二、建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的實施辦法
1、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的定名為:××村慈善幫扶基金。基金額度根據本村經濟實力確定,一般為50萬元以上,基金設立期限一般10年。如建立50萬元慈善幫扶基金的,每年提取3萬元作為當年基金救助款。基金來源從村級可用資金中提取一部分,其余幫扶資金在企業和社會中募集。幫扶基金要求在每年“慈善一日捐”中落實。
2、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的受惠對象及用途。按照“誰出資誰受益”、“多提多救”的原則,幫扶資金受惠對象為本村村民。其主要用途:一是用于本村特別是困難家庭的日常救助;二是對本村碰到重大天災人禍家庭的應急救助;三是用于本村困難家庭助醫和子女助學等確需幫扶的對象;四是用于本村與村民利益關系密切的公益性事業。
3、村級慈善幫扶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方式。村建立一定額度的慈善幫扶基金后,每年按基金額度的6%匯入鎮慈善分會專用帳戶,由鎮慈善分會負責監管。救助對象和實施項目按照慈善救助的要求,對救助對象定期研究商量,由村黨總支書記審批后,報鎮慈善分會核準、付款。村級慈善幫扶基金不得移用或超支,當年結余的村級慈善幫扶資金可延續到下一年度使用。
三、建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需要做的幾項工作
建立村級慈善幫扶基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的一種新型扶貧幫困載體,在具體實施中要切實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做好宣傳工作。建立慈善幫扶基金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文化陣地開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建立慈善幫扶基金對消除貧困,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富裕和諧生態新黃家埠的重要意義,要深入村,做好宣傳、動員和解釋工作。
2、加強對慈善幫扶基金的管理。建立慈善幫扶基金的村要成立由分管領導、相關村干部和財務人員組成的管理小組,負責幫扶對象的確定、救助資金的審批。幫扶基金要由各村黨總支書記簽字并蓋章后,受助對象本人隨帶報告到鎮慈善分會簽字并領款。鎮慈善分會負責對村上報救助對象進行審核、付款、登記、做帳,并把使用情況及時告知相關村。幫扶資金使用由村一級負責。市慈善總會制定具體管理辦法來規范幫扶基金的提取、監管和使用。
3、加強對慈善幫扶基金的領導。為使該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鎮成立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監管領導小組,組長由王建忠擔任,成員由沈苗生、范秀華、施紅利等同志組成,并建立了協調會議制度,具體負責實施。各村也要建立相應領導小組,由村黨總支書記擔任組長,按照政府推動、村級自主的原則,通過幾年努力,實現低收入農戶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