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工業功能建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各部門和單位:
一、指導思想
按照“規模適度、定位合理、一次規劃、分步建設、滾動開發、集約發展”的原則,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管理”的模式,加快拓展招商選資平臺,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提升鄉鎮工業功能區開發建設水平,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確、基礎完善、功能配套、各具特色、聯動發展的集鎮經濟發展載體群。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原則。工業功能區的建設要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各鄉鎮街道要以本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從各自產業基礎、區位特點、資源條件出發,抓緊做好新一輪工業功能區規劃修編工作。鄉鎮工業功能區的開發建設要實行市場化運作,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形成政府調控、科學規劃、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
(二)堅持統籌協調、集聚發展原則。新一輪鄉鎮工業功能區的發展必須與所在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相協調,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聯合開發建設工業功能區,通過產業的集聚,擴大城鎮規模,吸引農村人口向小城鎮聚集,并帶動服務業的繁榮,做到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和小城鎮建設互促互動、協調發展。
(三)堅持集約開發、科學發展原則。要加強項目用地管理,切實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貢獻,依法加大對閑置土地的處置力度,切實促進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要重視環境保護和資源的集約開發,鼓勵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廢水和廢棄物處理裝置,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創新發展模式,鼓勵鄉鎮工業功能區采用節能、節水、節材技術,逐步建立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實現功能區內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
三、建設要求
(一)完善功能,配套設施。各鄉鎮工業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要達到“六通一平”(道路、橋梁、供電、供水、排污、通信開通和土地平整)以上,要不斷完善各項配套功能,進一步提高功能區承載力,污水實行集中收集、集中處理,有條件的可實行集中供熱、集中供汽。各鄉鎮要盡可能將建成區原有基礎設施向新規劃區域延伸,以降低開發、配套及養護成本。
(二)科學定位,彰顯特色。各鄉鎮工業功能區要以培育發展產業集群為目標,圍繞“做專、做特、做精、做優”的要求,科學合理地確定1-3個主導產業,切實加大產業招商力度,逐步培育富有特色和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提高鄉鎮工業功能區的競爭力。
(三)項目入區,嚴格把關。嚴把項目準入關,認真執行《省工業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修訂)和《市鄉鎮工業功能區規劃導則(暫行)》的有關規定,對項目進行產業評估、投資強度與容積率評估、環境評估、能耗評估、產出效益評估,把評估結果作為項目入區、土地供給的基本依據,嚴格控制投入產出率低、技術含量低、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的項目入區。項目供地后,按規定執行土地利用進退機制,確保土地集約利用。
(四)強化管理,完善體系。各鄉鎮工業功能區要建立工業功能區臺帳制度和統計報表體系,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招商選資項目進度、當年新開發面積、基礎設施投入進度、入區企業情況及生產經營情況,做好數據的綜合監測、分析工作。各鄉鎮工業功能區必須按要求專項核算工業功能區取得的借款、補助、貼息等各類資金。
四、扶持政策
(一)加快土地征用開發。鄉鎮工業功能區內土地出讓凈收益全額返還鄉鎮。
(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對鄉鎮工業功能區的道路、橋梁、電力、給排水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按實際投入財務支出額的40%給予補助,對通信、亮化、綠化等其他基礎設施的附屬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按實際投入財務支出額的15%給予補助。
(三)鼓勵鄉鎮街道借力發展。鄉鎮工業功能區新增貸款按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以貸款合同生效當日為準)實行專項貼息,年終一次結算,貼息期限不超過三年,新增貸款需經市經信局和財政局聯合審批。
(四)加大優惠扶持。供電、供水、污水處理、廣電、電信、郵政等相關部門和單位,要積極參與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對涉及的相關配套項目投資要予以支持,有關收費予以優惠,原則上只收取成本;金融部門要加大對鄉鎮工業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
以上各項補助資金須專項用于工業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增強鄉鎮工業功能區滾動開發能力。
(五)鼓勵盤活存量土地、閑置廠房。鼓勵鄉鎮工業功能區內工業企業之間閑置廠房、存量土地的盤活轉讓,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契稅、營業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給受讓企業,交易雙方為關聯企業或凈地轉讓的除外。
五、考核與獎勵
每年對鄉鎮工業功能區的規模實力、發展速度、發展質量、建設管理、綜合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考核設優秀獎1名、優勝獎2名、單項獎3名(發展規模獎、開發建設獎、效益貢獻獎)分別給予一次性10萬元、5萬元、5萬元的獎勵。考核結果同時列入市委、市政府對各鄉鎮(街道)年度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
六、本意見自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具體由市經信局、財政局負責解釋。原同時停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