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居民增收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行政村(居):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富裕新大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和上級關于促進就業創業、增加居民收入的有關精神,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在全鎮開展“城鄉居民樂業增收計劃”工作,特制定工作實施意見。具體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的理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思想,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和廣大干部服務就業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增強實施更加積極就業政策的主動性,努力營造“穩定就業、積極創業”的良好氛圍,統籌推進城鄉就業和創業上新臺階,以樂業實現城鄉居民持續普遍增收目標。
二、工作目標
(一)就業創業整體工作實現五個提升。通過實施城鄉居民樂業增收計劃,達到就業創業環境氛圍、公共服務能力、城鄉居民就業創業質量、穩定充分就業程度和群眾滿意度五個進一步提升的目的,切實激發城鄉居民創業創新的熱情,促進城鄉居民安居樂業、增收致富。
(二)就業創業工作爭先創優目標全面完成。通過實施城鄉居民樂業增收計劃,97%以上有就業能力和愿望的失業人員實現就業,90%以上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和再就業,當年度高校畢業生、復退軍人等新增勞動力就業率達到96%以上,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除;新增創業實體數量及創業帶動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就業創業工作群眾滿意度達到98%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開展就業創業服務三大體系規范化建設
根據《就業促進法》的規定,在強化落實組織領導的同時,制定鎮、村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規范,主要是組織領導、目標管理、公共服務等三大體系規范化建設,以進一步提高基層對就業創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四大平臺能力
一是提升基層就業服務平臺能力。按照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加快中心窗口服務平臺建設。同時,進一步完善村級便民服務窗口工作內容及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勞保協理員專職隊伍的職能作用,幫助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各類人員開展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政策咨詢、技能培訓等公共就業服務。二是提升基層創業指導服務平臺能力。根據《市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文件精神,鎮、村(居委)建立創業指導服務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城鄉勞動者自主創業提供政策法律、項目信息、開業指導、培訓推介、小額貸款等咨詢服務,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三是提升就業跟蹤幫扶平臺能力。積極發揮鎮勞保中心及村(居)勞動服務站在就業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摸清勞動者就業底數的前提下,建立幫扶工作臺帳,開展“一對一”跟蹤服務。四是提升就業互助合作平臺能力。鎮、村(居)積極指導,大膽實踐,根據轄區內失業人員不同情況,幫助建立就業互助平臺。
(三)深化充分就業鎮創建活動,推進促進穩定充分就業五項重點工作
1、建立城鄉勞動力就業數據庫。實施就業失業狀況跟蹤預測,推行勞動力求職登記制度,搭建好勞動力供需信息平臺,建好村(居)勞動力供需信息服務網絡,全面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制度化、專業化和社會化建設。
2、實施“一對一”幫扶機制。全面落實對城鄉勞動者的免費服務、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和對特定群體的專項服務,大力推進重點群體、困難人員就業的引導幫扶工作。制訂完善強化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引導幫扶就業和促進穩定充分就業的公共就業政策。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和其他青年群體的就業工作,千方百計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扎實做好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職工安置工作,拓寬渠道強化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
3、探索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機制。在充分享用市公益性崗位政策的基礎上,積極完善鎮及村(居)對公益性崗位開發的政策,大力扶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大力發展家政服務、養老服務、保安保潔等公益事業。
4、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創新公共培訓機制和政府購買培訓機制,探索“訂單式”、“菜單式”和SYB(創辦你的企業)等培訓新模式、新方法、大力開展面向城鄉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工作。充分發揮駐姚綜合服務中心的作用,積極做好勞務信息工作。
四、工作安排
自6月初旬開始,為期七個月,分為宣傳發動、制訂方案、調查摸底、組織實施、總結完善五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6月1日~6月10日。分別組織召開工作專題會議;各村(社)黨組織負責人及勞保專線隊伍參加的動員會議以及工作培訓會議。同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以進一步統一思想,營造氛圍,營求合力。
(二)制訂方案。6月11日~6月15日。根據市里工作目標和要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制訂本鎮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和具體工作安排。
(三)調查摸底階段。6月16日~9月31日。各村(居)區根據下發的市人力資源調查登記表、城鄉勞動力就業情況調查表,落實人員、組織力量進村入戶,上門開展全面調查摸底工作,對每位勞動者年齡、文化、技能、培訓意愿、就業意愿、收入狀況等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登記,建立“一戶一人一冊”,切實做到情況清、去向明。同時鎮里建立調查摸底指導組,由勞保中心同志負責開展為期指導幫助,以確保該項工作有序按時保質完成。
(四)組織實施。10月1日~12月15日。主要圍繞穩定就業和促進創業二方面內容開展工作。
一是穩定就業。主要是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整合各項就業補助政策。創新就業政策宣傳方式,讓廣大居民群眾了解就業優惠政策,引導廣大居民群眾自主擇業,同時鼓勵引導企業帶動就業,營造良好的就業用工氛圍。
2、匯總調查摸底情況,建立臺帳。根據各村(居)調查摸底上報情況,及時疏理匯總,建好臺帳,以掌握工作第一手資料。
3、分門別類明確幫扶對象。根據匯總情況,按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裕勞動力、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人員等人群歸類明確幫扶對象,以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4、落實幫扶措施。根據調查摸底和分類情況,落實一對一幫扶措施。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暢通鎮勞保中心及村(居)職介窗口運行網絡;二是整合已采集的用工信息;三是適時上門開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訓等服務;四是實現有效對接。通過發揮中心及村(居)職介窗口的服務職能,使招工信息與求職登記實現有效對接,解決就業難的問題;五是開展就業援助。對轄區就業困難人員、低保對象及部分殘疾人開展針對性的就業援助。
二是促進創業。主要是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跟蹤服務創業培訓持證人員。對已在前期各類創業培訓班獲得創業培訓證書的人員,進行跟蹤服務,及時掌握創業相關情況與信息。
2、扎實開展創業培訓。根據本鎮實際和調查問卷結果組織一期創業培訓班。
3、整合創業扶持政策。整合上級已出臺的各類創業扶持政策,激發城鄉居民創業熱情,促使更多創業人士積極創業。
4、建立創業綠色通道。在勞保中心窗口設立創業專崗,及時開展創業政策咨詢、引導創業、形勢分析及信息提供等各項服務;各村(居)及時建立創業服務站,與鎮中心創業窗口建立定期聯系制,切實提供創業服務。
5、建立成功人士帶動創業幫扶機制。采取成功人士“典型引路,以身說業”的方法,積極營造創業的良好氛圍,激勵帶動更多的人創業。
6、完善創業人員跟蹤服務機制。對已創業的對象,各村(居)及時跟蹤服務,以穩定創業。
7、建立創業學員定期聯系活動機制。定期組織已創業學員開展心得交流,創業座談會等各項活動,以活動促創業。
8、建立創業培訓與創業對接機制。根據創業培訓結果,及時與市對接,爭取創業項目,尋求創業信息,引導創業學員及早創業。
(五)總結完善階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以進一步查漏補缺、完善提高,切實提高就業率,增加居民收入。
五、工作要求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各村(居)要建立城鄉居民樂業增收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制訂工作目標,明確人員職責,落實工作措施,尋求工作合力。
(二)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各村(居)要突出城鄉居民樂業增收工作重點,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正確處理與其他日常工作關系,確保精力到位、保障到位。
(三)把握環節,按時完成。各村(居)要把好組織發動調查摸底、政策宣傳、職業推介、創業指導等各個環節,對照時間要求,精心部署,狠抓落實,做到按時保質完成工作。鎮黨委、政府將把各村(居)工作完成情況列入年終社會保障考核重要內容。
(四)明確目標,務求實效。各村(居)要明確“以樂業實現城鄉居民持續普遍增收”工作目標,立足基層、著眼就業,圍繞工作任務和要求,深化服務,有序推進,杜絕形式主義。集中精力,創新思維,建立機制,大膽實踐,確保工作取得扎實成效,推動全鎮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