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nóng)業(yè)抗災搶管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今年6月17日入梅以來,全市連續(xù)降雨的時間之集中、降水量之大,范圍之廣,為多年同期未見。據(jù)統(tǒng)計,6月17日-7月16日間,全市累計降雨量485.3mm,是常年的2倍多。三倉、許河、頭灶降雨量超過550mm,最高的三倉鎮(zhèn)達到669.2mm。不少鎮(zhèn)單日降雨量多次超過100mm,7月12日,頭灶鎮(zhèn)降雨122mm、7月13至14日許河鎮(zhèn)降雨356mm、唐洋鎮(zhèn)降雨240mm、三倉鎮(zhèn)降雨274mm,其中7月14日6:00-7:30,1個半小時降雨量達到82mm。持續(xù)降雨造成田間積水嚴重,棉花、玉米、甜葉菊、蔬菜等作物普遍受淹受澇受漬,根系受傷,部分田塊玉米、棉花倒伏,蔬菜出現(xiàn)毀棚倒苗現(xiàn)象。當前,各地要迅速行動,組織廣大干群突擊抓好農(nóng)作物抗災搶管措施,努力促進在田作物恢復正常生長。具體措施上要重點抓好以下六條:
一要突擊搶排田間積水。
各地要動員群眾搶天時、鉆雨隙,突擊清除明壩暗埂,搶時間疏通水系,理通內(nèi)外三溝,排除行水障礙。要加深田間腰墑,增挖順墑,確保墑墑通溝,溝溝通河。部分低洼田塊要筑埂排澇,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澇漬危害,促進棉花、玉米、甜葉菊、蔬菜和秋熟小雜糧盡快恢復生機,減少產(chǎn)量損失。對夏秋蔬菜已育苗的苗床,要健全苗床四周水系,防止?jié)n害。目前,水稻生長已進入分蘗盛期,對已超過穗數(shù)苗的田塊,要迅速開溝排水擱田,控制無效分蘗,以防群體過大;對即將夠苗的田塊要開好平水缺排水,防止長時間淹水,要采取輕擱、多次擱的方法,控蘗促根;對部分遲播、遲栽、病蟲危害重、僵苗遲發(fā)等莖蘗數(shù)不足的田塊,要迅速補施分蘗肥,實行帶肥軟擱田。擱田程度把握田中不陷腳即可上水,然后再落干擱田。如此往復,循序漸進,最終達到田土沉實,葉色褪淡,葉片挺直為好。
二要突擊扶理倒伏作物。
在田間積水排干能站腳時,要突擊搶扶倒伏植株,減輕扶理對根系損傷,促進棉花、玉米、蔬菜迅速恢復生長。扶理方法上,要根據(jù)棉花、玉米、蔬菜倒伏的不同程度,巧扶、順行扶,切忌硬扶。要順著倒伏的方向,輕輕將植株扶起理正,然后在基部壅土護根。不能用力過猛,更不能一次拉過頭或猛踩,以防人為機械損傷。
三要突擊進行災傷肥補。
天氣穩(wěn)定轉好后,對倒伏受傷,澇漬嚴重及生長缺力的棉花、夏玉米、蔬菜等要堅持分類因苗施肥,采取追肥和噴肥相結合的方法,以促進轉機恢復。棉花施肥上,對長勢較好的棉花要施好花鈴肥,畝施45%的三元復合肥30公斤,加尿素10公斤追施,對長勢差、架子小、膘分差的棉花,要施好發(fā)棵搭架肥,畝用15公斤45%的三元復合肥加尿素15公斤,采取上噴下追,加快苗情轉化,促進發(fā)棵搭架。在追肥的同時要普遍搞好化學調控。在玉米施肥上,對苗小苗黃的夏玉米要施好壯稈肥,畝施7-7.5公斤尿素,促進苗情轉化。對展開葉齡達到10-11葉的夏玉米要施好穗肥,每畝用45%三元復合肥25公斤,加尿素10-12.5公斤。對目前株高不足50公分的甜葉菊每畝補施尿素5-7.5公斤,實行水傷肥補。在蔬菜施肥上,要看苗追肥,補充養(yǎng)分,加速災后苗情轉化,肥料應選擇三元復合肥等養(yǎng)分含量高的品種,每畝用量20-30公斤,并堅持開塘深施,適當遠施,切忌使用單質尿素撒施或穴施,防止因濃度過高,氨氣傷根損苗,同時要搞好葉面噴肥,及時應用“綠之寶”、“陽露”濃縮型調節(jié)劑,加快轉機恢復。使用時,應稀釋均勻,于傍晚前對著葉片的背面噴霧,切忌隨意加大濃度,降低葉片吸收功能。
四要突擊災后搶種改種。
因連續(xù)降雨,夏播蔬菜的季節(jié)被迫推遲。加之,在田蔬菜普遍遭災影響,伏缺矛盾更加突出,給發(fā)展夏秋蔬菜,實現(xiàn)堵淡增收提供了機遇。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學指導,突擊搶種改種蔬菜,減輕災害損失,增加種植效益。模式上,可以利用現(xiàn)有茬口,推廣8種模式,即①春大棚西瓜復種秋西瓜;②春大棚瓜菜復種秋延青椒、番茄、茄子等茄果類蔬菜;③春大棚瓜菜或早春玉米復種秋黃瓜、秋萵苣、秋刀豆、短季夏青菜、秋包菜、早青蒜等秋季蔬菜;④春大棚瓜菜復種或純作春玉米套栽夏秋大白菜;⑤純作春玉米或大棚絲瓜下茬套種夏香菜(芫荽);⑥春大棚后茬復種或純作春玉米復種秋胡蘿卜、夏秋白蘿卜;⑦春季瓜菜后茬復種或春玉米寄種芹菜;⑧空閑茬口間作套種短季蔬菜。品種上,現(xiàn)在近期可育苗或直播的蔬菜作物秋黃瓜可選用津優(yōu)1號、津綠一號、津春5號等品種,畝用種150-200克,畝植3500-4000株,大行距0.7米,小行0.5米,株距0.27米;秋豇豆,選用洛豇99、揚豇40、之豇28-2等品種進行直播,畝用種1.5公斤,雙行穴播,大行0.8米,小行0.5米,穴間距0.28-0.3米,每穴3-4粒,每畝3500穴,每穴留苗2-3株,每畝留苗8000株;秋刀豆,選用28-209、喜諾、正興紅花等品種進行直播,連溝畦寬1.5米,每畦兩行,行穴距0.75×0.2-0.25米,畝用種4-5公斤;秋萵苣,應用耐熱二白皮等品種,大田畝用種100克,苗床播種每平方米1.5克,定植株行距為0.75×0.35米,畝植7000-8000株;秋藥芹,可用津南實芹、上海實芹、上農(nóng)玉芹、玻璃脆等品種,每平方米苗床用種2-2.5克,畝大田用種1.5公斤,大田定植株行距為0.15×0.20-.25米,畝植1.8-2.0萬株;早大白菜,品種可選用夏陽、夏豐40等,每畝大田備種50克,備育苗床30平方米,定植行株距為0.4×0.4米,畝栽4000株;胡蘿卜,品種可選用日本三紅七寸參和黑田五寸參等,于8月上旬直播。同時,秋延后栽培的青椒、番茄、茄子、西瓜和秋花菜等作物已經(jīng)育苗,要加強苗期管理,做好栽前準備,并根據(jù)苗情及時搞好栽植。秋青椒7月底至8月上中旬定植,等行距0.4米,株距0.25米,畝栽4000株。秋番茄8月中下旬定植,行距0.55-0.6米,株距0.23-0.25米,畝栽4000株。花椰菜2—3片真葉分苗假植,5—6片真葉定植,選擇陰天或傍晚分級移栽,每畝栽2600—2800株。在選擇茬口和作物的同時,要積極推廣搭棚遮蔭穴盤基質育苗技術,以增強防災抗災能力,緩和茬口、季節(jié)矛盾,實現(xiàn)前后茬兼顧,間套種全面高產(chǎn)。
五要突擊除草松土。
大雨過后,水土流失、土壤板結、雜草滋生,影響農(nóng)作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在雨止田干后,要及時搞好棉花、玉米、露地蔬菜等作物的中耕除草松土,破除板結,增溫調氣促根,加快恢復生長。
六要突擊防病治蟲。
由于長期降水,外來遷飛性害蟲及盲蝽象、紋枯病等各類病蟲發(fā)生加劇,防治工作稍有松懈,損失將十分嚴重。因此各地要針對今年氣候的特殊性,突出主攻重點,抓住防治適期,選用對路藥種,全面打好防治硬仗,千方百計減輕危害損失。水稻上,主攻二代稻縱卷葉螟、二代大螟、三代灰飛虱,兼治二代白背飛虱等病蟲。在純稻區(qū),每畝用40%七劍(二嗪•辛硫磷)乳油或20%抑螟(阿維•二嗪磷)乳油100毫升,加25%吉來佳(噻嗪酮)可濕性粉劑50克或37%比丹靈(噻嗪酮)懸浮劑30克,對水40公斤手動均勻噴霧。在夏蠶飼養(yǎng)區(qū),每畝用50%稻豐散乳油100毫升或5%丁烯氟蟲腈20毫升,加25%吉來佳(噻嗪酮)可濕性粉劑50克或25%吡蚜酮20克,對水40公斤手動均勻噴霧。另外各地要加強稻瘟病調查監(jiān)測,一旦發(fā)病應及時防治,藥劑可用20%三環(huán)唑100克對水噴霧。在棉花上,主治三代棉鈴蟲、煙粉虱、二代玉米螟,兼治盲蝽象、紅蜘蛛等,每畝用30%氰戊•辛硫磷或40%丙溴•辛硫磷或25%氰戊•硫丹乳油80-100毫升,加15%掃螨凈(噠螨靈)乳油50毫升,每畝藥量對水40-50公斤手動均勻噴霧或對水30公斤機動彌霧。為增強藥劑的展布性,提高防治效果,每畝藥液中加入15毫升的神硅助劑。噴藥時要做到下抄上蓋,全株打透,努力提高防治效果。在玉米上,要重點防好紋枯病,每畝用10%真靈(井·蠟芽)150毫升對水50公斤噴霧。在甜葉菊上,重點防治斑枯病,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2000倍液噴霧。在蔬菜生產(chǎn)上,重點防治疫病、白粉病,防治時要堅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保證產(chǎn)品質量。在用藥時,應避開高溫時段,注意用藥安全。同時,靠近桑園的田塊嚴禁機動彌霧,避免藥液污染桑園、蠶室、蠶具,保證家蠶、蜜蜂安全。
各地要充分認識抓好當前抗災搶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宣傳發(fā)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動員廣大農(nóng)民搞好抗災自救。農(nóng)技人員要分工到村加強苗情、蟲情調查,指導農(nóng)民抗災搶管,努力把抗災搶管各項關鍵技術措施推進到位,促進農(nóng)業(yè)增效、農(nóng)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