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服務體制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行政村(居)、企事業單位: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共省委關于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決定決定》,著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我鎮文化軟實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特制訂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為指導,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體系示范區為契機,利用我鎮文化優勢,因地制宜,調動一切力量,著力打造具有鄞江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繁榮農村文體事業,加快歷史文化名鎮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二、工作目標
2012年重點打造“十個一”品牌項目,具體內容如下:
1、組織一批文體活動,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力爭全鎮村村都有3支以上文藝隊伍,在節慶日舉辦各類文藝活動外,開展文藝交流,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文體賽事。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保證文體廣場天天有廣播操、廣場舞,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賽事。
2、抓好一批校園特色文化,發展地域特色教育。利用中小學的文藝社團,開展有地域特色的文體藝術教育,鄞江鎮中心小學、鎮中學的舞龍班,中心小學的“甬劇演唱班”、“中國象棋班”。鎮中學的“太極拳班”等特色教育,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在成人文化學校打造特色文化培訓平臺,提升全民文化素養。
3、組織一支文化義工(志愿者)隊伍,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通過文化義工參加重大節慶活動,壯大業余文化隊伍,提高參與力,讓文化實現共享、共樂。
4、編寫一篇《鄞江志稿》,記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組織一批熟悉當地歷史文化的熱心人士,詳細記錄鄞江鎮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化,并編寫成書,達到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
5、出臺一個獎勵政策,激勵文體隊伍蓬勃發展。以通過精神與物質獎勵的方式,對一些民間隊伍,基層文化隊,文化志愿者進行獎勵。對優秀團隊進行扶持和獎勵。
6、開發一批文化旅游產品,充實文化內涵。合理利用我鎮的文物、非遺等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資源,打造“文化+旅游”建設模式,充實文化內涵,帶動文化消費,推進旅游產業的發展,開發鄞江特產旅游產品,發揮旅游對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
7、建設一批村級文化大院,改善村級文化陣地。在星光工程基礎上,村村建立“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安排天天演,逐步創建天天練、天天讀等文化惠民工程,保證村級文化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8、引進一個省級非遺項目,品聆傳統文化魅力。引進“走書”落戶養正堂,打造走書傳承基地,讓群眾在家門口品聆傳統文化的魅力。
9、辦好一系節慶活動,以活動推動文化發展。舉辦鄉村大廟會、鄞江旅游文化節等,在原有基礎上有創新有亮點,并加大力度多方位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
10、組建一批文藝協會,豐富群眾業余生活。如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籃球協會、乒乓球協會等。
三、工作措施
1、加速明珠工程啟動,完善相關設施。落實資金、土地,完善規劃,爭取盡早動工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成果。
2、培育群眾文體團隊,活躍群眾文化活動。發揮文藝隊進行“文化走親”活動。讓更多的群眾參與文體活動。編排出更多更好的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堅持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原則。
3、實施區“天天”系列惠民工程,抓好基層文化建設工程。建設好農村“天天演”、“天天讀”、“天天練”、“天天學”的工程。
4、挖掘非遺項目,保護文物傳承文脈。保護挖掘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升省級非遺項目“它山廟會”的品牌,合理利用鄞江的區域優勢、人文優勢、壞境優勢,推進文化與旅游事業的發展,同時把“打鐵技藝”、“石雕技藝”兩個非遺項目打造成為生產性保護基地。對全鎮32處文保單位(點),進行適度保護維修,避免建設性的破壞。加強歷史名鎮的保護建設宣傳。
推動鄞江鎮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各村、單位應引起重視,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調動參與積極性,搭建好文化活動平臺,依托重大節慶和民間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寓教于樂的健康文化活動,為建設“文化強區”、“文化強鎮”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