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德育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局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學校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工作指導思想: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中心,以加強學校管理,狠抓教育質量為重點,堅持師生共同發展,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內涵,構建和諧校園,辦人民滿意教育,
整體工作目標:教育教學質量有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和學科教學整體水平朝均衡方向發展,和諧校園構建初見成效。
二、工作要點
(一)堅持向德育要質量不動搖,推進德育教育向均衡優質方向發展。
1、以行為規范達標學校成功創建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學校學生行為的規范化教育和養成,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實施德育精細化教育與管理,確保德育教育管理的實效性。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一方面建立校本培訓的機制,通過多種形式的載體與平臺,加強考核、管理、交流、指導來促使班主任專業成長,另一方面努力創造條件和機會,送出去培訓培養,推進與通元中學德育結對活動,探索結對工作有效性的途徑,促進班主任管理水平向均衡優質發展。
3、以班級環境文化建設來優化育人氛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政教處要指導各班通過各種顯性或隱性的班級環境文化建設,使規范內化成學生的一種習慣,從而使學校育人氛圍得到優化,并推進學校精神文化建設。
4、進一步完善德育各項管理制度與措施,首先把各項制度與措施進行梳理完善,其次要認真宣傳,要達到人人皆知的地步,再者通過各種活動,通過專項整治以及各項檢查來落實,同時要特別注重過程的管理與指導,保障信息反饋渠道的來回暢通,加強家校聯系,結合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進一步創新家校聯系方式,拓展家長會的主題,細化家長會的過程和內容,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并且根據形勢發展及時調整制度與措施,確保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努力使學校德育教育成效向均衡優質方向發展。
5、嘗試學生“自定目標,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完善”制度,讓學生人人在期初制定目標,學期中間要舉行各種自評互評活動,結果力爭實現目標。
6、實施全員德育導師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7、抓實抓細住校生的管理工作。
8、制定學校德育教育規劃。
(二)、抓隊伍素質,樹教師新形象,促教師專業發展
1、抓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①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掌握精髓,把握實質,增強廣大教師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為深入推進我校教育教學改革、實現教育和諧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標準;開展十七大精神學習進教室活動;②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學習并宣傳貫徹《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浙江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認真開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動,強化校務公開,增加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積極推進依法治校、依法治教;③構建學習型學校,開展教師業余讀書活動,并鼓勵教師撰寫讀書筆記,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活動,組織開展學生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氛圍。
2、調研分析,制定師資隊伍培養規劃,與教導處、有關人員一起深入調研我校師資隊伍情況,研究并制定師資隊伍建設整體規劃,指導全體教師自我分析并制定教師個人發展的規劃。實施教師“自定目標,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完善”的目標管理機制。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繼續落實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的實施意見〉〉,依據師德師風要求,學校黨支部、行政、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協同配合積極開展師德師風的教育,同時采取措施加以強化鞏固,目標就是使我校師德師風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肯定,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教育與辨析,讓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積極營造講正氣的氛圍,堅決抵制不正風氣的蔓延,并采取有效措施,獎勤罰懶,獎正罰邪,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質多得”的原則。以“群體師德創優”和“文明行業創建”、“青年文明崗”等為載體和市級文明單位復查為契機來切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深入開展向先進教師、模范教師、十佳師德標兵學習的活動,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培育教師的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進一步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考評機制和師德建設監督體系,繼續開展群體師德創優活動,規范教師的職業行為,提高教師的道德修養,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4、探索師資隊伍校本培訓的有效途徑,結合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以及深化與武中結對活動來提升教師素質,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向均衡優質發展。
5、開展豐富多彩的學校群體活動。
(三)抓教學常規,深化精細化管理,提高教學效益,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教導處要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的精細化管理,堅持“向教學常規要質量”的理念,針對教學常規各個環節要抓過程的科學、規范管理,不斷完善教學常規中各個教學各個環節的工作要求,做到經常化,有重點,加強檢查指導與反饋,完善考核細則。
2、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監控,要堅持“向課堂要質量”的觀念,課堂教學要切實落實雙基,適度拓展的要求,積極組織有關人員深入課堂教學第一線,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研,了解掌握具體情況,分析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辦法,開展學生作業錯題記錄,日常教育教學問題記載,個案研究記錄等措施,促使教師課堂教學效益向均衡優質發展。
3、進一步做實提優補差工作,開展競賽輔導,做好提優工作,同時不能忽視補差,要重點監控后20%學生的情況,進一步強化課后輔導這個常規環節;把全員德育導師制與提優補差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開展督查考核機制,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4、推行教師學科教學質量個人目標責任制,動態評價A等率、均量值跟蹤分析機制,鼓勵冒尖,同時關注學科平衡,齊頭并進,共同提高。對于三個年段,依照“抓好初
一、抓牢初
二、抓緊初三”的原則,有序地實施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精細化。
5、做好畢業班的新課教學進度與復習迎考、綜合素質評價以及招生動員工作等工作,必須特別關注初三A等率的提高工作,學科共同提高,齊頭并進,想方設法力爭初三升學考試特別是重點高中錄取有新的突破。
6、積極開展校本研訓活動,精心設計主題制定活動計劃,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凸現校本研訓的作用。
7、規范辦學行為,開齊開足課程,創建條件,讓外來民工子女按規定入學,保障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力,規范轉學行為。
8、加強體藝衛生科技教育,積極組織并實施陽光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積極參加體育特色學校評比和體育特色項目基地考核工作,組織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的實驗工作,舉辦第六屆科技節和校園文化藝術節,重視常見病、傳染病的教育和預防。
(四)積極推進教科研工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揮作用
1、課題研究等教科研活動本著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問題為目標來開展。
2、認真開展實施課題研究,加強課題研究過程實施的管理與考核,切實落實獎勵機制。
3、繼續開展教學敘事、案例、反思撰寫工作,結合德育導師制開展小課題或個案研究活動
4、重視理論學習和骨干業務培訓,規范學術行為,嚴禁弄虛作假。
(五)緊繃安全這根弦,扎實創建平安校園
1、認真開展宣傳教育工作,讓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深入人心,人人皆知
2、平安校園創建主要涉及教師安全、學生安全、學校公共財產安全三大塊,學校明確提出教師安全是第一位的,具體涉及到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電用氣等安全,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安全,學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用電用氣等安全,校園活動安全(教學活動和非教學活動),再者涉及學校財產安全,要人防、物防、技防三結合來確保全校師生以及學校財產的安全。
3、完善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確校園安全工作責任,特別要重視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課堂教學安全(實驗、勞技、體育、信息技術等學科)飲用水安全、住宿安全等。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八條措施和教育部六條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做到責任明確,工作有效,對照浙江省關于“平安校園”考核標準,繼續扎實開展創建活動。
(六)樹立服務意識,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1、嚴格依照上級有關部門規定,做好收費工作,要做到規范收費,加強收費政策宣傳,努力營造一個規范教育收費的良好氛圍,不擅自增減項目或標準,并且按照有關規定,力爭做到準確無誤,減少損失。
2、嚴格財務管理,繼續實行校長一支筆審批的規定,嚴格執行財經紀律,管好用好有限的經費,為學校日常工作做好保障服務工作,同時也應該厲行節約,努力提高教職工的福利待遇。
3、要重視對校產管理的宣傳與教育,落實具體措施,與教導處、班主任等一起加強對學校公共財產的管理,力爭使破壞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4、進一步加強對食堂的管理,繼續實行就餐簽協議制度,班級要配合作好宣傳動員工作,全體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就餐的管理工作,食堂內部要進一步加強安全衛生工作,追求菜肴的營養與口味,努力降低成本,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嚴格把好進貨渠道關,做到安全無事故,學校責成總務處具體落實對食堂以及食堂從業人員的管理。
5、總務處與教導處協調做到學生教育券、營養餐、愛心午餐助學工作,使這一工作真正體現關愛困難學生,激發困難學生的學習、生活信心,同時必須堅持公開、公平原則,不允許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
6、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效益,為學校中心工作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7、加強教育裝備建設和管理,摸清我校教育裝備的運行現狀,規劃教育裝備的需求,加強對裝備的管理和維修,提高對現代教育裝備的使用率和效率,保障教育教學正常有序進行。
(七)探索學校制度建設,構建和諧校園
1、根據辦學章程,通過教代會討論制定完善一系列學校規章制度,提高管理的規范科學化程度。
2、營造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校長要關心教師,教師要愛護學生,讓愛充滿校園,充分發揮工青婦群團組織的作用,嘗試開展行政領導與教師談話溝通活動,豐富教師課余活動,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重視退休教職工的管理和制度建設,關心支持退教協工作,切實落實兩項待遇。深化“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加強綜合治理工作,維護學校安全穩定。加強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提高師生的保護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質,健全學校安全責任制和監測機制,做好飲食和飲水衛生管理,加強預防艾滋病教育和反邪教、反教育、民防人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