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鄉村基層組織建設規劃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目標
使鄉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干部素質和能力顯著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為群眾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鄉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明顯進步。
二、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為目標,以“三級聯創”為主線,以“標兵工程”等各類黨建工作為抓手,繼承好傳統,探索新路子,創造新經驗,不斷提高鄉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把鄉村黨員干部培養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發展鄉村社會事業的帶頭人。三、階段實施目標
(一)鄉村領導班子建設有新的加強。
按照“五個好”要求,加強鄉鎮、村領導班子建設。到末,全市累計有80%的鄉鎮黨委、80%的村黨支部按照“三級聯創”的新標準達到“五個好”目標;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中35歲左右干部占主體,大專以上學歷達40%,其中本科以上學歷占20%;村級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0歲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達到40%,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大專以上學歷達到10%。到年,鄉鎮領導班子成員80%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村級領導班子中大專以上學歷占較大比例。
(二)鄉村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有新的提高。
抓好鄉村基層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和管理及廣大黨員的先進性教育。特別是要圍繞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使鄉村基層干部中懂現代農業科技、會、熟悉黨建和社會事務的干部各占三分之一。到末,全市所有鄉鎮干部和村級組織負責人都參加過省、市、縣級以上集中培訓;新發展35歲以下農民黨員1萬名左右,新發展黨員中致富帶頭人占到70%以上,90%以上的中青年黨員掌握1-2門鄉村實用技術。到年,45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黨員成為鄉村黨員主體。
(三)村級陣地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徹底解決“兩無村”問題,逐步提高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水平。新建和擴建605個村的“兩委”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新建的村級活動場所面積不小于90平方米,并配齊辦公和電教設備,實現“標準統一、質量優良、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成為當地鄉村的標志性建筑。
(四)鄉村集體經濟有顯著發展。
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作用,提高鄉村黨組織領導發展經濟的能力和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到末,全市20%的鄉鎮消除外債,80%的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逐年增長,“空殼村”降到20%以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80元。到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總體規劃目標要求。
(五)基層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新的進展。
到末,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充滿活力。村級事務全面公開,鄉村民主普遍健全完善,群眾滿意率達到90%以上;社會治安網絡進一步健全,無賭博、邪教和封建迷信,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無刑事案件、無治安案件的村達到90%以上。
四、主要任務
(一)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負責人。
大膽選拔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懂經營會管理的優秀年輕干部進入鄉鎮班子,尤其是選強配好黨政一把手。不斷改革和創新選拔方式,通過全委會集體表決、公推直選等形式擴大普通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突出抓好村干部的選任工作,通過雙推直選、兩推一選、公開選聘等方式,把年紀輕、有文化、致富能力強的優秀黨員選拔為村黨支部書記。
(二)抓好鄉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
堅持“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以黨校和市鄉村基層黨員干部培訓基地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黨員科技示范基地為主陣地,以鄉村現代遠程教育、黨員電化教育為主要載體,有計劃地對基層干部進行培訓。市委組織部、基層辦,市農業局等涉農部門繼續抓好鄉村基層干部的示范性培訓。采取多種渠道解決黨員教育經費,基層黨員干部教育經費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
(三)建立健全鄉村基層工作機制。
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完善科學決策和規范管理機制,構建協調高效運轉的鄉鎮黨委政府工作機制。推行村級重大事項票決制、為民制、村干部任期和年度目標責任制、推行村委會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等,規范村級事務管理。鞏固和擴大先進性成果,健全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制度,繼續推行黨員結對幫扶困難群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承諾制等,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作用。
(四)積極實施“扶貧整建工程”。
市委組織部、基層辦會同市扶貧辦及相關涉農部門,在全市重點選擇部分貧困村、黨員貧困戶和貧困群眾,實施“扶貧整建工程”。通過“立體扶貧、整村推進”,力爭在期間使“扶貧整建工程”取得明顯成效,有20%的整建村跨入全市先進村行列。
(五)全面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任務。
用兩年時間,集中解決605個村無活動場所和活動場所不達標的問題。按照分級負擔的要求,落實配套資金;嚴格財經紀律,統一管理使用資金,保證??顚S?;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公開公示制度、招投標和項目審計、驗收制度;嚴格工程質量,加強質量監理,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資產管理,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建成具備村“兩委”辦公、農民教育、科技服務和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具有綜合功能的活動場所。
(六)不斷增強鄉村基層組織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
指導鄉鎮積極轉變職能,依托職能站所,成立技術培訓、信息服務和產品營銷服務組織,建立示范基地、培訓基地,為農民提供政策、法律、科技、資金、市場、人才、信息等服務。創新鄉村黨組織設置形式,逐步推廣“支部+協會”工作模式,以黨支部為核心,以專業協會為紐帶,以廣大農戶為基礎,以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依托,整合人、財、物、信息等資源,發揮黨組織服務鄉村經濟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工作指導。
認真落實和全面實施鄉村基層組織建設責任制,形成責任明確、領導有力、運轉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機制。切實履行縣區、鄉鎮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職責,充分發揮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部門的職能作用,共同抓好鄉村基層組織建設。
(二)創新工作方法,探索和實施有效載體。
加大創新力度,圍繞如何更好地發揮在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中的作用,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創新項目載體,為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三)積極培育、樹立、宣傳和推廣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培育、樹立“三級聯創”、“標兵工程”、“旗幟工程”建設先進典型,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典型。同時,切實加大對典型的扶持力度,協調計劃、農業、財政、金融、科技等部門為黨建工作示范點、黨員科技示范戶和重點培養的致富能手優先安排致富項目和資金,扶持黨員農戶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發展勞務經濟,支持致富能人領辦、創辦產業化經營龍頭項目和勞務基地等,發揮典型的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
(四)建立落實基層組織考評機制,加大督促檢查力度。
市委組織部每年采取督查、巡回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對全市鄉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通報情況,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每年召開一次鄉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推廣典型經驗,促進相互交流,推動全局工作。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定期考核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并把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及成員履行職責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