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艾滋病患者合并陰莖癌臨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6年第一期
[摘要]
目的探討艾滋病患者合并陰莖癌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收集作者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援助博茨瓦納期間所診治的艾滋病合并陰莖癌患者共24例,對其臨床表現、診斷、手術治療方案、術后療效等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總結。結果24例患者平均年齡38.6歲。臨床表現為局部腫塊(11/24,45.8%)、潰瘍(9/24,37.5%)及丘疹(4/24,16.7%)。發病時22例患者正接受HAART治療,18例(75.0%)患者CD4水平較低(低于350/μL),存在明顯的免疫抑制狀態。病理類型為鱗狀細胞癌22例,鱗癌合并卡波西肉瘤2例。22例患者進行手術治療,2例T4期患者未手術治療。2例陰莖鱗癌合并卡波西肉瘤,于發病后4個月和6個月得到確診,并行陰莖全切加尿道會陰部造口術,術后恢復良好,未見腫瘤轉移。結論卡波西肉瘤是艾滋病患者常見的皮膚病損,陰莖卡波西肉瘤容易掩蓋陰莖鱗狀細胞癌的癥狀,從而耽誤陰莖癌診斷與治療,需要引起足夠的注意。
[關鍵詞]
HIV感染;艾滋病;陰莖癌
陰莖癌是一種較少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主要發生于老年男性。其發病與包莖、包皮過長導致的包皮垢慢性刺激有關。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陰莖癌的發病率明顯降低。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也是公認的陰莖癌危險因素。HPV易在艾滋病患者之間傳播,感染率可高達90.7%[1-2]。陰莖癌是艾滋病非特定性相關腫瘤,其發病率高出正常人數倍。截至2013年底,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持續增加,2009-2013年分別為27.2萬、30.7萬、35.2萬、38.6萬和43.7萬。艾滋病患者存活數增加與檢測數量擴大及新增治療患者數增加有關[3]。艾滋病相關腫瘤日益受到重視。然而艾滋病相關陰莖癌在我國的相關報道和資料較少,醫師對該病的診斷及治療認識相對不足,可能會導致患者不能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影響療效和預后。博茨瓦納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超過1/4的成年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4]。作者于弗朗西斯敦市醫院工作期間診治艾滋病患者合并陰莖癌24例,現就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療效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提高臨床醫師對艾滋病患者合并陰莖癌的認識及診斷處理能力。
1對象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作者所在援外醫療隊診治的24例艾滋病合并陰莖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為博茨瓦納人,年齡39~59(38.6±10.4)歲,病程3~14個月,隨訪時間2~29個月。
1.2治療方法陰莖癌的臨床分期采用美國癌癥研究會(AJCC)和國際抗癌聯盟(UICC)2009年的TNM分期標準[5],對患者進行病理分期及細胞分級,決定手術方式。手術方案以能完全切除腫瘤為原則,同時考慮患者的意愿。手術前予口服抗生素抗感染并溫鹽水坐浴,術后予氨芐青霉素預防感染處理。對未能進行手術者及術后臨床分期Ⅲ期以上患者,進行放化療。
1.3術后隨訪博茨瓦納艾滋病患者每3~6個月均需于IDCC復診,故患者術后復診均由IDCC醫生進行,復診時進行血常規、胸片、腹部超聲、CD4水平、病理負載量檢測(viralload,VL),并進行常規體檢。對于術后可疑復發或轉移病例,由泌尿外科或者腫瘤科醫師進一步進行處理。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2結果
2.1一般資料患者實驗室檢查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陽性,其中22例處于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患者均在術前進行組織病理活檢,22例為鱗狀細胞癌,2例為卡波西肉瘤合并鱗狀細胞癌。臨床表現為局部腫塊(11/24,45.8%)、潰瘍(9/24,37.5%)及丘疹(4/24,16.7%)。典型陰莖癌陰莖外觀見圖1。
2.2臨床特點分析本組24例艾滋病患者合并陰莖癌病理分期及細胞分級、發病時的艾滋病狀態(采用距離發病最近的一次復查結果)見表1。
2.3治療選擇及預后情況14例患者行陰莖部分切除術,8例行陰莖全切加尿道會陰部造口術(其中1例侵及右側陰囊及右側精索,同時切除右側陰囊及睪丸),另外2例患者存在腫瘤遠處轉移,未行手術治療,轉診至腫瘤科行姑息化療。11例患者存在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經腹股溝淋巴結活檢,4例確診為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此4例患者均未行腹股溝淋巴結切除,其中2例為T3N2M0期,采用陰莖全切加輔助化療及局部放療,腹股溝轉移腫瘤縮小,未發現腫瘤進展;另2例T4N2M1期患者,轉診至腫瘤科行姑息化療,分別于2個月和5個月后死于腫瘤進展。所有患者術后傷口愈合良好,無切口感染及其他術后并發癥。24例患者術后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2~29個月。1例患者于陰莖部分切除術后4個月局部復發,行陰莖全切術,并于第1次手術后14個月死于腫瘤進展;2例存在遠處轉移患者死于腫瘤進展;4例患者死于艾滋病相關機會性感染;其余患者均健在,未見腫瘤復發或轉移。
2.4典型病例典型病例術后外觀見圖2。圖2A顯示保留陰莖手術,即在距腫瘤近端2cm以上橫斷陰莖海綿體,縫合陰莖海綿體白膜和皮膚,重建尿道外口。圖2B顯示陰莖全切+尿道會陰造口術,即陰莖海綿體于陰莖腳處切斷,尿道游離后于會陰部重建尿道外口。
3討論
隨著HAART的廣泛應用,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存活期延長,他們應該擁有和普通患者完全相同的醫療權利。然而國內大部分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很少對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特別是手術治療。究其原因與患者擔心手術可能促發艾滋病感染加重,或者擔心病情被別人知曉而遭受歧視。大部分醫務人員對艾滋病患者也心存恐懼,害怕術后出現各種并發癥,或者擔心艾滋病職業暴露,從而產生推諉、拒診[6-7]。這些情況的產生與艾滋病傳染的特殊性和復雜的社會因素有關。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不僅僅需要我們廣大醫務工作者改變觀念,更需要整個社會對艾滋病有普遍的正確認識。博茨瓦納艾滋病感染率高,經過多年的宣傳,整個社會對艾滋病患者包容度極高,無論就醫、就業均不受歧視,值得我們國家借鑒。陰莖癌是艾滋病非特定性相關腫瘤,在艾滋病患者中發病率較高[5]。本組24例患者由各初級門診或地區醫院轉診至泌尿外科,首診時的臨床特點:①發病年齡較輕,平均年齡為38.6歲,大部分有過HPV感染病史。②臨床癥狀主要為局部腫塊、潰瘍及丘疹,與HIV陰性患者并無差異。③發病時絕大部分患者正接受HAART治療,雖然大部分患者病毒負載量較低,但多數患者CD4水平較低(低于350個細胞/μL,占75%),存在明顯的免疫抑制狀態。④病理類型主要為鱗狀細胞癌,分級以低級別為主,臨床分期以T2-3N0M0居多。⑤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以腫瘤的臨床分期為主,同時考慮患者的意愿,采取盡量保留陰莖的治療方式。4例確診雙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均未行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而采取了放化療。其中2例患者腫瘤進展死亡,2例腫瘤獲得緩解。根據《中國陰莖癌診治指南2011版》,對于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無疑具有手術指征。Heyns等[9]也研究認為對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療應該采取和艾滋病陰性患者同樣的策略。然而考慮到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存在較高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10]以及這4例患者本身的艾滋病狀態,我們認為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并不能帶來明顯的生存益處。對于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我們認為應該綜合衡量患者的艾滋病狀態和腫瘤情況謹慎選擇。尤其是患者處于嚴重免疫抑制狀態時,更應注意對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的防治。⑥手術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切口感染,也并未出現并發癥。目前許多臨床研究顯示對艾滋病患者進行手術,術后切口感染率并不會增加,而且不同水平CD4+T細胞計數也不影響切口甲級愈合率。但通常情況下,如果CD4+T細胞計數低于100拷貝/mL,患者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發生機會性感染及嚴重并發癥的機會就明顯增加,我們將這個水平作為擇期手術的相對禁忌證[11-12]。
值得注意的是,本組存在2例卡波西肉瘤合并鱗狀細胞癌,2例患者均因雙下肢及會陰部卡波西肉瘤于腫瘤科化療及局部放射治療,經過8個周期化療后,雙下肢病損完全緩解,然而陰莖部位病損卻逐漸惡化。后經陰莖部位病損活檢確診為陰莖卡波西肉瘤合并鱗狀細胞癌,轉而行陰莖全切加尿道會陰部造口術,術后隨訪未見腫瘤復發轉移??úㄎ魅饬鍪且环N較少見的以梭形細胞增生和血管瘤樣結構為特征的惡性腫瘤,是艾滋病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腫瘤,據統計目前仍有4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波西肉瘤,12%的艾滋病患者死于卡波西肉瘤進展[13]??úㄎ魅饬鲎畛R姷呐R床表現是皮膚損害,常累及四肢及軀干,并可累及陰囊及陰莖[14]??úㄎ魅饬龅闹委煱℉ARRT、化療、局部治療等方法,手術治療并不是卡波西肉瘤的標準治療方法,與陰莖鱗狀細胞癌的治療原則完全不同。這2例患者分別在陰莖病損發生后6個月和4個月時,才得到確診并得到正確的治療。對于卡波西肉瘤累及陰莖的患者,在進行HAART治療及化療后,局部病變若仍無明顯改善,應考慮合并陰莖鱗癌的可能,及時進行局部病理組織活檢明確診斷。該類患者應該引起腫瘤科及泌尿外科醫師的注意,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艾滋病合并陰莖癌治療的研究報道少見,通過本研究,我們期望能引起國內泌尿外科學者對該類患者的重視。由于本研究隨訪時間較短,無法對患者的長期生存率作出詳細的評估,對HAART治療與陰莖癌之間相互影響也值得在以后的研究中進行詳細觀察。
參考文獻:
[1]TobianAA,GrabowskiMK,KigoziG,etal.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prevalenceisassociatedwithHIVinfec-tionamongheterosexualmeninRakai,Uganda[J].SexTransmInfect,2013,89(2):122-127.DOI:10.1136/sextrans-2012-050524
[2]TobianAA,GrayRH.Maleforeskinandoncogenichumanpapillomavirusinfectioninmenandtheirfemalepartners[J].FutureMicrobiol,2011,6(7):739-745.DOI:10.2217/fmb.11.59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14年中國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5.
[4]UNAIDS.GlobalReport2012.AIDSinfo[R].Geneva:UN-AIDS,2013.
[5]Penis[M]//EdgeSB,ByrdDR,ComptonCC,etal.AJCCCancerStagingManual.7thed.NewYork:Springer,2010:447-455.
[6]楊滌,趙紅心,郜桂菊,等.HIV/AIDS手術切口愈合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的關系[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12):1333-1336.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4.12.005.
[7]張立松,蔡超,倪志立,等.12例行耳鼻咽喉手術的HIV/AIDS患者臨床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2,6(2):147-150.DOI:10.3877/cma.j.issn.1674-1358.2012.02.016.
[8]FigliuoloG,MaiaJ,JalkhAP,etal.Prevalenceofandriskfactorsforpenileinfectionby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amongmeninfectedwithHIV[J].JMedVirol,2013,85(3):413-418.DOI:10.1002/jmv.23505
[9]HeynsCF,SmitSG,VanderMerweA,etal.UrologicalaspectsofHIVandAIDS[J].NatRevUrol,2013,10(12):713-722.DOI:10.1038/nrurol.2013.230
[10]OrnellasAA,KinchinEW,NobregaBL,etal.Surgicaltreatmentofinvasives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penis:BrazilianNationalCancerInstitutelong-termexperience[J].JSurgOncol,2008,97(6):487-495.
[11]FalakassaJ,DiazA,SchneiderbauerM.OutcomesoftotaljointarthroplastyinHIVpatients[J].IowaOrthopJ,2014,34:102-106.
[12]RedmanLA,NaidooP,BiccardBM.HIV,vascularsur-geryandcardiovascularoutcomes:aSouthAfricancohortstudy[J].Anaesthesia,2014,69(3):208-213.DOI:10.1111/anae.12521
[13]YasuokaA.OpportunisticinfectionsinHIV/AIDS[J].Ni-honRinsho,2010,68(3):486-490.
[14]DeBoerC,NiyonzimaN,OremJ,etal.Prognosis,diag-nosticdelay,andpatient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withdiag-nosticdelayamongKaposisarcoma(KS)patientsinUganda[J].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2013,31(15):6578。
作者:顏志堅 白培明 Bahaa Toma 單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泌尿外科 仰加奎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