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腹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價值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經腹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活檢的診斷應用價值。方法回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82例患者經腹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活檢情況,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比較粗針穿刺(CNB)、細針穿刺(FNB)、多針穿刺和單針穿刺的準確率。結果82例經腹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的總準確率為86.59%,其中,FNB和CNB的準確率分別為75.0%、90.3%,單針穿刺和多針穿刺準確率分別為83.08%、100.0%。所有患者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結論經腹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微創、安全,且準確率高;使用CNB和多針穿刺的準確率較使用FNA和單針穿刺的準確率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經腹超聲引導;穿刺;組織活檢;胰腺腫物
據文獻報道,胰腺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趨勢[1],而它與胰腺的其他良性疾病有著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臨床預后,因而在治療前明確胰腺腫物的性質至關重要,是確定治療方案的必要前提。本文回顧分析近5年來經腹超聲引導胰腺腫物穿刺活檢結果,旨在探討該技術方法應用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活檢的患者,排除穿刺活檢及臨床其他檢查未明確診斷者。最終入組病例共82例,其中,男∶女=41∶41,年齡39~82(63.18±11.32)歲,腫塊最大徑2.5~8.4(4.45±1.62)cm。
1.2方法:
1)儀器:使用Philipsiu22/Elite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采用腹部探頭(頻率2~5M/1~5M),使用細針(8號/9號PTC穿刺針)和粗針(半自動活檢切割槍,18G/16G)。2)穿刺:對無穿刺禁忌證患者常規禁食4~6h,盡量避開周圍大血管及周圍胃腸臟器,在無法避開胃腸時穿刺針可經腹經胃進入胰腺腫物內進行穿刺。使用PTC穿刺針者保持負壓抽吸直至負壓針筒有組織液(通常為含細胞組織的血液),或使用半自動活檢槍者,其針尖進入腫物內緣后推進切割槽,確保切割凹槽在腫物內后切割,術后加壓并留觀30min;將取出的組織玻璃涂片1~2張,置于95%乙醇固定送細胞學檢查,同時將取出的組織條(1~3條)置于濾紙上,并放入10%甲醛溶液瓶內固定,送病理組織學檢查。3)病理診斷:病理結果分為4個類型[2-4]:①明確的良惡性病理結果;②異形腺體、核異質細胞或癌疑及癌待排;③細胞組織較少,無法診斷;④血液成分。我們將①和②記為取材成功,將③和④記為取材失敗。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分析用均數t檢驗,計數資料分析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穿刺及病理診斷情況:
本組82例患者中,按病變位置,胰頭部33例,鉤突部2例,胰頸體部4例,胰體部18例,胰體尾20例,胰尾部5例;病理明確診斷的共71例,其中,胰腺癌61例,粘黏液腺癌7例,IgG相關硬化性胰腺炎1例,胰腺轉移癌1例,惡性淋巴瘤1例;其余11例因組織較少或病理檢驗為血液成分無法診斷,通過3~6個月的隨訪或CT/MRI等其他檢查發現遠處轉移等并最終臨床明確診斷為胰腺癌。本組82例穿刺結果的總體準確率為86.59%(表1)
2.2穿刺準確率:
根據使用取材針型的不同,對20例細針穿刺(FNB)和62例粗針穿刺(CNB)的結果進行比較,后者的準確率90.3%(56/62)較前者75.0%(15/20)明顯增高,但兩者比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89)。
2.3單針和多針(含兩針)穿刺準確率:
根據穿刺的針數不同,多針穿刺(含兩針)的病例穿刺準確率100.0%(17/17)明顯較單針穿刺的準確率83.1%(54/65)高,但兩者比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64)。2.4穿刺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有5例患者在CNB術后上腹部悶痛,超聲探測未發現異常回聲區,血淀粉酶正常,3~5d后癥狀逐漸消失。所有病例未出現大出血、胰腺炎、胰瘺等嚴重并發癥。
3討論
近些年來,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EUS-FNA)胰腺腫物的文獻報道較多,其準確率在75%~97%[2-4];但該方法受操作者的技術和細針穿刺取材較少的制約,并不適用所有的胰腺腫物。本組82例經腹部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的準確率為86.59%,與文獻報道一致;而與EUS-FNA對操作者技術以及對患者耐受度要求較高相比,經皮腹部超聲引導具有相對簡便、無需全身麻醉、費用較低等優點[5],患者穿刺前常只需空腹4~6h即可。因此,在經腹部超聲引導有安全穿刺路徑的情況下,可優先選擇更為簡便的經皮腹部超聲引導下進行胰腺腫物穿刺技術;而對部分腫塊位置特殊,經腹部超聲探測不清或沒有安全路徑的情況下,EUS-FNA是良好的補充方法。本組胰腺癌占96.3%(79/82),另胰腺炎、胰腺轉移癌、淋巴瘤胰腺受侵各有1例,其中胰腺炎患者經過抗炎等相關治療后痊愈;胰腺轉移癌和淋巴瘤胰腺受侵者經過規范療程的化療后病灶退縮,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他們的預后比最終診斷為胰腺癌患者的預后(入組病例中持續治療最長時間為1年9個月后放棄治療)要好得多。鑒于胰腺炎、胰腺轉移癌及淋巴瘤胰腺受侵者等患者有著明顯不同的治療方法和預后,臨床上采用超聲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活檢明確腫物性質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6]。本組病例多針穿刺取材準確率(100.0%)較單針穿刺(83.1%)增高,說明多針穿刺的效果優于單針穿刺[7],但兩者比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與多針穿刺入組樣本較少有關,有的進一步分析。對本組病例使用細針和粗針分組對比發現,雖然應用CNB的準確率(90.3%%)比FNB的準確率(75%)高,但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同樣可能與入組病例較少,以及FNB多針穿刺例數占比(10%,2/20)較CNB多針穿刺例數占比(24.1%,15/62)少有關。因此,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盡量使用CNB、多針穿刺以便取得更滿意的病理結果,避免和減少患者二次穿刺取材,為患者治療爭取時間。另外,對所有病例細胞學和組織學病理比較發現,組織學診斷準確率(82.93%)明顯較細胞學準確率(69.51%)高。除一例組織學為壞死組織,而細胞學診斷為“壞死組織見癌細胞”,該病例為直腸癌晚期患者胰腺轉移,病灶大小2.7cm×1.8 cm,雖然腫物不大,但卻出現壞死,可能與其為轉移灶易缺血壞死的生物學特征有關。二維超聲有時很難鑒別病灶內壞死組織和實性組織聲像圖,而超聲造影能顯示病灶內微血管分布信息,能提高病灶內部壞死部分和實性組織的顯示率,以便能更好的在增強區內進行穿刺取材,提高穿刺的準確率[8]。在穿刺過程應盡量避開周圍大血管及正常胰腺組織,穿刺術后常規禁食4~6h(尤其對穿刺針經過胃腸道的患者),以減少和避免胃腸道等并發癥。本組5例采用18G半自動活檢槍,CNB術后出現上腹部悶痛(超聲探測無異常回聲區,血淀粉酶正常),3~5d后癥狀逐漸消失。所有患者穿刺后均未出現明顯消化道穿孔、大出血、胰腺炎、胰瘺等嚴重并發癥。說明,經腹超聲引導胰腺腫物穿刺是比較安全的[9]。綜上,在醫療安全條件允許下,胰腺腫物穿刺首選經腹超聲引導下粗針、多針穿刺,而在難避開大血管等特殊部位時,EUS-FNA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方法。當然,該檢查仍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如穿刺前使用超聲造影提供腫塊內血供分布情況,可能對穿刺準確率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梁丁孔,施思,徐近,等.2016年胰腺癌研究及診療進展[J].中國癌癥雜志,2017,27(4):241-250.
[2]黃強,劉臣海,彭斌,等.超聲內鏡引下細針穿刺活檢(EUS-FNA)在胰腺占位性病變中的診斷價值及安全性評估[J].肝膽外科雜志,2016,24(3):175-178.
[4]葉喬,陳柯,劉倩倩,等.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結合巴氏細胞學分級診斷胰腺實性病變的價值[J].中華消化雜志,2017,37(12):823-827.
[6]范震,張樂,張筱鳳,等.內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對胰腺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6,33(12):847-850.
[8]付靜靜,王淞,楊薇,等.超聲造影提高前中縱隔穿刺活檢準確率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6,32(7):612-615.
[9]黃平,張筱鳳,呂文,等.術前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對可切除胰腺癌診斷之安全性和準確性的探討[J].中國內鏡雜志,2016,22(7):5-9.
作者:吳周貴 唐麗娜 沈友洪 杜忠實 陳軼潔 黃偉欽 單位:福建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