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青年教師如何指導醫學專業型研究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醫學研究生教育是為培養臨床和科研能力并重的高層次醫學人才,但目前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卻更注重于臨床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科研思維能力的培訓。專業型研究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由科室青年教師進行指導和實踐,這使得青年教師已成為各高等院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力軍,因此,青年教師如何指導專業行研究生,使其更符合社會的需要,本文對此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青年教師;專業型研究生;高等醫學院校
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是為培養臨床技能熟練,掌握前沿知識、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層次醫學人才[1]。自從《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提出后,要求專業型研究生能達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一些醫學院校也嚴格規定了專業型研究生臨床實踐的時間和輪轉計劃,提倡發表研究論文,但也不做強制要求,這使專業型研究生更注重臨床技能的培養,但也導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相對較弱,在遇到各種臨床問題時,無法始終從科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更好的解決臨床問題[2-3]。因此,如何在研究生分流培養的形勢下做好研究生培養?如何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維能力?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生和導師思考的問題。在專業型研究生臨床實踐過程中,研究生導師往往承擔了較多的教學及臨床任務,因此大部分時間是由科室青年教師對研究生進行指導。青年教師在長期的工作中對科室各導師的研究方向有了深入認識,有些甚至參與了相關課題的研究,能給予研究生比較詳細的指導,已成為各高等院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力軍。本院已開展研究生教育數十年,通過推行青年醫生導師制,在教學、科研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培養了大批青年專業性人才,對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本院的研究生教育談談相關經驗。
1注重培養專業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維
一個優秀的臨床醫生不僅能完成臨床工作,還是臨床問題的發現者,必須具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才能逐漸成為集臨床與科研思維為一體的臨床醫學專家,更好地推動臨床醫學的發展。這既是醫學研究生培養的目標,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效果的重要標尺。很多臨床醫學專業型研究生憑借著這些優勢,畢業后成為了醫院醫學科學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力量[4]。因此,青年醫師在臨床帶教時,應重視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思維,鼓勵學生從復雜的臨床表現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敢于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科研潛力,為今后的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其成長為高質量的醫學人才,而不僅僅是一個臨床匠人。
2加強醫學科研方法及技能培訓
良好的科研能力必須具備正確的醫學科研方法及相關技能。專業型研究生大部分時間泡在臨床,工作繁雜。因此,青年教師在自主學習,獲取國際、國內的前沿理論,拓展視野,提高自己的科研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同時,應根據自身經驗加強對學生醫學科學研究方法學的指導,包括研究計劃書的撰寫、常用臨床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與實施方法、研究資料的收集、醫學科研論文的撰寫等。這個過程就是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這個過程有利于研究生科研思維的建立,讓他們根據臨床中發現的問題深入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拓展思維,并通過掌握Medline、Endnote等文獻檢索管理工具,獲取足夠量的研究信息,對擬研究課題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做一個客觀的評估,以保證課題的順利完成以及研究論文的撰寫和發表[5]。
3選擇合適的臨床問題進行科學研究
研究生在選擇研究課題時,青年教師應根據專業組的研究方向及自身對臨床問題的認識,幫助研究生選擇難度適宜、以解決臨床需求為目的的臨床研究課題,這樣才能確保課題的可操作性及可指導性。在臨床工作中研究生提出自己發現的臨床問題以及自己的科研想法,青年教師對這個研究想法的可行性、創新性及應用價值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幫助研究生制定一個具有臨床價值并有一定深度的臨床科研課題。在臨床科研課題執行過程中,青年教師通過和研究生不斷討論并查閱相關文獻,不僅加深了自己對臨床問題的認識,還能幫助研究生把研究結果撰寫成科研,實現科研對臨床實踐的指引[6]。這樣既能減輕每個學生的壓力,又能保證科研課題的完成質量。
4促進多學科跨專業研究生的交流
專業型研究生長期在不同臨床科室及輔助科室輪轉,他們會發現不同科室有不同的關注點。因此,青年教師在帶教不同專業的研究生時,應鼓勵他們進行交流學習,針對某些臨床問題共同討論,并尋找合作研究的可能,從而讓研究結果更好的為臨床服務。同時,針對不同的研究動態和熱點,青年教師可以讓每名研究生提出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及困惑,大家一起交流探討。通過這種方式,研究生不僅加深了對研究熱點的認識,了解了相關領域的知識及進展,而且可以從不同專業人員的身上獲得不同角度的觀點,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同時由于研究領域不同,也有利于研究生開拓視野,發現新的觀點,提出新的科研課題。
5青年教師加強自身的培養和學習
青年教師在專業型研究生臨床指導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指導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探究,培養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思維能力,這對青年教師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以青年教師為重點,提升青年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青年醫師只有同時具備臨床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7]。因此,青年教師要保證終身學習的習慣,要掌握本專業的前沿動態,完成知識的更新,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不斷有所發展和創新。同時還要注重多學科交叉學習,使自身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觀念不斷更新。同時,青年教師在臨床工作之余要向有豐富經驗的研究生導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促進自身成長成才[8]。此外,學院針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標準,包括研究課題的申報,科研教學論文的發表以及科普知識的宣傳等。總的來說,為適應當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專業型研究生在學習階段,既要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操作技能,又要自我學習培養自身的科研思維能力。而具有一定科研經驗的中青年教師,在指導培養具有持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臨床醫生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有研究者提到,青年教師的成長與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研究生獲得了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青年教師也實現了自我的提高,雙方共同進步[9]。
參考文獻
[1]朱凌燕,黃霞,徐積兄,等.醫學專業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23):84-86.
[2]黨嘉文.“5+3”培養體系下兒科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18:181-182.
[3]張倩雯,何躍東,周容,等.婦產科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培養模式現狀及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1):131-132.
[4]王琳,趙靜潔,郭水龍.淺談臨床醫學專業型研究生科研意識及科研能力的培養[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9):47-49.
[5]彭東紅,黃英,舒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重慶醫學,2017,46(15):2155-2157.
[6]稅敏,閔蘇.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雙軌合一”培養模式的思考[J].重慶醫學,2015,44(19):2706-2707.
[7]郭進軍.醫學專業型研究生臨床與科研并重培養模式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133-134.
[8]黃鴻娜,史偉,黃晶晶,等.中醫內科學研究生導師團隊制模式提升教師科教研能力的探索[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11):2758-2759.
[9]考文萍,王甲業,楊丹,等.青年教師在醫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中的體會和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6,23(18):186-188.
作者:劉豐 劉星 林濤 何大維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