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線學現教教學在康復醫學中的實踐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線學現教教學法在康復醫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效果。方法選取2016級康復醫學相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在校學生70名,按照報數順序隨機將其兩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學生35名,其中觀察組予以線學現教教學法,對照組予以傳統授課教學法,在課程結束后以筆試與實踐能力測試與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比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并予以評價。結果觀察組的考核成績(85.94±9.94)分,明顯優于對照組(70.69±5.2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觀察組對線學現教教學法的滿意度(94.3%),明顯高于對照組對于傳統授課教學法的滿意度(7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康復醫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線學現教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夯實理論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較優的教學模式,適于康復醫學教學中推廣。
[關鍵詞]線學現教;康復醫學;實踐;教學
隨著現代醫療模式的形成與不斷發展,康復醫學作為醫療服務的一種重要手段,對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發揮著積極作用。近年來,不斷增加的康復需求推動了康復醫學教育的發展,人們對康復醫學技術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快速且有效地推動康復醫學教育的發展與高質量、高數量的輸出康復醫學技術型人才成為一個重要課題。該研究將針對線學現教教學法在康復醫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索,為康復醫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多元化途徑。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級康復醫學相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在校學生70名,按照報數順序隨機將其兩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學生35名,其中觀察組男生13名,女生22名,年齡22~24歲;對照組男生16名,女生19名,年齡22~24歲。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專業等一般資料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予以傳統授課教學法。觀察組:予以線學現教教學法,其內容如下:①設計“互聯網+教育”在線課程:教師以課本知識為基礎,以數字化教學為內容,結合互聯網海量資源,利用不同形式的描述方式,進行課程設計,并結合實踐經驗與工作崗位的需求,設計符合康復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習的課程計劃與任務。②“移動端+電腦端”的在線學習:學生進行學習的地點不在局限于課堂,可充分利用在線學習的靈活便捷的特性,隨時隨地地進行康復醫學的學習,結合線上課程不同的展現形式,充分理解理論知識的內容;同時針對課程教學計劃與課程任務,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的時間,針對教學計劃中的重點內容與問題,反復進行研究與探討,明確課程教學的主旨。③“互動+問答”的交流方式:學生在進行線上學習后,針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與疑點難點,可在線進行留言,與教師進行溝通,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及時為學生進行解答,消除學生的疑問,增強學生知識點的掌握;其次教師可在線上論壇進行每周1次的以康復醫學為主題的單元小測,通過問答形式評估學生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④“線上+現教”的教學結合:通過學生線上的充分學習與理解,教師按照其教學計劃將學生帶到實際情境中,通過熟練的操作手法與現實環境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設定不同的情境環境,讓學生可以獨立自主地面對并接觸患者,根據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初步的診斷,并提出解決方案,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1.3評價
標準在課程結束后利用理論考試、實踐考核以及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其中,理論考試需抽取康復醫學試題庫中包括名詞解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的試題,總分為80分;實踐考核須由參與授課的相關教師,對學生在標準化病人的診斷與操作能力上同時打分取其均值,總分20分;兩項考核測試的總分共計10分。此外,制定包含思考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氛圍、溝通能力、知識涵蓋全面性等方面的調查問卷,分析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的滿意度。1.4統計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考試成績成績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數據均數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施以不同教學方法,觀察組課程考核成績為(85.94±9.94)分,對照組課程考察成績為(70.69±5.23)分,觀察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t=8.032,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予以線學現教教學法的觀察組教學滿意度為94.3%,予以傳統授課教學法的對照組教學滿意度為7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滿意度調查表[n(%)]3討論面對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持續發展,網絡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信息化時展的大趨勢,而線學現教教學法正式在這種高度信息化社會下而產生的一種創新方式的教育教學形態。線學現教教學法可以在互聯網上直接獲取資源,不僅課程運行成本較低,而且能夠形成可持續性的反饋,作為一種教學新方式使得康復醫療實踐教學的授課方式更加靈活,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實施也更加的便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與實踐能力,還為康復醫學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該研究通過對康復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施以線學現教教學法,不僅證明了線學現教教學法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實踐能力的運用,還能延伸教學的維度,將線上學習內容帶到線下的環境中,更全面地解決學生在學習與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此外,師生在線上與線下的良好互動,既可增加師生間的情感,還能激發學生的展現力,讓教師發現學生在課程方面的優缺點,及時加以引導與指正,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完成有效的課程教學。綜上所述,基于“線上+線下”“教學做相結合”以學生為教育中心的線學現教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學習并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工作實踐,不斷提高教學的水平與質量,值得在康復醫學實踐教學中進行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效章.“在線教育平臺+學習中心”融合教學模式構建研究—基于滬江教學模式的分析與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17(10):33-40.
[2]曾德昕,顏益紅.我國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康復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10):1175-1177.
[3]王可升,董靜,于慶.我國康復醫學在線教育產業發展現狀及運行趨勢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7(26):58-59.
[4]徐基民.康復治療學本科專業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246-248.
[5]周敬杰,張明,張秀芳,等.工作坊式教學在康復治療專業運動治療課程實踐技能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1):1163-1167.
[6]張杰,項鑫.高等職業教育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崗前培訓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5):831-833.
[7]袁英,黃小波,汪潔,等.案例教學法在康復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2017(5):438-440.
[8]邢國圣,靳君華,李艷梅,等.臨床技能標準操作規程在臨床技能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2):1278-1281.
作者:任靜 董靜 葛婉如 于慶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